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邢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高中联合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邯郸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承德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保定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
- 四川省雅安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文科)
-
1、已知复数 , 则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
2、的展开式中只有第六项的系数最大,则.
-
3、已知锐角的三个内角 , 所对的边为 , .(1)、求角的大小;(2)、求的取值范围.
-
4、已知 , 则( )A、5 B、11 C、18 D、21
-
5、已知坐标平面内两点 .(1)、当直线的倾斜角为锐角时,求的取值范围;(2)、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 求的值.
-
6、已知某样本的容量为50,平均数为36,方差为48,现发现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其中的两个数据记录有误,一个错将24记录为34,另一个错将48记录为38.在对错误的数据进行更正后,重新求得样本的平均数为 , 方差为 , 则( )A、 B、 C、 D、
-
7、设l是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面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 , , 则 B、若 , , 则 C、若 , , 则 D、若 , , 则
-
8、已知向量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 则 B、不存在实数 , 使得 C、若向量 , 则或 D、若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 , 则的夹角为
-
9、已知点P和非零实数 , 若两条不同的直线 , 均过点P,且斜率之积为 , 则称直线 , 是一组“共轭线对”,如直线: , :是一组“共轭线对”,其中O是坐标原点.(1)、已知 , 是一组“共轭线对”,求 , 的夹角的最小值;(2)、已知点、点和点分别是三条直线PQ,QR,RP上的点(A,B,C与P,Q,R均不重合),且直线PR,PQ是“共轭线对”,直线QP,QR是“共轭线对”,直线RP,RQ是“共轭线对”,求点P的坐标;(3)、已知点 , 直线 , 是“共轭线对”,当的斜率变化时,求原点O到直线 , 的距离之积的取值范围.
-
10、如图所示,在三棱柱中,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 , .

(l)求证:;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
11、如图,平行六面体中,与相交于 , 设、、 ,
(1)、用、、表示;(2)、若、、三向量是两两成角的单位向量,求 . -
12、已知点 , 若 , 两点在直线l上,则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
-
13、数学探究课上,小王从世界名画《记忆的永恒》中获得灵感,创作出了如图1所示的《垂直时光》.已知《垂直时光》是由两块半圆形钟组件和三根指针组成的,它如同一个标准的圆形钟沿着直径折成了直二面角(其中对应钟上数字对应钟上数字9).设的中点为 , 若长度为2的时针指向了钟上数字8,长度为3的分针指向了钟上数字12.现在小王准备安装长度为3的秒针(安装完秒针后,不考虑时针与分针可能产生的偏移,不考虑三根指针的粗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秒针指向了钟上数字5,如图2,则 B、若秒针指向了钟上数字5,如图2,则平面 C、若秒针指向了钟上数字4,如图3,则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D、若秒针指向了钟上数字4,如图3,则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14、已知事件两两互斥,若 , 则( )A、 B、 C、 D、
-
15、为了解各种APP的使用情况,将使用人数排名前5的数据整理得到如下的柱状图,则( )
A、APP使用人数最多的是微信 B、微信APP的使用人数超过今日头条APP的使用人数的2倍 C、微信APP的使用人数超过今日头条APP与快手APP的使用人数之和 D、抖音APP的使用人数大于快手APP的使用人数的125% -
16、已知向量 , , 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A、 B、 C、 D、
-
17、在一次篮球比赛中,某支球队共进行了8场比赛,得分分别为:29,30,38,25,37,40,42,32,那么这组数据的第75百分位数为( )A、37.5 B、38 C、39 D、40
-
18、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呈现右拖尾形态,则根据此图作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B、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C、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D、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
19、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A、 B、 C、 D、
-
20、已知函数 .(1)、若不等式的解集为 , 求的取值范围;(2)、解关于的不等式;(3)、若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