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每次曝光时的位置1、2、3、4、5……,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图中信息可求出位置“2”处的速度 B、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C、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T D、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2dT2
  • 2、在学习了超重失重之后,小明同学站在体重计上,做下蹲和起立的动作,通过力传感器采集的图像如图所示,g=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体重约为90kg B、AB段为起立过程,CD段为下蹲过程 C、AC段为起立过程,DE段为下蹲过程 D、下蹲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 3、2024年11月12日至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行。图为中国空军表演飞机“急转弯”的照片,飞机在空中划出的一道弧线,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运动都是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转弯时所受到的合力沿运动方向 B、飞机转弯时加速度的方向沿运动方向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一定改变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一定改变
  • 4、如图所示,手握着杯子处于静止状态。若手握杯子的力增大,则(       )

    A、杯子受到的重力增大 B、杯子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C、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D、杯子和手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
  • 5、如图所示,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3N , 把它分解为两个分力F1F2 , 已知分力F1水平向右,且F1=4N。则关于分力F2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1N B、7N C、2N D、5N
  • 6、如图所示,小华将图钉按压进木板的过程中,若手对图钉的压力为F1 , 图钉对手的弹力为F2 , 则(       )

    A、F1>F2 B、F1F2是一对平衡力 C、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F2是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力
  • 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0 B、1.5m/s2 C、1m/s2 D、2m/s2
  • 8、某质点做同一方向的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在04s时间内有一段时间是静止不动的,这段时间为(  )

    A、01s B、1s2s C、2s3s D、3s4s
  • 9、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图为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入驻中国空间站后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的“会师”照片。中国空间站距地球表面的高度约为400千米,大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速度约为7.68km/s,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68km/s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B、信息中的“9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 C、信息中的“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D、以地心为参照系,舱内的宇航员是静止的
  • 10、在下列情景里,哪个选项中带下划线的动物或人可以看做质点(  )
    A、小敏观察蚂蚁拖动饭粒时,蚂蚁的肢体是如何分工的 B、小英测算蚂蚁拖动饭粒时,蚂蚁1min钟爬行的路程 C、在跳水比赛中,裁判员给跳水运动员评分 D、教练在训练中观察跳高运动员的跳高过程
  • 11、下列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牛顿(N) B、焦耳(J) C、克(g) D、米(m)
  • 12、下列物理量为矢量的是(       )
    A、时间 B、质量 C、速度 D、路程
  • 13、如图甲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150匝,副线圈匝数为1500匝,其输入电压如图乙所示,远距离输电线的总电阻为20Ω。降压变压器右侧电路中R1为一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压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的交流电频率为100Hz B、若升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75kW,远距离输电线路损耗功率为9kW C、当滑片P向a端滑动时,电阻R1上的电压变小 D、当滑片P向a端滑动时,输电线上的电流变大
  • 14、如图所示,将α粒子注入到加速电场的三等分点P(忽略各粒子的初速度),部分粒子经电场加速从加速电场负极板上的小孔N射出;然后沿以O1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弧通过静电分析器,再经速度选择器筛选后,从通道入口的中缝进入磁分析器,该通道的上下表面是内半径为0.5R、外半径为1.5R的半圆环,磁感应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半圆环,α粒子恰好能击中照相底片的正中间位置。加速电场两极板间的电压大小为U0;静电分析器中与圆心O1等距离的各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指向圆心,且与速度选择器中的场强大小也相同。设原子核中每个核子的质量均为m0 , 已知元电荷为e(整个系统处于真空中,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N714)的实验发现了质子并产生氧(O)原子核,写出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
    (2)、①求静电分析器中,与圆心O1距离为R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②求速度选择器中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若加速电压在U016U9U016之间变化,且静电分析器中场强大小和速度选择器中的场强大小及磁感应强度大小可调,使得α粒子依旧从通道入口的中缝进入磁分析器,求α粒子在磁分析器中运动的半径范围以及最短时间。
  • 15、如图所示轨道框架,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T。框架顶部AJ之间有一恒流电源。平行直轨道AB、IJ间固定质量m1=0.1kg , 电阻R1=10Ω , 长度为L的金属棒a,轨道间距为L,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 , 底端B、I为一小段绝缘材料。平行足够长的轨道BC、HI之间静止放置质量m2=0.05kg , 电阻R2=5Ω , 长度为L的金属棒b,初始时b到BI的距离L1=3m。已知L=1m。轨道各处均光滑,忽略其余电阻。某时刻静止释放金属棒a。求:

    (1)、若金属棒a仍保持静止,求恒流电源的电流大小I;
    (2)、将磁场方向改为竖直向上,发现a贴着直轨道AB、IJ下滑,当a位移x=0.06m时进入BC、HI,求金属棒a从释放到B、I的时间t;
    (3)、承接(2),求a、b之间的最终距离L2
    (4)、承接(2),求从a释放到a、b速度稳定,整个过程的焦耳热Q。
  • 16、如图所示,圆心角θ=53° , 半径R=3m的光滑圆弧轨道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末端C切线水平;两个质量均为M=1kg、长度均为L=4.5m的木板D、E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与C端等高且平滑接触;水平传送带固定,且沿顺时针转动。现将质量m=2kg的物块A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离开传送带后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BC轨道,已知物块A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 , 物块A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4 , AB间竖直高度h=0.8m , 传送带长度为x=1.5m , 木板D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0.2 , 木板E下表面光滑。取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物块A滑到C点时,在C点受到圆弧轨道支持力的大小;
    (2)、物块A到达B点所用时间;
    (3)、物块A与木板E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
  • 17、如图甲所示,导热良好、厚度不计的水杯带着一定空气倒置在装着足够多水的水管中,并静止释放,水管直径略大于水杯。整个过程中没有气体漏出。最后水杯如图乙在水面上漂浮。已知水杯质量m=0.1kg , 水杯底面积S=10cm2 , 释放前气体高度L1=10.1cm , 漂浮后气体高度L2=11cm , 大气压强P0=1×105Pa , 环境温度为275K。求:

    (1)、水杯上浮过程中杯内气体的分子数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气体(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水杯释放前的气体压强p1
    (3)、其他条件不变,若环境温度变为300K,忽略水的体积变化,求水杯稳定后位移变化量。
  • 18、
    (1)、以下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的有(  )
    A、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B、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C、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D、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2)、小陈同学在做“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时,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实验数据判断,该次实验时原线圈的匝数比副线圈的匝数(填“多,少,相等或无法判断”)。

    次数

    1

    2

    3

    4

    U1/V

    4.9

    6.00

    7.50

    10.06

    U2/V

    2.40

    2.92

    3.70

    4.97

  • 19、小刘同学在家找到一个老旧的白炽灯泡,他对这个灯泡进行研究,先用欧姆表×10档进行测量,正确操作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小刘同学为了更准确的测量灯泡的电阻,找到了下列器材:

    A.量程为3V的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

    B.量程为10mA的电流表,内阻为6Ω

    C.滑动变阻器R1(0—10Ω)

    D.滑动变阻器R2(0—100Ω)

    E.电阻箱R(999.9Ω)

    F.电源3V

    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小刘同学发现电流表的量程太小,想改装成量程为40mA的电流表,则电流表与电阻箱(填并联或串联),阻值为Ω。
    (2)、若要求电压从0开始测量,滑动变阻器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3)、根据所选器材,把实物连接图乙补充完整。
    (4)、根据所测量的数据,画出IU图线如图丙所示,若已知图线的斜率为k,则灯泡的电阻为Ω

  • 20、如图为一种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导轨调至水平。

    b.在导轨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两个光电门1和2。

    c.用天平测出滑块和遮光条的质量m。

    d.在导轨的单脚螺丝下垫上一定厚度的垫片,让滑块从最高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用数字计时器测出滑块经过光电门1和2时遮光条的遮光时间t1t2

    e.取下垫片,用游标卡尺测量所用垫片的厚度h和遮光条的宽度d。

    f.用钢卷尺测量单脚螺丝到双脚螺丝连线的距离L及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多选)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遮光条宽度适当小些 B、滑块和遮光条的质量m可以不要测量 C、滑块和遮光条的质量m轻一点可以减小误差 D、实验时需要倾斜导轨以平衡摩擦力
    (2)、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垫片的厚度如图所示,则垫片的厚度h=mm;

    (3)、若要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结论,以上测得的物理量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
    (4)、(多选)多次实验发现动能的增加量总是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其原因可能是(  )
    A、遮光条宽度d的测量值偏小 B、导轨没有调水平,导轨左端略低于右端 C、空气阻力的影响 D、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的测量值偏小
上一页 193 194 195 196 19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