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国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空间太阳Hα波段光谱扫描成像。如图所示,Hα和Hβ分别为氢原子由n=3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产生的谱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α的频率比Hβ的大 B、Hα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Hβ的小 C、分别用Hα和Hβ照射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时,Hβ对应的相邻条纹间距更小 D、若Hβ照射某金属时发生光电效应,则Hα照射该金属时一定发生光电效应
  • 2、如图甲所示,ABCD是一长方形有界匀强磁场边界,磁感应强度按图乙规律变化,取垂直纸面向外为磁场的正方向,图中AB=3AD=3L , 一质量为m、所带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速度v0在t=0时从A点沿AB方向垂直磁场射入,粒子重力不计

    (1)若粒子经时间t=32T0恰好垂直打在CD上,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和粒子运动中的加速度a的大小;

    (2)若要使粒子恰能沿DC方向通过C点,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的大小及磁场变化的周期T0

  • 3、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其中高山滑雪项目可以在张家口崇礼云顶乐园滑雪场比赛,如图为简化的赛道,比赛运动员可以从R=18m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段加速,经水平滑道BC,再在C点飞出水平轨道后做出美丽的空中动作,最后落至D点,一滑雪运动员质量m=60kg,经过AB段加速滑行后进入BC轨道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BC段运动员的运动时间是0.6s,运动员滑板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运动员可以看质点,g=10m/s2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求:

    (1)若在由圆轨道进入水平轨道之前对B点的压力是体重的2.8倍,则AB段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多少?

    (2)若轨道BC比D点高H=20m,离开C点后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地点D距B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 4、小南同学想研究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规律,找到了一块边长为(的正方形玻璃砖,将其放在空气中,让入射光从CD边中点入射,入射角从90°逐渐减小,发现当入射角α=60°时,AD左侧的光线刚好消失,此时第一次的折射光线刚好到达AD边上的E点。可以认为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折射率。求:

    (1)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2)ED的长度。

  • 5、贮气桶的容积为100L , 贮有温度为27°C、压强为30atm的氢气,使用掉部分氢气后温度降为20°C , 压强降为20atm , 求用掉的氢气占原有氢气的百分比。(贮气桶内氢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6、某实验小组利用已有器材组装成简易多用电表,电路如图所示。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微安表G(Ig=200μA,Rg=100Ω)

    B.定值电阻R1=10049Ω

    C.定值电阻R2=48Ω

    D.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200Ω)

    E.干电池一节(电动势E=1.5V,内阻r=1Ω)

    F.转向开关一个,红、黑表笔各一支

    (1)、电路图中红表笔应和(选填“a”或“b”)端相连。
    (2)、转向开关b接1时,改装成的电表为(选填“电压表”、“电流表”和“欧姆表”),正中间刻度值为
    (3)、转向开关b接3时,改装成的电表为(选填“电压表”、“电流表”和“欧姆表”),正中间刻度值为
  • 7、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其各计数点到0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其中x1=1.10cmx2=2.60cmx3=4.50cmx4=6.80cmx5=9.50cmx6=12.60cm则小车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4时的速度大小是m/s用逐差法计算小车加速度a的表达式为用上述已知符号表示加速度大小计算结果为m/s2(以上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8、空间中存在方向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在该空间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粒子运动至P点处,此时撤掉空间中的电场,经过一段时间后,粒子的速度第一次与P点相反,此时恢复原来的电场,又经过相同的时间后,粒子到达Q点处。则线段PQ与粒子的初速度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  )
    A、2π B、1 C、22 D、2π
  • 9、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导轨,宽轨道的间距为窄轨道的2倍,轨道处于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甲、乙两杆垂直导轨放置,质量分别为2m、m。某时刻甲以速度v0向右滑动,若甲始终在宽轨道上运动,则系统最终产生的热量为(  )

    A、12mv02 B、23mv02 C、34mv02 D、45mv02
  • 10、图甲为按压式发电手电筒。以一定的频率不断按压手柄时,其内置发电机会产生交变电流,电动势大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有3只白炽灯泡并联接到发电机上,每只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6V、阻值均为18Ω , 发电机内部电阻可忽略。若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该发电机(  )

    A、输出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B、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62V C、输出电流的有效值为13A D、0.1s时穿过发电机内部线圈的磁通量为0
  • 11、如图所示,足够大的金属板A、B平行放置,在两板间放置一不带电的金属球壳,O为球心,a、b为球壳外表面上的两点。闭合开关S,稳定后(  )

    A、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B、a点的电场强度比O点的大 C、向右移动滑片P,a点的电势降低 D、断开开关S,a点的电场强度减小
  • 12、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质点Q的平衡位置在x=4cm处,图乙为其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波波速为4cm/s C、t=3s时,质点Q速度沿y轴正方向 D、质点Q在2∼3s内的路程为10cm
  • 13、如图为竖直转轴过圆心O的水平圆盘,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圆盘静止时物块恰好在P点静止,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圆盘的角速度ω由0缓慢增大至小物块相对圆盘滑动的过程中(  )

    A、弹簧对小物块的弹力一直增大 B、圆盘对小物块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ω=k3m时,小物块恰好不受摩擦力 D、ω=km时,小物块相对圆盘恰好开始滑动
  • 14、如图所示,一倾斜放置的传送带静止不动,一质量为m的物块从传送带上端A沿传送带滑下,加速度大小为a1;若让传送带沿顺时针转动,让一质量为2m的物块也从传送带上端A沿传送带滑下,加速度大小为a2。两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有(  )

    A、a1<a2 B、a1>a2 C、a1=a2 D、a1、 a2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 15、如图所示,在水平粗糙横杆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A,用一细线悬吊一个质量为m的球B.现用一水平力F缓慢地拉起B,在此过程中A一直保持静止不动,设圆环A受到的支持力为FN , 摩擦力为f ,此过程中: (   )

    A、FN增大,f增大 B、FN减小,f增大 C、FN不变,f减小 D、FN不变,f增大
  • 16、大量基态氢原子被特定频率的光照射后,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如图为氢原子能级图,则入射光子的能量为(  )

    A、10.2eV B、12.09eV C、12.75eV D、13.06eV
  • 17、如图所示,在水平圆盘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m、2m的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体A、B、C,圆盘可绕垂直圆盘的中心轴OO'转动。三个物体与圆盘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大静摩擦力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三个物体与轴O共线且OA=OB=BC=r , 现将三个物体用轻质细线相连,保持细线伸直且恰无张力,使圆盘从静止开始转动且缓慢增大角速度,直到物体相对圆盘发生滑动,已知重力加速度g。则在这个过程中:

    (1)当角速度多大时,物体B和物体C之间的细绳上恰好开始有张力?

    (2)当角速度多大时,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细线上恰好开始有张力?

    (3)写出物体A所受静摩擦力大小随角速度ω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 18、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倾角θ=30° , 斜面顶端有一轻质光滑定滑轮。质量为m的滑块P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重物Q相连。开始时托着重物Q使细线竖直且恰好处于绷直状态,滑块P与滑轮间的轻绳与斜面平行。现由静止释放重物Q,重物Q竖直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时,细线突然被烧断,发现滑块P又经过时间2t0回到了出发位置,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重物Q的质量M;

    (2)滑块P从开始运动到返回出发位置过程中运动的路程。

  • 19、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砂和砂桶、刻度尺.

    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A.秒表        

    B.天平(附砝码)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运动.

    (3)实验中,为了保证砂和砂桶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拉力,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 . 这样,在改变小车上砝码的质量时,只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就可以认为小车所受拉力几乎不变.

    (4)如图所示, 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0s,A、B间的距离为x1=5.90cm ,B、C间的距离为x2=6.46cm ,则小车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5)做实验时,该同学已平衡掉摩擦力.在处理数据时,他以小车的加速度的倒数1a为纵轴,以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为横轴,描绘出1a-M图象,下图中能够正确反映1a-M关系的示意图是

    A.   

    B.

    C.

    D.

  • 20、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长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滑块置于长木板左端。已知滑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2kg,现在滑块上施加一个F=0.5t(N)的水平变力作用,从t=0时刻开始计时,滑块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B、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图乙中t2=24s D、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1m/s2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