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若A(1,0)B(0,b)C(2,2)三点共线,则b=(       )
    A、23 B、32 C、23 D、32
  • 2、由1,2,3抽出一部分或全部数字所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自然数集合有(          )个元素
    A、15 B、16 C、17 D、18
  • 3、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 已知a=3sinAsinBb+3=csinB+sinC , 则ABC外接圆的半径为(       )
    A、1 B、3 C、2 D、5
  • 4、在ABC中,A=60°a=43b=42 , 则B等于(       )
    A、45°或135° B、135° C、45° D、30°
  • 5、某公司决定对旗下的某商品进行一次评估,该商品原来每件售价为25元,年销售8万件.
    (1)、据市场调查,若价格每提高1元,销售量将相应减少2000件,要使销售的总收入不低于原收入,该商品每件定价最多为多少元?
    (2)、为了扩大该商品的影响力,提高年销售量.公司决定立即对该商品进行全面技术革新和销售策略调整,并提高定价到x元.公司拟投入16(x2600)万元.作为技改费用,投入50万元作为固定宣传费用,投入x5万元作为浮动宣传费用.试问:当该商品改革后的销售量a至少达到多少万件时,才可能使改革后的销售收入不低于原收入与总投入之和?并求出此时每件商品的定价.
  • 6、已知x的不等式:ax222xax
    (1)、a=1 , 求不等式的解集.
    (2)、aR , 求不等式的解集.
  • 7、已知集合A=x2x-5x+1<1B=x-k<x<2k+1.
    (1)、若AB=A , 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2)、已知命题p:xA , 命题q:xB , 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 8、(1)比较3x2x+12x2+x1的大小;

    (2)已知c>a>b>0 , 求证:aca>bcb

  • 9、若对xR,a>0 , 使得x2+axa2xam+1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10、若命题p:“xRx2+2ax+3a<0”是假命题,命题q:x0x+a2 , 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1、集合{(x,y)x2+y2<2,xZ,yZ}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12、已知x+y=1,y>0,x>0 , 则12x+xy+1的最小值为(       )
    A、54 B、0 C、1 D、22
  • 13、设集合A含有2 , 1两个元素,B含有1 , 2两个元素,定义集合AB , 满足x1Ax2Bx1x2AB , 则AB中所有元素之积为(  )
    A、8 B、16 C、8 D、16
  • 14、“m>3”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1=0有实数根”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15、y=lg(tanx1)的定义域为(       )
    A、xπ2+kπ>x>π4+kπ,kZ B、xx>π4+kπ,xπ2+kπ,kZ C、xx>π4+kπ,kZ D、xx>π4+kπ2,kZ
  • 16、在RtABC中,C=90°BC=3AC=6D,E分别是AC,AB上的点,满足DEBCDE经过ABC的重心,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CCDMA1D的中点,如图所示.

    (1)、求证:A1C平面BCDE
    (2)、求CM与平面A1BE所成角的大小;
    (3)、在线段A1C上是否存在点N , 使平面CBM与平面BMN成角余弦值为34?若存在,求出CN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7、伯努利试验是在同样的条件下重复地、相互独立地进行的一种随机试验,其特点是每次试验只有两种可能结果.若连续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n次,记录这n次实验的结果,设事件M=“n次实验结果中,既出现正面又出现反面”,事件N=“n次实验结果中,最多只出现一次反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n=2 , 则M与N不互斥 B、n=2 , 则M与N相互独立 C、n=3 , 则M与N互斥 D、n=3 , 则M与N相互独立
  • 18、已知二次函数fx满足f2x=fx , 且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 , 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4,设gx=fxax.
    (1)、求fx的解析式;
    (2)、求函数gx在区间0,2上的最小值;
    (3)、设函数hx=9x3x+12 , 若对于任意x10,2 , 总存在x20,2 , 使得hx1gx2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 1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PB与底面ABCD所成角为45° , 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BC=BAD=90°,AD=2,PA=BC=1.

    (1)、求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
    (2)、求平面PCD与平面PBA所成角的余弦值;
    (3)、N为AD中点,线段PC上是否存在动点M(不包括端点),使得点P到平面BMN距离为13.
  • 20、已知函数fx=sin2x+3sinxcosx12
    (1)、求fx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
    (2)、求fx在区间0,π2上的最值,并求出此时对应的x的值;
    (3)、若gx=fx+m在区间0,π2上有两个零点,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上一页 801 802 803 804 80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