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已知甲、乙两个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均为r2r1 , 母线长分别为2r1r23r1r2 , 则两个圆的体积之比VV=
  • 2、数学家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事实上,很多代数问题可以转化为几何问题加以解决.例如,与xa2+yb2相关的代数问题,可以转化为点Ax,y与点Ba,b之间的距离的几何问题.结合上述观点,对于函数fx=x2+4x+5+x24x+5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方程fx=5无解 B、方程fx=6有两个解 C、fx的最小值为25 D、fx的最大值为65
  • 3、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 , 前n项和为Sn , 若S1=1 , 且nNan+2>an , 则(     )
    A、a2>0 B、0<q<1 C、an+1>an D、Sn<1q1
  • 4、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M是棱DD1上的动点(不含端点),则(       )

    A、过点M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AB,B1C1都垂直 B、有且仅有一个点M到AB,B1C1的距离相等 C、过点M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AC1BB1都相交 D、有且仅有一个点M满足平面MAC1平面MBB1
  • 5、已知函数fx=ex,x0x+2,x<0 , 若a<b , 且fa=fb , 则ba的取值范围是(     )
    A、ln2,1 B、ln2,1 C、12ln2,1 D、1,2
  • 6、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3AA1=2 , 则四棱锥ABB1D1D的体积是(   )

      

    A、6 B、9 C、18 D、27
  • 7、在ABC中,“sinA>22”是“A>π4”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8、已知单位向量a,b满足ab=0 , 若向量c=a+3b , 则cosa,c=(     )
    A、32 B、12 C、34 D、14
  • 9、设复数z满足1+i2z=52i , 则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 10、设集合A=xN2x<4,B=xN1<x<2 , 则AB=(     )
    A、x1<x<2 B、xx<2 C、0,1 D、1
  • 11、已知有限集A=a1,a2,ann2,nN , 若a1+a2++an=a1a2an , 则称A为“完全集”.
    (1)、判断集合1,2,21,22+2是否为“完全集”,并说明理由;
    (2)、若集合a,b为“完全集”,且ab均大于0 , 证明:ab中至少有一个大于2
    (3)、若A为“完全集”,且AN* , 求A.
  • 12、已知a=3,0,4b=1,2,1 , 则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是.
  • 1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1,M,N分别是棱AB,CC1的中点,则点A1到直线MN的距离为(       )
    A、24 B、1 C、17412 D、23
  • 14、已知甲罐中有四个相同的小球,标号为1,2,3,4 , 乙罐中有三个相同的小球,标号为1,2,3 , 从甲罐,乙罐中分别随机抽取1个小球,记事件A=“抽取的两个小球标号之和大于6”,事件B=“抽取的两个小球标号之积小于6”,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112 B、事件A,B相互独立 C、事件A,B是互斥事件 D、事件AB发生的概率为23
  • 15、已知点A2,1,B1,4 , 则直线AB的倾斜角为(       )
    A、30 B、45 C、60 D、135
  • 16、中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三斜求积术”,即假设在平面内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公式S=ppapbpc求得,其中p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a+b=10c=6 , 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 17、已知集合A=x0xa , 集合B=xm2+3xm2+4 , 如果命题“mRAB”为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aa<3} B、{aa<4} C、{a1<a<5} D、{a0<a<4}
  • 18、已知函数f(x)=x+3+1x+2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f(3),f(23)的值;
    (3)、当a>0时,求f(a)f(a1)的值.
  • 19、2log23+122=
  • 20、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声波的能流密度来计算,叫做声强.通常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最小声强为I0=1012(瓦/平方米).在某特殊介质的实验中对于一个声音的声强I , 用声强II0比值的常用对数来表示声强I的“声强级数n”,即n=lgIlgI0 , 则“声强级数8”的声强是“声强级数5”的声强的(     )
    A、20倍 B、lg200 C、100倍 D、1000倍
上一页 913 914 915 916 9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