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已知椭圆过点 , 焦距为 . 过作直线l与椭圆交于C、D两点,直线分别与直线交于E、F.(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记直线的斜率分别为 , 证明是定值;(3)、是否存在实数 , 使恒成立.若存在,请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已知数列满足 , 若 , 则 .
-
3、设椭圆的右焦点为 , 点在椭圆外,、在椭圆上,且是线段的中点.若直线、的斜率之积为 ,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4、已知有100个半径互不相等的同心圆,其中最小圆的半径为1,在每相邻的两个圆中,小圆的切线被大圆截得的弦长都为2,则这100个圆中最大圆的半径是 .
-
5、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某机构从某社区随机调查了12人,得到他们的幸福指数(满分:10分)分别是 , , , , , , , , , , , , 则这组数据的下四分位数(也称第一四分位数)是.
-
6、如图,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中,E,F,G分别为棱的中点,点P为线段上的动点(包含端点),则( )A、存在点P,使得平面 B、对任意点P,平面平面 C、两条异面直线和所成的角为 D、点到直线的距离为4
-
7、某企业为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年终对职工进行绩效考核,按绩效发放年终奖,将评价结果采用百分制进行了初评,并根据员工得分绘制出下面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评分在区间直接定为优秀,评分在区间 , , , 分别对应为良好、合格、不合格.然后又对良好、合格、不合格的员工再进行一次复评.在复评中,原来评为良好、合格、不合格员工都有的概率提升一级,分别变为优秀、良好、合格,不晋级则保留原等级,每位员工的复评结果相互独立.(1)、估计该企业初评成绩的中位数;(结果精确到0.1)(2)、在初评中甲、乙、丙三人分别获得良好、合格、合格,记三人复评后为良好等级的人数为 , 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3)、从全体员工中任选1人,求在已知该员工是复评后晋级的条件下,初评是合格的概率.
-
8、记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 .(1)、求A;(2)、若为锐角三角形, , 求b的取值范围.
-
9、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由一朵朵六角雪花贯穿全场,为不少人留下深刻印象.六角雪花曲线是由正三角形的三边生成的三条1级Koch曲线组成,再将六角雪花曲线每一边生成一条1级Koch曲线得到2级十八角雪花曲线(如图3)……依次得到n级角雪花曲线.若正三角形边长为1,我们称∧为一个开三角(夹角为),则n级角雪花曲线的开三角个数为 , n级角雪花曲线的内角和为 .
-
10、某冰淇淋门面店将上半部是半球(半球的半径为3),下半部是倒立的圆锥(圆锥的高为6)的冰淇淋模型放到椐窗内展览,托盘是边长为12的等边三角形ABC金属片沿三边中点D,E,F的连线向上折叠成直二面角而成,则半球面上的最高点到平面DEF的距离为 .
-
11、已知复数 , , 则的最小值为 .
-
12、在个数码1,2,…,( , )构成的一个排列中,若一个较大的数码排在一个较小的数码的前面,则称它们构成逆序(例如 , 则与构成逆序),这个排列的所有逆序的总个数称为这个排列的逆序数,记为 , 例如, ,(1)、计算;(2)、设数列满足 , , 求的通项公式;(3)、设排列( , )满足(),(), , 求 ,
-
13、已知点到点的距离比点到轴的距离大1,(1)、求点的轨迹的方程;(2)、若点()在上,又已知点 , 延长交于点 , 证明:以点为圆心且与直线相切的圆,必与直线相切.
-
14、已知函数.(1)、求曲线的斜率为1的切线方程;(2)、当时,求证:.
-
15、甲口袋中装有2个黑球和1个白球,乙口袋中装有3个白球.现从甲、乙两口袋中各任取一个球交换放入另一口袋,重复次这样的操作,记甲口袋中黑球个数为 , 恰有2个黑球的概率为 , 恰有1个黑球的概率为 , 则 , 的数学期望.(用表示)
-
16、在中, , 点在上,满足 , , .则的面积为.
-
17、已知函数为偶函数,且 , 当时, , 则( )A、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B、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C、的最小正周期为2 D、
-
18、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杰出研究成果之一,它把二项式系数图形化,把组合数内在的一些代数性质直观地从图形中体现出来,是一种离散型的数与形的结合.根据杨辉三角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已知 , 则 C、已知的展开式中第3项与第9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所有项的系数和为 D、
-
19、已知函数若关于的方程有5个不同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
20、已知数列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公比为 , 在 , 之间插入1个数,使这3个数成等差数列,记公差为 , 在 , 之间插入2个数,使这4个数成等差数列,公差为 , …,在 , 之间插入个数,使这个数成等差数列,公差为 , 则( )A、当时,数列单调递减 B、当时,数列单调递增 C、当时,数列单调递减 D、当时,数列单调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