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物理试题
- 广东省两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 贵州省贵阳市一中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 广东省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段考一物理试卷
-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新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科素养测试卷物理试题
- 广东省两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测评物理试题
- 江苏省淮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
1、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长L=2.4m。质量M=2.0kg的B物体放在斜面底端,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通过轻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物体相连接,连接B的细绳与斜面平行。A的质量m=2.5kg,绳拉直时用手托住A物体使其在距地面h高处由静止释放,着地后立即停止运动。 A、B物体均可视为质点,取g=10m/s2 , sin37º=0.6,cos37º=0.8。

(1)求A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小及绳子拉力T的大小;
(2)求当A物体从多高处静止释放,B物体恰好运动至斜面最高点;
(3)若A物体从h1=1.6m处静止释放,要使B物体向上运动且不从斜面顶端滑出,求A物体质量m的取值范围。(设B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2、如图所示,两个光滑斜面在B处平滑连接,小球在A点获得大小为8m/s的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6m/s,到达C点时速度减为0。已知AB=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B、小球在、段运动时间之比为: C、小球经过中间位置时速度大小为 D、小球由A运动到C平均速率为 -
3、2017年8月,云南省某县发生特大泥石流,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420m的山坡处泥石流以8m/s的初速度、0.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s,汽车启动后以0.5m/s2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泥石流到达坡底所用的时间;
(2)泥石流到达坡底时汽车的速度大小;
(3)试通过计算分析汽车能否安全脱离?

-
4、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1)、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_____。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2)、实验中,造成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不是一个恒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A、长度测量不准确 B、打点时间间隔不均匀 C、运动中受摩擦力作用 D、木板未调成水平(3)、如图所示,是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获得的打点的纸带。A、B、C、…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对应的时间间隔是T,对应的距离依次是s1、s2、s3、…

①下列计算加速度的计算式中正确的有。
A. B. C.D.
②下列用于计算D点速度的表达式有。
A. B.
C. D.
③上面纸带中,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为50Hz,如图所示,纸带两个计数点中间还有4个点,量得A与B两点间距离s1=30.0mm,D与E两点间的距离s4=48.0mm,则小车在A与B两点间平均速度为m/s,小车加速度为m/s2.
④上面纸带中,打点计时器原来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交流电的频率为60Hz而未被发觉,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5、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以下实验步骤: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1)、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2)、将以上步骤完善后按合理的顺序排序。 -
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内的位移是 B、第末的速度是 C、任意相邻的内位移差都是 D、任意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
-
7、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 , 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 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可知和的关系为(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D、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
8、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
9、将一个物体在t = 0时刻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t = 0.8s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8m/s(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一定是在t = 3.2s时回到抛出点 B、t = 0.8s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下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是16m/s D、t = 0.8s时刻物体一定在初始位置的下方
-
10、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树叶在空中的飘落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是1:3:5 D、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4:9
-
11、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乙一直比甲运动的快 B、2s时乙追上甲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远 -
12、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行驶,当汽车以的加速度刹车时,则刹车2s内与刹车5s内的位移之比为( )A、 B、 C、 D、
-
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图像 B、丙是图像 C、乙是图像 D、甲是图像 -
14、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在距地面10m处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地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对扣子的作用,)A、1s B、2s C、 D、
-
15、“神舟七号”飞船在刚离开地面后以初速度、加速度a做加速直线运动,若飞船从t时刻起加速度逐渐减小至零,则飞船从t时刻开始(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高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
16、“子弹在枪筒里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a,经过时刻t,子弹以瞬时速度vt从枪口射出”。这段话中用错的概念是( )A、初速 B、时刻 C、瞬时速度 D、加速度
-
17、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安培力使列车浮于空中而减小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从而提高运行速度的列车。图甲为磁悬浮列车简化原理图。一个质量为m、宽为L、长略大于L、总电阻为R的矩形单匝线圈,下半部分处于长为L、宽为、方向交互相反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均为B,线圈下边在磁场外;上半部分处于足够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中,规定垂直于纸面向内的方向为正方向。设时刻,线圈经过如图位置,在水平力F(未知)作用下,线圈不接触任何支持物匀速向右平动。线圈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且 , 不考虑磁场边缘效应,重力加速度取g。
(1)、求水平力F的大小及匀速运动的速度;(2)、若时刻撤去外力F,求从撤去力F到线圈停止运动所需时间及位移;(3)、若 , 时刻撤去外力F后线圈的图像如图丙所示,至时刻停止运动,、、为已知量,求该过程线圈的位移。 -
18、如图所示,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圆弧形轨道B的左端Q与圆心O1的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53°,右端D为最低点,半径。另一质量M=30kg、半径为R2的圆弧形光滑轨道C放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左端紧靠D点不粘连,最低点与D点等高,T为最高点。总质量m=50kg的滑板运动员A从一平台右端P以的初速度水平飞出,恰好从Q点切入轨道B,经过D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为900N,又恰好滑到T点时相对C静止。不计空气阻力,滑板运动员A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 sin53°=0.8,cos53°=0.6,求:
(1)、P点与Q点的高度差。(2)、A经过QD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3)、半径 R2的大小。 -
19、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让水槽底部一光源S发出一条与水面夹角为60°的光线,在紧靠水槽的光屏上的A点出现光斑。该过程的光路如图(a)所示,O点为光线与水面的交点,B点为水面与水槽壁的交点,已知AB=OB。现将一薄壁空玻璃杯倒扣住光源并静置于水中,由于气压原因导致玻璃杯中的水面低于水槽中的水面,如图(b)所示,发现光屏上的斑点消失,玻璃杯厚度忽略不计。
(1)、求水的折射率;(2)、请在图(b)中作出光路图并论证斑点为何会消失。 -
20、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压敏电阻的阻值与其所受压力的关系,并利用这个关系设计自动控制电路”的实验。(1)、一位同学把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打在“×10Ω”挡,欧姆调零后,再把两表笔接触在一个未加压力的压敏电阻的两端,多用电表的表盘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未加压力时电阻为Ω;另一位同学在压敏电阻上不断加大压力,发现指针偏角不断变大,由此可判断该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选填“变大”或“变小”)。
(2)、小组利用该压敏电阻设计了一个可自动注水的小型储水池,如图乙所示。为压敏电阻,其阻值与注水装置中水位h的关系为:(h、的单位分别为m、Ω)。为保护电阻, , 恒压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不计。①闭合开关S1、S2 , 水池开始注水。当电磁铁(内阻不计)电流达到I=0.1A时,衔铁被吸引,与触点分离,装置自动停止注水,达到预定水位。当电磁铁电流未达到I时,衔铁与触点接触,装置会自动注水,则注水的临界高度h=m。
②储水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压敏电阻阻值在相同压力下会比刚开始偏大,为保证预定水位不变,应适当(选填“调小”或“调大”)的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