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①装置用于制取无水固体 B、图②中试管内先出现红棕色气体,后变无色 C、图③表示腐蚀类物质 D、图④装置不能有效分离苯(沸点为80.1℃)和乙醇(沸点为78.4℃)
-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与和反应生成 , 可用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B、溶液具有氧化性,可用作印刷电路板制作的“腐蚀液” C、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消毒剂 D、具有抗氧化性,能防止葡萄酒中的一些成分被氧化
-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18的氧原子: B、π键的电子云图:
C、基态Cu的价电子排布式: D、
的名称:2,3,3,5,5-五甲基己烷
-
4、下列物质属于含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的是A、 B、 C、 D、
-
5、CO2资源化利用是科学工作者重点研究的课题。一定条件下,CO2可合成燃料甲醇,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i.
ⅱ.
ⅲ.
(1)、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的反应的。(2)、若在某绝热刚性密闭容器中通入等量CO2和H2 , 只发生反应i,则下列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容器内CO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D、容器内CO2与H2的比例保持不变(3)、向两个恒压(压强分别为0.1MPa、1.0MPa)密闭容器中均通入1molCO2、4molH2的混合气体,只发生反应i和反应ⅲ。平衡时CH4或CO占所有含碳化合物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表示压强为1.0MPa时和曲线的分别是和(填“甲”“乙”“丙”或“丁”),判断1.0MPa时曲线的理由为。
②c点时,容器内CO2的物质的量为mol。
③600℃时,反应i的压强平衡常数Kp=(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Kp为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科学工作者采用电催化方法用CO2重整CH4制取合成气(CO、H2组成的混合气体),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装置工作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若产生4.48L合成气(已换算为标准状况),理论上外电路中转移mol电子。 -
6、芝麻酚又名3,4-亚甲二氧基苯酚,是芝麻油重要的香气成分,也是芝麻油重要的品质稳定剂。一种制备芝麻酚的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 E中的官能团名称为。(2)、的化学反应类型依次为、。(3)、已知F的分子式为 , 写出F的结构简式:。(4)、写出中第2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写出1种满足下列条件的化合物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②能与溶液反应显紫色;③能与发生反应。
(6)、请结合以上流程及已学知识,设计以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其他试剂任选)
-
7、钪及其化合物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在宇航、电子、超导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从钛白工业废酸(含钪、钛、铁、锰等离子)中提取氧化钪的一种流程如下:
已知:① , 当某离子浓度时,可认为该离子已沉淀完全;
②;
③草酸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可溶性配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钪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洗涤“油相”可除去大量的钛离子。洗涤液是用93%的硫酸、27.5%的双氧水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混合这三种液体的实验操作是。(3)、常温下,“调”时先加入氨水调至 , 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再向滤液中加入氨水调至 , 此时滤液中的浓度为。(4)、用草酸“沉钪”,写出“沉钪”得到草酸钪的离子方程式: , 反应过程中,若草酸用量过多,钪的沉淀率会下降,原因可能是。(5)、在空气中将草酸钪充分“灼烧”,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可用氧化钪制备金属钪,钪晶体在较高温度下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其晶胞参数为 ,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 则该晶体密度为(列出计算式即可)。 -
8、正丁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以正丁醇为原料可制得正丁醚,反应原理和反应装置如下:
(正丁醚)
已知:
物质
状态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
密度/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无色液体
74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醚
无色液体
130
142.4
0.773
难溶
查阅资料:正丁醇能溶解在50%的硫酸中,而正丁醚则溶解很少。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正丁醇和浓硫酸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在分水器中加入一定体积的饱和食盐水,用电热套加热A,维持至反应完成;
②A中液体冷却后连同分水器中的液体一起倒入盛有水的分液漏斗中,振荡后静置,分液得到粗产品;
③得到的粗产品先用50%硫酸洗涤2次(每次)、再用水洗涤;
④向③中洗涤后的产物中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氯化钙固体;
⑤进行蒸馏纯化,收集的馏分,得正丁醚。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进行步骤⑤时,下列玻璃仪器需要用到的是(填标号)。(2)、下列关于步骤①中的操作分析正确的是(填标号)。a.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先加入正丁醇,再加入浓硫酸
b.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立即补加
c.加热A前,冷却水需先从a口进入
d.分水器中加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是为了降低正丁醇及正丁醚在水中的溶解度
e.仪器B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
(3)、步骤①使用电热套加热而不使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原因是(写出两点)。当观察到(填实验现象)时,停止加热,结束反应。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的目的:。(4)、下列关于步骤③中粗产品的提纯操作分析正确的是(填标号)。a.用50%的硫酸洗涤可以除去未反应的正丁醇
b.将用50%的硫酸洗涤的次数改为一次(总酸量不变),洗涤效果更好
c.用水洗涤可以除去酸洗时带入的酸
d.分液时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依次从下口放出
(5)、本实验所得到的正丁醚的产率是(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9、乙醇和乙酸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形成配位键,断裂配位键 B、的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质子发生转移 D、若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乙酸乙酯的平衡产率
-
10、已知X、Y、Z、W、R均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和Z同主族,Y、Z、W、R同周期,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它们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 B、简单离子半径: C、Z的单质可能为极性分子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
11、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疾药,为无色针状晶体,在水中几乎不溶,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可溶于乙醇、乙醚和石油中,且在95%的乙醇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熔点为 , 热稳定性差。已知:乙醚沸点为。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如下所示:
下列有关此工艺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 B、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玻璃棒、烧杯 C、操作是蒸馏,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 D、操作的主要过程为加95%的乙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
12、已知某芳香族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 , 则X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图符合下图的物质种数为A、4种 B、5种 C、6种 D、7种
-
13、从中草药中提取的(结构简式如下)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A、其溶液显酸性,可与溶液反应 B、可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苯环上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6种 D、该分子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
-
14、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溶液
分液
B
蒸馏
C
溴苯(溴)
溶液
分液
D
(Br2)
萃取
A、A B、B C、C D、D -
15、已知甲醛分子的所有原子共平面,某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下列关于该芳香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在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最多有4个 B、分子中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8个 C、碳原子存在3种杂化方式 D、1mol该物质含19NA个σ键 -
16、下列有机物命名错误的是A、
2,4-二甲基己烷 B、
3-异丙基戊烷 C、
3-甲基-4-乙基己烷 D、
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
17、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B.制备乙酸乙酯
C.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
D.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A、A B、B C、C D、D -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 C、乙酸乙酯在碱性环境下水解: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
19、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业语言,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基态溴原子简化电子排布式: B、乙烷的空间填充模型:
C、的电子式为
D、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
2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甘油可作护肤保湿剂 B、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C、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D、乙烯是水果催熟剂,可以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