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化学试题
 - 广东省八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一) 化学试题
 - 江苏省南京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化学试题
 -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 2025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
 - 广东省深圳市两学部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 化学试题
 - 广东省梅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湖南省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试卷
 
- 
                            1、氮氧化物()为燃油汽车尾气中主要受管制的成分之一,其控制技术的研发十分重要。燃油汽车排气管内部安装三元催化剂处理NO的反应为 。该反应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结构式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基元反应的都小于0 B、处理NO反应 C、反应3控制总反应的速率 D、选择催化剂主要降低反应2的能垒 - 
                            2、粗盐(杂质仅有MgSO4、CaCl2)提纯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确保杂质能被除尽,所加除杂试剂需适当过量 B、上述流程中,BaCl2溶液和NaOH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互换 C、操作①为过滤,操作②为蒸发结晶 D、固体a中至少含有三种物质 - 
                            3、过氧化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由过氧化氢()和脲加合而成,代表性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过氧化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氧的化合价均为-2价 C、杀菌能力源于其氧化性 D、所有共价键均为极性键 - 
                            4、
化学反应的过程,既是物质的转化过程,也是化学能与热、电等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
Ⅰ.肼()又称联氨,在航空航天方面应用广泛,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键、键的键能分别为391、497 , 与O2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已知肼()的结构式为:
。中键的键能为。请写出一定条件下,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Ⅱ.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甲醇燃料电池为电源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

(2)甲池中,通入一极为(填电极名称)。
(3)乙池中,若饱和NaCl溶液足量,通电一段时间后,向乙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填物质名称),可使溶液复原。
(4)丙池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丁池中,利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来制备纳米 , 该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①电解结束后,Ti电极所在的溶液的pH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Cu电极上会得到 , 则该电极反应式为。
 - 
                            5、从某含锌矿渣(主要成分是ZnO,杂质是SiO2、Fe3O4、CuO)中分离出相应金属资源物质(金属单质或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并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常温下,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1.5
6.3
6.2
5.2
沉淀完全()的pH
2.8
8.3
8.2
7.2
回答下列问题:
(1)、能提高“溶浸”速率的具体措施为(任写一条);“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2)、常温下,Ksp[Fe(OH)2]=;通入氧气的目的是。(3)、为了将三种金属资源逐一完全分离,“氧化除杂”时需要调节的pH范围为。(4)、“电解”制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工序继续使用。(5)、该流程中除了回收制备金属锌外,还可回收的金属资源物质为(填化学式)。 - 
                            6、
某小组同学探究CaCl2溶液能否与NaHCO3溶液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测得0.01 mol/L NaHCO3溶液呈碱性,则:
①溶液中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溶液中(存在):。
该小组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 、
实验1:向5.0×10-3 mol/L 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1.0×10-4 mol/L CaCl2溶液,无现象。
实验2:向0.5 mol/L 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5 mol/L 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有少量气体产生。
(2)实验2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填“>”、“=”或“<”),室温下,测得0.50溶液pH=8.48,该溶液中 , 计算该溶液中。
(3)该小组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得知该反应可以通过的自偶电离解释,类似水的自偶电离(),的自偶电离方程式为。的自偶电离平衡促进了实验2中沉淀的形成,试解释。
(4)实验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7、已知常温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该温度下向2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点表示的溶液中c(H+)等于10-3 mol·L-1 B、b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Na+) C、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 D、b、d点表示的溶液中均等于K - 
                            8、下列陈述和陈述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
陈述
A
为保护铁闸门不被腐蚀,常将铁闸门与电源负极相连
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使金属构件不被腐蚀
B
将合成氨平衡体系的体积压缩一半后压强低于原平衡压强的两倍
加压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C
常温下,的溶解度大于
相同浓度的溶液水解程度大于
D
将气体通入溶液中没有明显现 象,将、混合气体通入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A、A B、B C、C D、D - 
                            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前五周期的一部分,X、Y、Z、R、W、J是6种元素的代号。J为0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R
W
J
A、R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Ⅴ族 B、6种元素所在的区域都是p区 C、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的第一电离能 D、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J - 
                            10、如图所示为NH3—O2燃料电池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B、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OH--6e-=N2+6H2O C、燃料电池可以把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Na+向电极a迁移 - 
                            11、下列生活、生产中盐类的应用,能用盐类水解原理解释的是A、用做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 B、用热溶液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溶液腐蚀铜制电路板 D、用除去工业废水中的和
 - 
                            12、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科的核心素养。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A、的电离: B、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 C、溶液的水解平衡: D、电解精炼铜,精铜作阴极,其电极反应式:
 - 
                            1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溶液中含有数目为 B、1L1溶液中含有数目为 C、标况下,氢氧燃料电池中,消耗22.4L转移电子数目为2 D、往密闭容器中投入0.1和0.1充分反应,生成HI数目为0.2
 - 
                            14、将CO2转化为燃料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升高温度,反应逆向进行,则∆H<0 B、正反应为熵增过程,∆S>0 C、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D、加入催化剂,可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 
                            1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A、和核内中子数之比为1:2 B、基态铬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C、基态H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D、
可表示原子、阳离子以及阴离子
                                                                                     - 
                            16、化合物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固化产品的光引发剂,可采用化合物A为原料,按如图路线合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B的分子式为 , 化合物D的一种官能团名称为。(2)、化合物A的名称为;X为(填化学式)。(3)、芳香族化合物F是C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加聚反应,滴入溶液呈紫色,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之比为 , 请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4)、根据化合物E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 催化剂

b
消去反应
(5)、关于该合成路线,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化合物A可溶于水是因为能与水形成氢键 B、化合物C到化合物D的转化过程中,有手性碳原子形成 C、化合物D和化合物E中C、O原子的杂化方式均完全相同 D、反应过程中,有碳卤键和键的断裂和形成(6)、化合物A可以由丙酮(
)或异丁烯(
)为原料合成。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①由丙酮为原料第一步反应的有机产物为。
②由异丁烯为原料涉及醛转化为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氯乙酸是一种化工中间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与研究价值。(1)、氯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
①比较元素的电负性:H(填“<”“>”或“=”,下同)。
②比较羧酸的酸性:。
(2)、常温时,氯乙酸在质子酸的催化作用下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的历程如图1。
①该反应的正、逆反应活化能分别为 , 则。
②由经验公式得。其中k为速率常数,为活化能,T为热力学温度,R、C为常数。图2表示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正反应的速率常数是曲线(填“I”或“II”),判断依据是。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氯乙酸分子的羰基中氧原子比碳原子更容易结合
B.生成中间体II的反应为酯化反应的决速步
C.加热可促进生成中间体II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氯乙酸相比于乙酸更难形成中间体I或中间体II
(3)、将控制醇酸物质的量比、含有氯乙酸的乙醇溶液通入填充固体酸催化剂的恒压反应器中,在相同反应时间内合成氯乙酸乙酯,测得流出液中各组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已知:当温度低于物质沸点(见下表)时,该物质挥发对反应的影响可忽略。
氯乙酸
乙醇
氯乙酸乙酯
沸点/℃
189.0
78.3
143.0
①催化剂的最佳催化温度为。
②温度高于时,氯乙酸乙酯产量明显下降的原因是。
③计算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在以下,体系中存在副反应 ,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8、精炼铜产生的铜阳极泥富含等多种元素。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从铜阳极泥中分离回收金和银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 , 。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中所含金属阳离子为(填离子符号)。(2)、“酸浸氧化”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3)、硫代硫酸盐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浸银试剂。硫代硫酸根可看作是中的一个O原子被S原子取代的产物。由此可知,的空间结构是;“溶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常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4)、“还原”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反应产生的滤液可进入操作中循环利用(填流程中操作名称)。(5)、工业上也常用溶液、氨水和溶液为原料配制浸金液,浸取回收金。一种以原电池原理来浸金的方法如图所示:
①上述原理可知,在浸金过程中起作用。
②写出负极区的电极反应式。
(6)、能形成多种组成固定的合金,其中一种晶体X的晶胞结构(立方体)如图所示。该合金的晶胞中,铜原子a的分数坐标为。设X的最简式的式量为 , 晶体密度为 , 则晶体X中与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19、
氢氧化亚铁在工业上是一种重要的除氧剂、水处理剂。
(1)向试管中加入的新制溶液,滴加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白色沉淀会迅速转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转为红褐色,此时元素被氧化。
i.灰绿色沉淀的研究
(2)查阅资料得知,为层状结构(如右下图),当部分被氧化为时,层状结构不被破坏,生成(1)中灰绿色沉淀——绿锈。夹层内填充有等阴离子,化学式可表示为 , 设计如下流程进行检验:


流程中试剂A为(填化学式),经实验测定 , 则。
(3)查阅资料得知:绿锈无法稳定存在于高浓度碱性溶液中,Fe(OH)3某些性质类似Al(OH)3 , 在浓度极高的强碱溶液中无法稳定存在。某同学拟用不同浓度溶液与反应,利用性质,减少灰绿色沉淀生成。实验方案为: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固体,再加入不同浓度的溶液。实验结果如下:
沉淀颜色
2
0.1
灰绿色
8
0.1
出现白色,灰绿色极少生成
27.3(饱和)
0.1
明显白色,灰绿色几乎不出现
结合合适的化学用语,试分析浓度增大后白色沉淀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ii.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制备研究
(4)甲同学猜测常温下可以利用与的双水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该离子反应为。乙同学猜测二者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碳酸亚铁,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请通过计算这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来分析说明哪种猜测更合理(填“甲”或“乙”),其原因是。
(已知的分别为和 , 溶于水的以形式存在)
 - 
                            20、某配合物阴离子常用于电镀行业,其结构如图所示。已知M、W、Y、X、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W、Y、X分别位于不同周期,X是前20号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M的一种核素常用于考古时测定文物的年代,基态W原子的L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基态的轨道达到半充满稳定结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B、离子半径大小: C、Y单质易溶于中 D、常用于检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