• 1、某废水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H2S饱和,即c(H2S)=0.1molL1 , 通过调节pH使Ni2+Cd2+形成硫化物而分离,体系中pHlgc关系如图所示,cHSS2Ni2+Cd2+的浓度,单位为molL1 . 已知Ksp(NiS)>Ksp(Cd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sp(CdS)=1018.4 B、③为pHlgc(HS2)的关系曲线 C、Ka1(H2S)=108.1 D、Ka2(H2S)=1014.7
  • 2、298K时,在H3P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含磷元素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2(H3PO4)的数量级为108 B、等物质的量NaH2PO4Na2HPO4溶于水,其pH大于7.2 C、Na2HP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溶液碱性减弱 D、可依次选用甲基橙、酚酞作指示剂,标定反应终点
  • 3、某温度下,在1L恒温密闭容器中投入20molX , 发生反应3X(s)Y(g)+2Z(g) ,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段/s

    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molL1s1)

    110

    0.4

    020

    0.3

    030

    0.2

    A、5s时,Y的浓度为1molL1 B、10s时,加入1molZ , 此时v(Z)<v(Z) C、25s时,X的转化率为45% D、30s时,加入1molY2molZ , 再次平衡时体系压强增大
  • 4、已知pAg+=lgc(Ag+)pX=lgc(X) . 某温度下,AgBrAgCl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c两点的Kw不同 B、Ksp(AgBr)=1.0×1014 C、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可使a点变到d D、AgCl(s)+Br(aq)AgBr(s)+Cl(aq)平衡常数K=Ksp(AgCl)Ksp(AgBr)
  • 5、某实验小组利用0.1molL1Na2S2O3溶液与0.2molL1H2SO4溶液的反应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表:

    实验编号

    温度/

    V(Na2S2O3)/mL

    V(H2SO4)/mL

    V(H2O)/mL

    出现浑浊时间/s

    10

    5.0

    10.0

    0

    t1

    10

    5.0

    5.0

    a

    t2

    50

    5.0

    10.0

    0

    t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②中a=5.0 B、t2>t1>t3 C、研究温度的影响时,应将溶液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中 D、此实验小组探究了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6、乙醛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合成.图中的双极膜中间层中的H2O解离为H+OH , 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Br在上述电化学合成过程中只起电解质的作用 B、阳极上的反应式为:HOCO||CO||OH+2H++2eHOCO||CO||H+H2O C、制得2mol乙醛酸,理论上外电路中迁移了1mol电子 D、双极膜中间层中的H+在外电场作用下向铅电极方向迁移
  • 7、下列有关装置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K键闭合时,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a附近变红色 B、装置①中K键闭合时,片刻后CuSO4溶液中c(Cl)增大 C、装置②中铁腐蚀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只闭合K1>只闭合K3>只闭合K2>都断开 D、装置③中当铁制品上析出1.6g铜时,电源负极输出的电子数为0.025NA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从空间的角度看,2s轨道比1s轨道大,其空间包含了1s

    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s区全部是金属元素

    ④电负性的大小可以用作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⑤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⑥共价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成键元素表现为负价

    ⑦电负性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也越大

    ⑧第四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位于钾元素后面第五位

    ⑨电负性大于1.8的一定为非金属,小于1.8的一定为金属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 9、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解释或结论相对应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常温下,分别测量浓度均为0.1molL1NaFNaClO溶液的PH

    NaF溶液的PH值小于NaClO溶液

    酸性:HF<HClO

    B

    相同条件下,分别测量0.1molL10.01molL1醋酸溶液的导电性

    前者的灯泡更亮

    醋酸的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大

    C

    向饱和硼酸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粉末

    无气泡冒出

    酸性:碳酸>硼酸

    D

    5mL0.1mol/AgNO3溶液滴加1mL0.1molNaCl溶液,再向其中滴加1mL0.1mol/LKI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Cl)>Ksp(AgI)

    A、A B、B C、C D、D
  • 10、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c(N2)=0.10mol/Lc(H2)=0.20mol/Lc(NH3)=0.20mol/L . 相同温度下,按下列4组初始浓度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N2)/(molL1)

    0.40

    0.20

    0.20

    0.20

    C(H2)/(molL1)

    1.00

    0.40

    0.20

    0.50

    C(NH3)/(molL1)

    0

    0.40

    0.20

    0

    A、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①=② B、③中:v>v C、④中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50% D、该温度下,③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5
  • 11、前四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是相邻周期的同主族元素,Y的单质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基态X原子的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Z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3d能级电子数的5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元素基态原子具有5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B、Y元素基态原子具有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2 C、Z属于元素周期表中ds区元素 D、基态X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 12、氯碱工业的一种节能新工艺是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结合,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电极未标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入空气的电极为正极 B、电解池中产生2molCl时,理论上燃料电池中消耗1molOO2 C、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2H2O+2e__H2+2OH D、abc的大小关系为a>b=c
  • 1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硫酸氢钠溶液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 B、硫酸钡的溶解平衡:BaSO4(s)=Ba2+(aq)+SO42(aq) C、NH4Cl溶于D2O中的水解平衡:NH4++D2ONH3D2O+H+ D、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HF+H2OH3O++F
  • 1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mol/LKAlO2溶液:NH4+Ba2+HCO3I B、澄清透明溶液中:K+Fe3+MnO4SO42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Na+NH4+ClS2O32 D、pH=1溶液:Fe3+K+NO3CrO42
  • 15、化学与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O3),可通过施加适量熟石灰来降低土壤得碱性 B、锅炉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SO4 , 可用稀盐酸直接处理除去 C、医疗上常用BaCO3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 D、鲍鱼的外壳是呈棱柱状的方解石,内层是珠光层的霰石,两者成分相同,结构不同
  • 16、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关键的部件——供人活动的耐压球壳是用钛合金制造的.TiCl4是制备金属钛的重要中间体.某小组同学利用如下装置在实验室制备TiCl4(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TiCl4易挥发,高温时能与O2反应,不与HCl反应,易水解生成白色沉淀,熔点24 , 沸点136.4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分液漏斗上方的胶皮管的作用是
    (2)、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为 , 装置B中长玻璃管的作用为
    (3)、装置C中除生成TiCl4外,还生成一种气态不成盐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通入Cl2前,先打开开关k,从侧管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CO2气体的目的是
    (5)、装置E中盛装试剂为浓硫酸,其作用为
    (6)、为测定所得TiCl4的纯度:取20.0g锥形瓶中所得产品加入烧杯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待TiCl4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所得固体经过焙烧得到TiO2固体8.0g . 则产品的纯度为%.(已知TiCl4+(2+n)H2O=TiO2nH2O+4HCl
  • 17、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绿色消毒剂,某兴趣小组欲利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 , 还含有少量Fe2O3Cu)制取高铁酸钾,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2)、“操作1”所需的玻璃仪器包括
    (3)、写出Na2O2的电子式
    (4)、加入饱和KOH溶液时发生反应2KOH+Na2FeO4=2NaOH+K2FeO4 , 试解释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
    (5)、K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杀菌消毒,还能形成(填化学式)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净化水.
    (6)、高铁酸钾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在中性潮湿环境中会产生红褐色的物质,并释放出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试写出高铁酸钾溶解在中性溶液中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若生成Na2FeO4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H2O+2FeSO4+6Na2O2=2Na2FeO4+4NaOH+2Na2SO4+O2 , 当反应中转移电子总数为9.03×1023时,生成Na2FeO4的物质的量为mol
  • 18、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均有重要用途.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是常见的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后通入两种常见气体可以制备小苏打,写出后通入的气体的结构式
    (2)、“84”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NaClO

    ①“84”消毒液不可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浓盐酸)混合使用会产生一种有毒的气体,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

    ②实验室要配制400ml0.2mol/LNaClO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③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填字母序号)

    A.称量6.0gNaClO固体

    B.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

    ④将Cl2通入冷的烧碱中可以得到NaClONaCl , 温度较高时,还会有NaClO3生成,若反应生成的NaClO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 试从电子守恒角度分析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ClO2是公认的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之一.

    ①工业上可采用SO2与氯酸钠在硫酸存在条件下反应制取ClO2 , 并生成一种酸式盐,写出工业上制取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O2Cl2都是利用强氧化性来杀菌消毒,ClO2的消毒能力是Cl2的2.5倍(以1mol氧化剂生成稳定产物时得到的电子数来计算),则ClO2对应的稳定产物是

  • 19、A、B、C、D、E、F、G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序号

    相关信息

    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B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大

    C的简单氢化物常温下呈液态

    D、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可反应

    F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等于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的一种核素可用于测定文物年代,该核素可表示为 . (用原子符号表示)
    (2)、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B(填“>”“<”或“=”).
    (3)、C、E、G三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的离子符号表示).
    (4)、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元素G与元素F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填字母序号)

    A.含氧酸的酸性:F<G

    B.G的单质能与F的气态氢化物反应,置换出F的单质

    C.单质与Fe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物中Fe的化合价:F<G

    D.单质的熔沸点:F>G

    (6)、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该反应包含了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且仅含A、C、D三种元素,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向50mL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随后取此溶液10mL , 将其稀释至100mL , 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2OCO32+H+=HCO3 B、NaOH在吸收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Na2CO3 ,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产生的CO2的体积为0.056L(标准状况下) D、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上一页 913 914 915 916 9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