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足够大的金属导体板AB上表面水平且光滑,其正上方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可视为质点、带电量为+q的绝缘小球(其电量不影响周围电场分布)以初速度v从右向左运动,小球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小球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小球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 2、在杭州亚运会男子4×100m接力决赛中,陈嘉鹏在巨大的压力下表现出了惊人的速度和毅力,最后50m冲刺成功反超日本选手,助力中国队夺得金牌。若陈嘉鹏在启动阶段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他在启动阶段沿直线依次经过A、B、C三点,AB和BC的长度分别为4m和17m,通过AB和BC的时间分别为1s和2s,关于陈嘉鹏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陈嘉鹏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7m/s B、陈嘉鹏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5m/s C、陈嘉鹏启动阶段的加速度为3m/s2 D、陈嘉鹏从起跑位置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53s
  • 3、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内部物体产生的万有引力为0。对于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在距离星球表面不同高度或不同深度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不同的,若用x表示某位置到该星球球心的距离,用g表示该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忽略星球自转,下列关于g与x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4、关于图所示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水里的气泡看起来很亮主要是因为光的折射 B、乙图中的条纹是光的衍射形成的,这一原理可以用来检测空气层的厚度 C、丙图中肥皂膜上的条纹是由于光的衍射形成的,这一原理可以用于相机镜头使照片更加清晰 D、丁图中的条纹是双缝干涉形成的,双缝干涉实验可以用于测量光的波长
  • 5、关于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使核子聚集到一起形成原子核 B、结合能是指核子结合在一起所具有的能量 C、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核子平均质量亏损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D、组成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越大,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
  • 6、如图甲所示,线圈ab中通有如图乙所示的电流,电流从a到b为正方向,那么在0~t0这段时间内,用丝线悬挂的铝环M中产生感应电流,则(  )

    A、从左向右看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B、从左向石看感应电流的方向为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C、感应电流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加 D、铝环与线圈之间一直有磁场力的作用,作用力先向左后向右
  • 7、电容为C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水平且足够长,下极板接地,将电容器与开关S、电阻R1和R2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a、b是两个输出端,S断开极板间充满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由质量为m、电荷量为q(q > 0)的带电粒子组成的粒子束以水平速度v0沿下极板边缘进入极板间区域,单位时间进入的粒子数为n。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且不与下极板接触,忽略极板边缘效应和带电粒子间相互作用。

    (1)、为使带电粒子能落在电容器上极板,求极板间距的最大值dm
    (2)、满足(1)的前提下,求电容器所带电荷量的最大值Qm
    (3)、已知R1 = 2R,R2 = R,闭合S,电容器重新达到稳定状态后,为使a、b端接入任意负载时进入极板间的带电粒子全部落在上极板,求R应满足的条件和此时a、b间输出功率的最大值。
  • 8、如图,两根相距L的无限长的平行光滑金属轨固定放置。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sinθ=0.6)。导轨间区域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将导轨与阻值为R的电阻、开关S、真空器件P用导线连接,P侧面开有可开闭的通光窗N,其余部分不透光;P内有阴极K和阳极A,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W。断开S,质量为m的导体棒ab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沿导轨由静止下滑,下滑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除R外,其余电阻均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电子电荷量为e,普朗克常数为h。

    (1)、求ab开始下滑瞬间的加速度大小;
    (2)、求ab速度能达到的最大值;
    (3)、关闭N,闭合S,ab重新达到匀速运动状态后打开N,用单色光照射K,若ab保持运动状态不变,求单色光的最大频率。
  • 9、某同学借助安装在高处的篮球发球机练习原地竖直起跳接球。该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与出球口水平距离l = 2.5 m,举手时手掌距地面最大高度h0 = 2.0 m。发球机出球口以速度v0 = 5 m/s沿水平方向发球。从篮球发出到该同学起跳离地,耗时t0 = 0.2 s,该同学跳至最高点伸直手臂恰能在头顶正上方接住篮球。重力加速度g大小取10 m/s2。求:
    (1)、t0时间内篮球的位移大小;
    (2)、出球口距地面的高度。
  • 10、某实验小组欲测量某化学电池的电动势,实验室提供器材如下:

    待测化学电池(电动势1~1.5V,内阻较小);

    微安表(量程100μA),内阻约1500Ω);

    滑动变阻器R0(最大阻值25Ω);

    电阻箱R1(0~9999Ω);

    电阻箱R2(0~999.9Ω);

    开关S、导线若干。

    (1)、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首先需要扩大微安表的量程。在测量微安表内阻时,该小组连接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闭合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端(选填“a”或“b”);闭合S,滑动P至某一位置后保持不动,调节电阻箱R1 , 记录多组R1的阻值和对应微安表示数,微安表示数用国际单位制表示为I1后,绘制R11I1图像,拟合直线,得出R1=0.159×1I11619 , 可知微安表内阻为Ω;
    (2)、为将微安表量程扩大为25mA,把微安表与电阻箱R2并联,并调整R2的阻值为Ω(保留1位小数);
    (3)、微安表量程扩大后,按图2所示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保持电阻箱(选填“R1”或“R2”)的阻值不变,闭合S,调节电阻箱(选填“R1”或“R2”)的阻值R,记录多组R和对应微安表示数,计算得出干路电流I2后,作R1I2图像,如图3所示可知化学电池的电动势为V(保留2位小数)。
  • 11、某学习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之间的关系若两球分别放在长槽和短槽的挡板内侧,转动手柄,长槽和短槽随变速轮塔匀速转动,两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可通过标尺上的等分格显示,当皮带放在皮带盘的第一挡、第二挡和第三挡时,左、右变速轮塔的角速度之比分别为1∶1,1∶2和1∶3。

    (1)、第三挡对应左、右皮带盘的半径之比为
    (2)、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时,把皮带放在皮带盘的第一挡后,应将质量(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铝球和钢球分别放在长、短槽上半径(选填“相同”或“不同”)处挡板内侧;
    (3)、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时,该小组将两个相同的钢球分别放在长、短槽上半径相同处挡板内侧,改变皮带档位,记录一系列标尺示数。其中一组数据为左边1.5格、右边6.1格,则记录该组数据时,皮带位于皮带盘的第挡(选填“一”“二”或“三”)。
  • 12、如图,原长为l0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一端固定于地面,另端连接厚度不计、质量为m1的水平木板X。将质量为m2的物块Y放在X上,竖直下压Y,使X离地高度为l,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 , 由静止释放,所有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则(  )

    A、若X、Y恰能分离,则Ep=(m1+m2)g(l0l) B、若X、Y恰能分离,则Ep=(m1+m2)gl C、若X、Y能分离,则Y的最大离地高度为Ep(m1+m2)g+(l0l) D、若X、Y能分离,则Y的最大离地高度为Ep(m1+m2)g+l
  • 13、如图,小球X、Y用不可伸长的等长轻绳悬挂于同一高度,静止时恰好接触,拉起X,使其在竖直方向上升高度h后由静止释放,X做单摆运动到最低点与静止的Y正碰。碰后X、Y做步调一致的单摆运动,上升最大高度均为h4 , 若X、Y质量分别为mx和my , 碰撞前后X、Y组成系统的动能分别为Ek1和Ek2 , 则(  )

    A、mxmy=1 B、mxmy=2 C、Ek1Ek2=2 D、Ek1Ek2=4
  • 14、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传播速度均为1c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周期为2s B、甲与乙的频率之比为3:2 C、t=0时刻,质点P的位移为零 D、t=0时刻,质点Q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
  • 15、用薄玻璃制作的平面镜X挂在墙上,某同学站在镜前恰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如图甲所示把X换成用厚玻璃制作的平面镜Y,如图乙所示。若该同学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那么在竖直方向上,Y相对于X上边缘至少高△l1 , 下边缘至少低△l2 , 不计玻璃侧面透光和表面反射,则(  )

    A、△l1=△l2=0 B、△l1=△l2>0 C、△l1>△l2>0 D、△l2>△l1>0
  • 16、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绝缘轨道,取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轨道形状满足曲线方程y = x2。质量为m、电荷量为q(q > 0)的小圆环套在轨道上,空间有与x轴平行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2mgq , 圆环恰能静止在坐标(1,1)处,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大小取10 m/s2。若圆环由(3,9)处静止释放,则(  )

    A、恰能运动到(−3,9)处 B、在(1,1)处加速度为零 C、在(0,0)处速率为103m/s D、在(−1,1)处机械能最小
  • 17、某同学制作了一个小型喷泉装置,如图甲所示两个瓶子均用瓶塞密闭,两瓶用弯管连通,左瓶插有两端开口的直管。左瓶装满水,右瓶充满空气。用沸水浇右瓶时,左瓶直管有水喷出,如图乙所示,水喷出的过程中,装置内的气体(  )

    A、内能比浇水前大 B、压强与浇水前相等 C、所有分子的动能都比浇水前大 D、对水做的功等于水重力势能的增量
  • 18、X、Y、Z为大小相同的导体小球,X、Y所带电荷量均为q,Z所带电荷量为-5q。X、Y均放置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Y固定在P点,X与绝缘轻弹簧端相连,弹簧另一端固定,此时X静止在平衡位置O点,如图所示,将较远处的Z移近,先与X接触,然后与Y接触,再移回较远处,在此过程中,一直保持不变的是(  )

    A、X的平衡位置 B、Z的电荷种类 C、Y对X的库仑力方向 D、X、Y系统的电势能
  • 19、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术是种非创伤性的分子影像显像技术。该技术中的F918核由质子p11轰击O818核生成,相应核反应方程式为(  )
    A、O818+p11F918+e-10 B、O818+p11F918+n01 C、O818+p11F918+e10 D、O818+p11F918+H24e
  • 20、如图所示,相距L=2m的平行金属导轨,左侧部分水平,分布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右侧部分倾斜,倾角为θ=37° , 倾斜导轨上的cd两点处各有一小段绝缘导轨(长度可忽略不计),在ab连线到NQ连线之间分布着垂直导轨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1T , 倾斜导轨上端MP之间接有阻值为R=1Ω的电阻,其余导轨电阻不计,水平与倾斜导轨连接处平滑过渡。金属棒1与2的质量都为m=1kg , 有效接入导轨间的长度都为L=2m , 电阻都为r=1Ω。金属棒1从ab连线上方x1=1m处由静止释放,abcd之间距离x2=5m,cdNQ之间距离x3=8m,cdNQ之间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75 , 其余部分导轨均光滑,金属棒2初始静止,到NQ距离为x4=8m。金属棒1进入磁场后,在运动到cd前已达到稳定速度,在运动到NQ前已再次达到稳定速度。运动过程中,两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与导轨垂直,不计金属棒经过NQ时的能量损失,若两棒相碰则发生弹性碰撞。(已知sin37°=0.6,cos37°=0.8 , 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金属棒1运动到cd前达到的稳定速度v0的大小;
    (2)、金属棒1运动到NQ时,金属棒2的速度大小;
    (3)、最终稳定时金属棒1所在位置,以及全过程金属棒1产生的焦耳热。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