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能源与科学、技术、社会密不可分。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风力发电

    B.天然气燃烧

    C.冶炼金属钠

    D.暖宝宝发热

    A、A B、B C、C D、D
  • 2、已知某NaOH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量1.00 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

    ②用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

    ③用0.100 0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并重复三次,每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5.00

    0.50

    20.60

    2

    25.00

    6.00

    26.00

    3

    25.00

    1.10

    21.00

    请回答:

    (1)、在碱式滴定管中装入待测试样后,要先赶出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其正确的图示为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配制标准盐酸时,需用下列哪些仪器?(填字母)。

    A.托盘天平   B.容量瓶   C.碱式滴定管   D.量筒   E.烧杯   F.胶头滴管   G.玻璃棒

    (3)、滴定过程中用左手控制(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直至滴定终点。
    (4)、判断滴定终点到达时的现象为
    (5)、若出现下列情况,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 B、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不慎将瓶内溶液溅出 C、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盐酸滴在锥形瓶外 D、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6)、通过计算可知该烧碱样品的纯度为
  • 3、弱酸及其盐在水溶液中存在相关平衡。常温下,H2SO3、H2CO3和HCN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

    H2CO3

    HCN

    H2SO3

    电离平衡常数

    Ka1=4.3×107

    Ka2=5.6×1011

    Ka=5.0×1010

    Ka1=1.5×10-2

    Ka2=6.0×10-8

    (1)、25℃时,某浓度的NaCN水溶液的pH=8 ,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缓冲溶液是能缓解外加少量酸或碱而保持溶液pH基本不变的溶液。人体血液中H2CO3/HCO3缓冲体系对稳定pH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血液中CO2浓度上升,血液缓冲体系中c(HCO3)c(H2CO3)的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浓度均为0.1 mol·L-1Na2SO3和Na2CO3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①SO32 ②CO32 ③HSO3 ④HCO3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序号)。
    (4)、常温下,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某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含A元素粒子的分布系数δ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例如A2-的分布系数:δ(A2-)=c(A2)c(A)]。

    ①常温下,Na2A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②若向0.1mol/L的NaHA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ol/L KOH溶液(忽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混合后溶液中c(Na)+c(K)2c(HA-)+2c(A2-)(填“>”“<”或“=”)。

  • 4、大量排放氮的氧化物会产生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利用反应2CO(g)+2NO(g)N2(g)+2CO2(g)     ΔH =-746.8 kJ·mol-1 , 可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上反应。
    (1)、若充入CO(g)和NO(g)各1mol,加入催化剂发生反应,部分物质的体积分数(φ)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t2时刻,比较大小: v v(填“>”、“<”或“=”)

    ②若t4=10min,计算该反应在 0~t4内的反应速率v(N2)=

    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④t5时刻压缩容器体积,在图2中画出反应的v-t图像

    (2)、在不同催化剂甲、乙作用下,NO的脱氮率在相同时间内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工业生产中选用甲,理由是

  • 5、乙烯是石油化工中常用的基础原料,随着化石燃料资源的日益减少,科研工作者正在探寻和研发具有工业价值的制备方法。
    (1)、二氧化碳氧化乙烷制乙烯反应:

    C2H6(g)+CO2(g)C2H4(g)+CO(g)+H2O(g)   ΔH=+177.6kJmol1

    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为

    (2)、甲烷催化脱氢制乙烯

    物质

    氢气

    甲烷

    乙烯

    燃烧热/(kJmol-1)

    285.8

    890.3

    1411.0

    ①已知相关物质的燃烧热如上表,写出甲烷制备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在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向该反应器中通入水蒸气(不参与反应),可提高乙烯的产率,理由是

    (3)、电解二氧化碳强酸性溶液制乙烯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装置中使用的是(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②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6、前四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1)、基态C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区,高温时固态Cu2O的稳定性大于固态CuO,结合电子排布式解释原因
    (2)、当硝酸甘油遇到高温或明火等热源时,会发生热分解。第一步的反应是:4C3H5(NO3)3(l) → 12CO2(g)+10H2O(g)+6N2(g)+O2(g),其受热不稳定的原因是
    (3)、由铁原子核形成的四种微粒,价电子轨道表示式分别为:

         

           

         

    有关这些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微粒半径:④>①>② B、得电子能力:③>② C、电离一个电子所需最低能量:②>①>④ D、微粒③价电子在简并轨道中单独分占,且自旋相同,故不能再继续失去电子
  • 7、已知,在一定条件下苯乙炔(Ph-C≡CH)与HCl发生催化加成反应,得到产物a和b,反应过程中物质转化关系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Ⅲ为放热反应 B、反应未达平衡,升高温度,产物b的比例会升高 C、可通过及时分离产物a的方法提高a的产率 D、平衡时产物选择性:产物a>产物b
  • 8、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SO2的性质

    已知:Ka1(H2SO3)=1.3×10-2 , Ka2(H2SO3)=6.2×10-8

    实验1:将SO2气体通入水中,测得溶液pH=3

    实验2:将SO2气体通入0.1 mol·L-1NaOH溶液中,当溶液pH=4时停止通气。

    实验3:将SO2气体通入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中,当溶液恰好褪色时停止通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所得溶液中:c(HSO3)+c(SO32)+c(OH)=c(H+) B、实验2所得溶液经蒸干、灼烧制得NaHSO3固体 C、实验2所得溶液中:c(SO32)<c(HSO3) D、实验3所得溶液中:c(SO42)<c(Mn2+)
  •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内推动装有NO2(g)的注射器[2NO2(g)N2O4(g)],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向0.5 mol·L-1绿色的CuCl2溶液中加少量水,[Cu(H2O)4]2+(蓝色)+4Cl[CuCl4]2− (黄色)+4H2O,溶液颜色变为蓝绿色 C、某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加快,ΔH不改变 D、向0.1 mol·L-1NH4Cl溶液中滴加0.1 mol·L-1HCl溶液时,溶液中c(H+)c(NH4+)随HCl溶液体积增大而减小
  • 1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池为原电池,乙池中A(石墨)电极为阳极 B、甲池中通入CH3OH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 = CO32+6H2O C、若将CuCl2溶液换成NaCl溶液,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后,丙池中溶液的pH将减小 D、当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5.40g时,丙池中D极析出1.60g铜
  • 11、金属腐蚀会对设备产生严重危害,腐蚀快慢与材料种类、所处环境有关。下图为对海水中钢闸门的防腐措施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硅铸铁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发挥作用的 B、通电后外电路的电子被强制流向钢闸门 C、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D、通电后使钢闸门表面的腐蚀电流接近零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0℃时,pH约为6的纯水呈酸性(100℃时,Kw=10-12) B、将1×10-6mol·L-1盐酸稀释1000倍,所得溶液的pH为9 C、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为1×10-13 mol·L-1时,此溶液的pH一定为13 D、将pH=3的盐酸与醋酸各1 mL分别稀释至100 mL,所得醋酸的pH较小
  • 13、室温下,向20.00 mL 0.1000 mol·L-1盐酸中滴加0.1000 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lg 5=0.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pH=7 B、若滴加同浓度的氨水,可选择酚酞指示反应终点 C、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橙的小 D、V(NaOH)=30.00 mL时,pH=12.3
  • 14、下列实验装置使用正确的是

    A、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B、蒸发氯化铁溶液制备氯化铁晶体 C、制取碳酸氢钠 D、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8gN2和6gH2充分反应,生成NH3的分子数为2NA B、0.1mol·L-1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小于0.1NA C、25℃时,1LpH=1的H2SO4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1NA D、电解CuSO4溶液得到22.4 L O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2NA个电子
  • 16、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 SO42、HCO3 B、Ag+、K+、NO3、S2− C、Fe3+、Cl、SCN、K+ D、Na+、Cl、OH、ClO
  •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将1mol O2 (g)和2 mol SO2 (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3(g),放热197.8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O2 (g)+ 2SO2 (g)2SO3 (g) ΔH =-197.8kJ·mol-1 B、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 =-890.3kJ·mol-1 , 则甲烷的燃烧热是890.3kJ·mol-1 C、已知:H+(aq)+OH(aq)=H2O(l)   ΔH =-57.3 kJ·mol-1 , 则H2SO4(aq)和Ba(OH)2(aq)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 = -114.6 kJ·mol-1 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 =+1.9 kJ·mol-1 , 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 18、在恒温恒压容器中发生: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 下列选项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c(N2)不再变化 B、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断开N-H键的数目之比为1:2 C、v(N2):v(H2):v(NH3)=1:3:2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 19、下列应用与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A、用TiCl4制备TiO2:TiCl4+(x+2)H2O= TiO2·xH2O↓+4HCl B、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S2−+ Cu2+=CuS↓ C、铁的吸氧腐蚀:4Fe+3O2+6H2O=4Fe(OH)3 D、工业制备金属Na:2NaCl(熔融)__2Na+Cl2
  •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Na2CO3溶液可以增强其去油污效果 B、实验室配制Na2S溶液,常将Na2S固体溶于有少量NaOH的水溶液中 C、盐碱地(含较多的NaCl、Na2CO3)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常施加石灰 D、处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酸性或碱性废水常用中和反应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