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没有这样相似的美学观念,这是东方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如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它似有若无,无人注意,自在开放。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发现了“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原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

    “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在画面上的,而且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诗也如此,诗要沉着,更要空灵,沉着与空灵并重,才会有悠然的韵味;诗要有言外之意,意外之韵,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

    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空间。我们目之所见的世界,在虚空的氤氲中显示出意义。如果赏园者只是停留在视觉观察中,就有可能错失小园中所包裹的万般景致。在中国园林中,假山不是山,却有山的巍峨;溪涧不是海,却有大海的渊深。回廊是狭窄的,它却可以引领人走向宇宙纵深;小桥曲折,却将人度向另外一个世界。至于云墙偎依着篱落,曲曲地在丛树中逶迤,真把人的心牵向更远。

    亭在园林中有着独有的地位,园林无水不活,也可以说,因无亭不灵。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供人休憩。亭子又在园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而更重要的是,亭子是为人的心灵所特别设立的景观,古人所说的“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就是就此而言的。因为它“空”,所以它“有”:“空”通过我们的心灵变成了一个蕴涵丰富的世界。

    (摘编自朱良志《曲院风荷·空山》)

    材料二

    宗白华先生曾以“太虚片云,寒塘雁迹”形容艺术的空灵境界,这一描述是十分形象而精当的,空是虚,是无,是静穆;而灵则是实(不同于写实之实),是有,是灵气,是生命。这两者正好组成了空灵风格的两个基本点,也是所有中国艺术史上偏于抽象写意的艺术品的两个基本点。然而灵实以空为前提条件,周济说:“空则灵气往来”,可见不先求空,灵气就无法产生。不过反过来说,没有灵,空就成了“顽空”“死空”,谈不上美感的力量了。因此,中国古代美学谈空灵往往表现出一种辩证的眼光。苏轼说得好:“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外枯”乃指外形的简约、空虚;“中膏”是内在的生命力之旺盛,所以“似澹而实美”,并非一片死寂枯竭。刘克庄说过类似的话叫“若近而远,若淡而深”;金圣叹则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来表达这种艺术境界。

    那么,这种空而灵、虚而实的境界是怎么产生的?这就涉及“简”的问题。简者简约,美学上的简约不同于科学论文或其他实用文体中的省略,而是说寥寥数笔而意趣盎然,也就是说,以极其简化的线条传达极其丰富的意蕴,从而使人想象于无穷。如果一首诗、一幅画中的意象或线条简约而又有无穷的美感发生之力,那么这首诗或画就达到了简约和空灵。李东阳认为王维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二句诗“淡而有味,近而愈远”,恐怕正是因为它们以简约洁净的意象深深地透衬出宁静、闲适、恬淡的心境和意蕴的缘故。王维这首小诗名为《鹿柴》,全诗共四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的首二句以空山之空旷、无人、静寂、幽深,作为背景,而活跃跳荡于这个背景之中的则是生命的声音,无人而生机盎然。后二句似一个特写镜头,诗人捕捉了一束晶莹透亮的光束,它像金色的线一样穿透深邃茂密的森林,最后栖息于青青的苔藓之上。深邃空幽的绿色丛林中透下这一束光芒四溢的阳光,这是多么空寂而又灵动的境界!“空山”“深林”是空;而“人语”“返景”则是灵了,这两者一旦被天衣无缝地接合起来,就是绝妙的空灵境界。

    总之,从美感经验的角度说:空灵和简约是指简化的外形中包蕴着丰盛的美感发生之力,每一意象、每一线条、色彩、音响都凝聚着旺盛的、生生不息的美感张力。如宗白华先生说的:“中国山水画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包具无穷境界。倪云林画一树一石,千岩万壑不能过之。”而这,不正是抽象艺术超过写实艺术的地方吗?

    形简而旨丰,以高度抽象、饱蕴张力的形式传达丰富的情感内涵,这种艺术理想在我国古代艺术创作实践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中国的古诗一向以意象简洁称著,而简洁中包含无穷的情感意味。

    (摘编自陶东风《空灵论》,文章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艺术“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观中特别注重“虚”的创造,“虚”是使欣赏者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的途径之一。 B、中国艺术推崇的“虚”在绘画、诗词、造园等各种艺术中都有所表现,其中造园艺术的“虚”最能体现“空”的精髓。 C、中国古代美学谈空灵往往表现出一种辩证的眼光,灵实和虚空构成了空灵风格的两个基本点,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D、以极其简约的意象或线条传达丰富意蕴,给人以无穷想象,空灵的境界由此达成,因此可以说抽象艺术超过写实艺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材料二采用了不同的论证结构,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空灵”这一话题。 B、中国园林中假山、回廊等不可替代在于它们引领的虚空世界饱含着灵动性和深意。 C、材料二将诗画放在一起论证,可表现出在中国艺术中“空灵”存在共通性的特点。 D、中国戏曲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体现了“空”的艺术特点。
    (3)、《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所住的“潇湘馆”的景致作了如下描写: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这座“潇湘馆”具有空灵的特点。请结合材料对此加以分析。

  • 2、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列传》中屈原与渔夫的对话类似于《赤壁赋》中的主客问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性格。 B、《过秦论》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历史事实高度概括,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并讲究细节的准确。 C、《苏武传》中“李陵劝降”与“卫律劝降”风格截然不同。对李陵,行文多用贬抑之语;而对卫律,相对委婉柔和。 D、《五代史伶官传序》以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说明国家兴亡之理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人事,为当权者提供借鉴。
  •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叹着,他脸色憔悴,身体容貌干瘦。

    B、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苏武的伤渐渐痊愈,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见面讨论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再说,秦朝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变弱,雍州的土地,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依然像是原来的样子。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人生的祸患常常是由极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而有才智勇气的人也多为他所溺爱的人或物困扰。

  • 4、下列选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举贤以自佐 B、子卿尚复谁为乎 C、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厚币委质事楚 B、前以降及物故 C、倔起阡陌之中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争宠而心其能(害怕)  
    ②复举剑之(比画)  
    ③然后华为城(踏)

    万乘之势(导致)  
    ⑤系燕父子以(丝带、丝绳,泛指绳索)  
    天下之豪杰(举荐)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斜杠青年”,指拥有两个或多个职业和身份,自我介绍或被别人介绍时,用斜杠来区分或表示的年轻人,比如,李XX,记者/摄影师/演员。“两栖青年”,指同时有主业和副业的年轻群体。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52.3%的受访青年确认自己身边有“斜杠青年”。清研智库等机构发布的《两栖青年金融需求调查研究》显示,全国年轻群体中有主业的兼职者、创业者这类“两栖青年”“斜杠青年”已超8000万。在他们身上,每一个身份都能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呈现,跨界拓展了更广阔的驰骋空间,成就了他们生命的深度和广度。

    跨界是社会开放与进步的产物,跨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形式,它通过突破原有的边界束缚,在不同领域碰撞、交叉、融合,产生别具一格的发展成果。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

    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      ①      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遮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

    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归去来兮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晓,    ②     ?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亦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      ③       

    (1)、请你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动词使用生动传神,请具体分析。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历史文化历经五千年浓缩,积淀出中华语言之精华——成语。成语集中、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成语“____”表示饮食节俭:“____”表示饮食讲究,“____”表示偶食荤腥,“____”表示饮食奢侈,“____”表示殷勤待客等,都不同程度地蕴涵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信息。鼎,是我国古代炊器,又是盛熟牲的器具。它多用青铜或陶土制成,盛行于商周。一般都是圆鼎,两耳三足。相传夏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均奉为传国之宝。我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世纪宝鼎”,并显示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和文化。

    成语“拂袖而去”、“袍笏登场”、“被褐藏辉”、“长袖善舞”、“荆钗布裙”、“金钗换酒”、“巾帼英雄”等,又都( )。丝绸在我国很早就是制作服装的材料,随着丝织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绫”“罗”“绸”“缎”“纨”“绢”等多种蚕丝制品,于是就有了“经罗绸缎”这个成语,它泛指精美的丝织品或用精美丝织品制成的服装。丝绸服装只有富贵人家才穿得起,所以又有称富家子弟为纨绔子弟的成语。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装多为“葛巾布袍”“短褐穿结”“葛巾野服”。通过上述成语,我们便可以了解着装差异反映出的贫富差别。我国古人的服饰不仅有多样的材质、丰富的装饰、繁复的身份区别标志,(B)。“颠倒衣裳”这个成语反映的就是这一方面的内容。“衣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衣服,不分上下,然而在古代却很有讲究,一般来说,古人称上为衣,下衣为裳,如果把上衣下裳颠倒了穿,就会不合礼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羊踏菜园 浆酒霍肉 杀鸡为黍 食不厌精 食不二味 B、羊踏菜园 杀鸡为黍 食不厌精 浆酒霍肉 食不二味 C、食不二味 羊踏菜园 食不厌精 杀鸡为黍 浆酒霍肉 D、食不二味 食不厌精 羊踏菜园 浆酒霍肉 杀鸡为黍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上下文语意完整连贯,每句不超过15个字。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
    (3)、在《<老子>四章》中,表达了“有”能给人便利,是因为“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的句子是:“。”
  • 11、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下列对《李凭箜篌引》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开门见山,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紧接四句,“昆山”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接着诗人借想象的翅膀描写天庭,把读者带到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想象大胆新奇。 C、再接四句,“石破”句一个“逗”字将视觉转化为听觉,把音乐的强大魅力与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事件联系起来,既出人意料,又感人肺腑。 D、最后两句,用忘记睡眠的吴刚和蹲伏在一旁任露水打湿皮毛也不肯离去的玉兔,衬托乐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结合全诗,从艺术手法上欣赏,《李凭箜篌引》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贞观十一年,大雨,谷水溢,冲洛城门,入洛阳宫,平地五尺,毁宫寺十九,所漂七百余家。太宗谓侍臣曰:“朕之不德,皇天降灾。将由视听弗明,刑罚失度,遂使阴阳舛谬,雨水乖常。朕又何情独甘滋味?可令尚食断肉料,进蔬食。文武百官各上封事 , 极言得失。”

    中书侍郎岑文本上封事曰:臣闻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是以古人譬之种树,年祀绵远,则枝叶扶疏;若种之日浅,根本未固,虽壅之以黑坟,暖之以春日,一人摇之,必致枯槁。今之百姓,颇类于此。常加含养,则日就滋息;暂有征役,则随日凋耗;凋耗既甚,则人不聊生;人不聊生,则怨气充塞;怨气充塞,则离叛之心生矣。孔安国曰:“人以君为命,故可爱。君失道,人叛之,故可畏。”仲尼曰:“君犹舟也,人犹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伏惟陛下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上以社稷为重,下以亿兆在念。明选举,慎赏罚,进贤才,退不肖。闻过即改,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于必信。颐神养性,省游畋之娱;云奢从俭,减工役之费。务静方内,而不求辟土;载弓矢,而不忘武备。凡此数者,虽为国之恒道,陛下之所常行。雨水之患阴阳恒理岂可谓天谴而系圣心哉太宗深纳其言。

    (节选自《贞观政要·论灾祥》,有删改)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雨水之患A阴阳B恒理C岂可谓天谴D而系E圣心哉F太宗G深纳其言。

    (2)、下列对材料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忍人,狠心对待别人,“不忍人”即怜爱别人之意,孟子以此体现其力主仁政思想。 B、封事,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有此称。 C、扶疏,枝叶稀疏之意。此句意为古人用种树比喻治理国家,种之日浅,则枝叶稀疏。 D、社稷,国家的代称,本指土神和谷神。“一片神鸦社鼓”中的“社”即祭祀土神的活动。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提出“不忍人之心”的政治主张,唐太宗面对水患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正体现了孟子这一主张。 B、孟子强于论辩,善于说理,通过生活常理说明人人皆有恻隐之心,又利用排比、对仗等句式增强语势。 C、材料二中岑文本阐述的开创容易与守成不易的观点与魏征提出的“取之易而守之难”的观点是一致的。 D、岑文本的封事极具文学美感,其中使用了对仗,句式较整齐;类比推理,层层递进,具有较强说服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②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

    (5)、孟子提出的“不忍人之心”,在唐太宗的施政措施中具体表现为怎样的做法?请简要概括。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支队政委(节选)

    王愿坚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像是负了伤,正在爬一个崖头,怎么也爬不上去。忽然,老胡来了,他变得跟棵老黄松似的,又高又大,伸出小葵扇那么大的一只手,拉住了我……一睁眼,可不是,我的手正在他手里攥着呢。

    见我醒了,他把我的手捏紧了,突然问我:“老黄,我求你个事成不成?”

    “怎么不成!”我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他的脸被拂晓时的月光一照,更是苍白,简直像是块白石头刻出来的。“我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

    “一定!”

    他扭身戳了戳正在酣睡的林大富。小伙子一骨碌爬起来,愣眉愣眼地问:“政委,要出发?”

    “不,有任务!”老胡说着抓起一个挎包,对我说:“咱们到那边竹林里去。”

    我疑疑惑惑地背起他,来到了那片竹林边上。这时,启明星贼亮贼亮的,东方已经现出鱼肚白了。老胡四下里看了看,选了一棵大毛竹,靠在上面坐下来,又问了我一句:“真的叫你干啥你干啥?”

    “真的,快说吧!”我被他弄得又糊涂又心焦。

    “好!”他伸手从挎包里掏出两根绳子,“噗”的一声扔在我面前,然后两手往竹子后面一背,厉声说:“把我绑起来!”

    “该不是叫伤口疼得他神经错乱了吧?”我想,本想不干,无奈已经有言在先了,我一面绑,一面问“这是干啥?你疯啦?”他没搭我的腔,只是一个劲叫着:“绑紧点,绑紧点!”等我们把他两手绑好,他又把那条伤腿伸开,蹬住了另一棵竹子:“把这也绑住!”我们也照办了。

    看看我们都弄妥了,他咬咬牙说:“来,使劲挤它!”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我叫过小林,轻经地打开了他伤口上的布带子。伤口,像个发得过了火的开花馒头,又红又肿,没有器械,没有麻药,硬是把脓血从伤口里挤出来,这痛苦……

    “快,快下手哇!”他在催我。

    “我,我干不来!”我痛苦地说。

    “你答应过我嘛,黄兴和同志!”他哀求似地说,“你总不能瞪着眼看我受罪呀,是不是?俗话说‘伤口出了脓,比不长还受用’,帮我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减少了个累赘?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对我说完软的,又对小林来硬的:“林大富同志,‘三大纪律’头一条就是服从命今,我命令你:挤!”

    我横了横心:“干!”便让小林抱住他的腿,我两手握着伤口按下去。随着手劲,我觉得手底下他的肌肉猛地哆嗦了一下。我问:“老胡,怎么样?”

    “没关系,你,你别管我!”

    我继续用力挤着伤口,这会儿我真想看看他是不是吃得消,却又不敢看。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减少些痛苦,我故意把话岔开来:“老胡,你看今天敌人还会不会再跟上来?”

    “说……说不上……”他低声回答。他把“上”字说成了“桑”,听得出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再追上来怎么办呢?”我又问。

    “嗯……”他猛地抖了一下,那两株竹子也跟着索索地抖一阵。

    “要是真来了,咱就再干他一下,好不好?”

    “嗯……”他又是一阵猛抖。

    一连两次问话没有回答,我心慌了,扭头向他望了望,只见他两手紧紧抠住地面,那被痛苦扭歪了的脸上,汗水顺着那浓黑的眉毛和鬓角,一串串地流着。

    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压下想住手的打算,火辣辣地喊了声小林:“快,快去化杯盐水来!”

    蓦地,竹子剧烈地颤动了一下,两片硬硬的小碎骨片跳到了我的手上,然后滑过指缝掉落到脚下的草丛里。我停住了手。这才觉得自己的脊背一阵发冷,原来衣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我俩把他的伤口用盐水洗净,包扎好了,然后解开绳子,扶他在草地上平躺下来。他紧闭着眼,像睡着了似的。我撩把野草擦着手,坐到他的身边,小林正在掰着他的手指,他手里紧握着一把潮湿的泥土。

    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淡淡地洒在他的险上。他无力地睁开了眼,深深地吸了口气,说:“老黄,痛——啊!”

    汗珠映着阳光,晶亮晶亮的。我觉得自己的眼睛仿佛被这晶亮的反光刺得发痛,一滴咸咸的东西滚下来,流到了嘴角上。

    (有删改)

    文本二: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陈毅的伤口始终愈合不了,到了1935年6月,他已不能行走。游击队缺医少药,只有四种成药:八公丹、万金油、人丹和济公水。陈毅把万金油涂在伤口上,再换上新纱布。不久,伤口情况有所好转。

    夏天,陈毅还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可是到了9月,伤口变得疼痛难忍,腿也肿了起来,为了去南雄开会,他不得不拄着拐棍,脚步蹒跚地翻山越岭。这时他决定彻底治疗一下他的腿伤。他叫警卫员把他伤口中的脓挤出去。警卫员看到陈毅痛得脸色发白,急忙停下手来。陈毅命令他继续挤,警卫员说他下不了手。陈毅已经痛得浑身发抖,“好吧,”他说,“用绳子把我捆起来,这样我就不会发抖了。”警卫员把陈毅的腿捆在树上又继续挤,直到把脓挤净并挤出了一片碎骨头才停下。然后,用盐水冲洗了伤口,用涂过万金油的干净布包扎好。陈毅痛得像得了舞蹈病似地浑身发抖,但不久就恢复了自制力,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的确如此,伤口彻底愈合了,再也没有发作。

    [注]①见陈丕显回忆录《赣南三年游击战争》。②材料来自1984年3月23日对胡华的采访。(过家鼎等译,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老黄斩钉截铁的回答“怎么不成!”中,能看出老黄和老胡革命友谊深厚,两人私交也很深。 B、“政委,要出发?”小林被戳醒后的随口一问与众不同,反映出战事的紧张和他高度的机警性。 C、老胡对于“我”,以情动之;对于小林,以理服之:不同的游说方法足以看出老胡丰富的智慧,有足够的手段达到目的。 D、文本一老胡腿里挤出两片碎骨头,而文本二中写的是一片碎骨头,可见艺术创作中可以有虚构和加工。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依次写到“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既推进了情节发展,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 B、文本一中的老黄是小说叙述者,也是“手术”的实施者,小说通过描写他不敢下手、不敢看等情形,烘托了老胡的刚毅。 C、文本二中陈毅“术”后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这样的话语既带着战争年代的特定色彩,也表现出陈毅的乐观与幽默。 D、通过对老胡和陈毅战胜身体痛苦的描写,两个文本不仅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苦卓绝,更写出了革命信仰的巨大力量。
    (3)、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4)、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儒家经典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与对儒学现代性的研判密切相关,二者差不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何实现批判传承,正是儒家文化的当代使命。

    显然,我们不能说儒家思想的所有内容都适合现代社会,其政治思想的许多内容比如汉以后经由儒法互补而形成的“三纲”之说,的确与时代不合,否定“三纲”已经成为多数学者的共识。但是,五伦和五常之道则不同,五伦强调的是五种双向互动的人伦关系,规定了父子、 夫妻、 上下级等关系间彼此的道德义务,与仁、 义、礼、智、信的五常道一样,经过适当修改变通,依然是当代人“不可须臾离也”的伦理法则。否则,人禽之辨的界限将趋于模糊,社会的道德底线将会洞穿,从而将社会置于伦理秩序的危机之中。实际上,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五伦与五常之道的需求,往往不是弱化而是强化了。所以,牟钟鉴先生主张,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三纲一个都不能要,五常一个都不能少”。“五四”先贤们在批孔的时候,显然对于儒家的一般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之间缺乏必要的分殊,从而在对待传统文化的判断上出现误区,将伦理问题和政治问题混为一谈。比如我和祖父的关系,到底是平等还是不平等? 从政治权利来讲,我们是平等的,祖父不能因为他是祖父就可以比孙子享受更多的公民权。但是,从伦理辈分而言,我们又的确是不平等的,爷爷与孙子不能本末倒置,孝亲敬老是人应尽的伦理义务。

    根据学者对近代社会转型的经验调查,儒家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百年来坚持尊孔读经,既没有与共和政体相冲突,也没有与信仰自由相违背。究其原因,是在坚持依法治国的现代理念的同时,将儒家道德限定于家庭和社会伦理,发挥其修身齐家和化民成俗的功效,从而在社会伦理与政治领域之间划分开一道界限。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在一定程度能消除儒家伦理政治化所产生的各种流弊,消除人们对于所谓“政治儒学”的担忧。

    同任何一种古老文化思想一样,儒家思想中既包含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内容,也包含与现代社会彼此冲突的元素。其实,一些古代儒家学者早已对此有所洞察,并提出了常和变一对概念,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前者代表儒家的常道,是超越时空的价值准则;后者则是具体时代的产物,只能适合于某个具体时期。对于前者要因,不因不足以续道统;对于后者要革,不革不足以开新命。

    (摘自赵法生《轮回与超越:儒家经典教育的百年之变》,有删改)

    材料二: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就是要把儒家这些具有民族性精华结合当今的时代特点,有机融合起来,甚至进行现代化的阐释及创造性地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精神滋养。

    在当下的中国,不仅是中国大陆青年一代对儒家经典、儒家历史已经相当陌生,就连老一代中国人对儒学也是生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只注意在学理上对儒学现代化进行阐释和思想资源的整合,还是不够的。研习儒家经典,必须在系统、全面、学习研究儒家经典上,先做到“照着讲”。传统儒学的传承有一套完整的教育、考试与选拔制度来保证。儒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运行的核心要素,从儿童进入学堂那一刻起就开始接触儒学,耳濡目染,他所接触到的儒学是全方位的。近代封建社会的解体,教育制度的改革、科举的废除,儒学失去了制度的依托,儒学逐渐失去了昔日地位及影响,儒学退回学术,除了少数专业学者和有兴趣的人还在学习之外,中国人已经不怎么读儒家典籍了。对一个听起来熟悉,走近陌生的学问,要发展、要创新,首先必须全面地、系统地研习,固本溯源,把握本质,依据古代圣贤的本初意蕴,实现真实性把握和传承。

    当然,研习儒家经典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研习儒家经典,不是对儒家经典的照抄照搬,而是做到“接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要跳出传统儒家经学窠臼,不受它们思想的束缚,打破传统道统论的狭隘眼界,以“六经注我”的气概,立足于新实践,吸收新内容,创造出适合现代社会的新儒学。有一部分儒学经典,可能并不完全适用当下的时代,就需要结合新时代的社会特性,对其进行批判阐释,努力实现儒学大众化、实用化、现代化地转变。我们有一批数量相当、专业素养高、造诣深厚的儒学研究队伍,在儒学领域也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但这些书斋、大学和研究所的学问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相隔太远,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要着力改变这种局面,要在儒学典籍现代转化、普及化上下功夫,让儒学真正得到继承。

    (摘自郭瑞《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三纲”思想跟时代不合不同,五伦规定了多组人伦关系间的道德义务。对其全面吸收与接纳,反而是当下社会的强烈需求。 B、因为儒家文化圈的一些国家百年来坚持读经尊孔,没有与国家政体相冲突,所以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应该将儒家限定在家庭和社会伦理的范围内。 C、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考试制度的改革,儒学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地位和影响,国人不读儒家经典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儒学典籍现代转化、普及化上下功夫,并努力让儒家经典真正得到继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现在依然可以借鉴“常与变”的思想,来思考儒学的现代化转变问题,保留其中超越时空的价值准则,剔除不符合现今时代发展的旧思想。 B、将儒家道德限定于家庭和社会伦理范围,就能一定程度消除儒学政治化带来的危机,也是儒家文化圈国家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做法经验。 C、单靠儒学学者对儒学现代化进行阐释和整合,会让儒学现代化停留在学理层面的研究,进而难以推动儒学地转化与普及。 D、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本身存在许多面向,文化与政治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五四”先贤们显然作了过于简单化处理。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3段的观点的一项是( )
    A、古文经学家认为六经皆史,追求实学,研究经籍中的训诂。 B、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C、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D、朱子《大学》改“亲民”为“新民”,对“新民”进行重新阐释。
    (4)、材料一如何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学习小组在对教材《<论语>十二章》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进行研习时,发现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适用于当代社会。请你运用材料二中提到的“照着讲”与“接着讲”两种研习策略,谈谈你的理解。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燕子认得那座新房的主人,他们比去年又老了许多。白发像往事一样缠绕在女主人的头顶,皱纹像枯藤一样爬嵌在男主人的前额。它们在新房内飞了几圈,好似闯入了一间黑屋子里,沉闷和压抑使它们窒息。它们多想看看房梁和青瓦,看看墙角的绿苔和窗框上的蛛网,可这一切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四壁的惨白。月光照不进来,①____。即使在白天,也是一间暗室,藏满了发霉的旧底片。燕子很失落,它们深知,自己和时光都再难回到从前。

    它们窃窃私语一阵,商量着到村里的其他人家去筑巢。它们挨家挨户地选址,发现大多数人家的房屋也都变成了楼房,似一个个的城堡。即使尚有未被改造过的老房子,也都门扉紧扣,没有人住了。它们从窗孔钻进去,像两个光阴的偷盗者,试图盗出那本泛黄的族谱和压在香案底下的那册老黄历。遗憾的是,族谱和黄历都被房主的后人投进了炉火,就连祖宗的牌位也变成了黑色的焦炭。

    燕子议论纷纷,像两个异乡人在谈论春天的花季和细雨。它们决定唱一支歌就离去,②____。它们唱黄土是黄的,唱黑夜是黑的,唱叶子飘落地上,唱露水挂在草尖,唱夕阳染红暮色,唱山风催老黄花……

    (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C、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下列各项中的省略号,和文末“老黄花”后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在广州的花市上,有牡丹、菊花、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在这里聚齐了。 B、同学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 D、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纸媒表现得越来越难以淡定。有人认为,报纸正在成为____,应当提早谋局,考虑变革。报纸的生命力到底还能延续多久?这是个____的时代命题。但是,一个____的事实是,报纸正在迎接越来越严峻的现实挑战,报纸的转型是必然的,人们的需求就是转型的方向。

    好的内容永远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报纸之根。因此,报纸的每个板块,都要有具体实用的内容,都要与百姓的生活____,并且用生动的语言让百姓接受,做到既有益又有趣。如果百姓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吃喝玩乐行住购,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报纸,(    )。

    此外,还要打造报纸风格。有人说,现代社会,媒体已进入风格传播的时代。所谓风格,就是自己的特色。从新闻上说,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靠特色取胜。报纸有无自己的风格决定了它能否挺立于报纸之林,也决定了它存在的理由。通俗来讲,就像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一眼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气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过眼云烟 莫衷一是 不容置喙 息息相关 B、明日黄花 见仁见智 不容置疑 息息相关 C、过眼云烟 见仁见智 不容置疑 休戚相关 D、明日黄花 莫衷一是 不容置喙 休戚相关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报纸正在遭受越来越严峻的现实挑战,报纸的转型是必然的,转型的方向就是人们的需求。 B、报纸正在迎来越来越严峻的现实挑战,报纸的转型是必然的,人们的需求就是转型的方向。 C、报纸正在迎接越来越严峻的现实挑战,报纸的转型是必然的,转型的方向就是人们的需求。 D、报纸正在遭受越来越严峻的现实挑战,报纸的转型是必然的,人们的需求就是转型的方向。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么这份报纸就变成了百姓的精神支柱,已融入百姓生活中,取得了成功 B、那么这份报纸就取得了成功,已融入百姓生活中,变成了百姓的精神支柱 C、那么这份报纸就已融入百姓生活中,变成了百姓的精神支柱,取得了成功 D、那么这份报纸就取得了成功,变成了百姓的精神支柱,已融入百姓生活中
  •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一句将描写的视线由帐外转到帐内。场景再次移到帐外时,作者用“”一句表明将视线延伸至广阔的沙漠。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达恍如隔世、人事全非的人生感慨的诗句是“”。
    (3)、古代诗人常常借助“江”和“月”的组合表达某种人生况味和生命情愫。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多处这样的诗句,如“”。
    (4)、黄庭坚《登快阁》中,“”两句既是诗人对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5)、苏洵《六国论》中,阐述燕赵战败而亡的不得已原因的句子是“”。
    (6)、王维《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句子是“”。
  • 1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不足58个字,属于词中的小令;由上、下两片构成,又属于双调。 B、寒食节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此时却欲归而不得。词作寄寓了词人连绵不断的思念之情。 C、面对难以排解的苦闷,词人认识到,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 D、这首词描写了初春时节的景象和词人感情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的胸怀。
    (2)、欧阳修在《玉楼春》中写道:“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请比较苏轼这首词与欧阳修这四句在感情表达上的异同点,并作简要分析。
  • 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治之大者,非谓其赏罚之当也。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所谓明也。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在于人者也,非能生功止过者也。是故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今世皆曰“尊主安国者,必以仁义智能”,而不知卑主国者之必以仁义智能也。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知用民之法也。凡术也者,主之所以执也;法也者,官之所以师也。然使郎中日闻道于郎门之外,以至于境内日见法,又非其难者也。

    (节选自《韩非子·说疑》)

    材料二:

    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黄门侍郎王珪对曰:“天下凋丧日久,陛下承其余弊,弘道移风,万代之福。但非贤不理,惟在得人。”太宗曰:“朕思贤之情,岂舍梦寐!”给事中杜正伦进曰:“世必有才,随时所用,岂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治乎?”太宗深纳其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谓乱离之后,风俗难观百姓渐知廉耻,官民奉法,盗贼日稀,故知人无常俗,政有治乱耳。是以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公等宜共行斯事也!”贞观四年,房玄龄奏言:“今武库甲仗,隋日远矣。”太宗曰:“兵备寇虽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务尽忠贞,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隋炀帝岂为甲仗不足,以至灭亡?正由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宜识此心。”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王珪顿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

    (节选自《贞观政要·仁义》)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斯须懈怠去之已远。

    (2)、下列对材料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危险,文中为使动用法,与《齐桓晋文之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中的“危”词义和用法相同。 B、比,近来,与归有光《项脊轩志》“比去,以手阖门”中的“比”词义不同。 C、胜,超过、胜过,与《论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中的“胜”词义相同。 D、物,众人,此处指百姓,与《谏太宗十思疏》“傲物则骨肉为行路”中的“物”词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韩非子看来,治理国家,仅仅靠赏罚是不够的。赏罚不当就不能称为明察;赏罚虽当,但作用有限,并不能鼓励立功和阻止犯罪。 B、唐太宗认为,治理国家可以吸取前代帝王成功的经验和灭亡的教训,并作为自己治理国家的借鉴,这样就可以革除近代的浮薄之风。 C、唐太宗原先认为在战乱之后,民间的风俗难以改变,但后来通过事实发现,施政措施得当与否,对民间的风俗有很大影响。 D、唐太宗认可整顿军队防备贼寇的重要性,还认识到不能重蹈隋炀帝灭亡的覆辙,让群臣怨恨叛离,并希望大臣们能理解自己的想法。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凡术也者,主之所以执也;法也者,官之所以师也。

    ②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务尽忠贞,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

    (5)、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的治国理念有何不同?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海雪原(节选)

    曲波

    腊月严冬,云层密布,狂风卷着雪头,呼啸着,翻滚着,遮天盖地而来。飞舞的雪粉,来往冲撞,不知它是揭地而起,还是倾天而降,整个世界混混沌沌皑皑茫茫,大地和太空被雪混成了一体。

    一铺关东山式的四合大炕上,坐着小分队的全体队员。栾超家站在四合大炕围着的地中央,右手拿着一把乌拉草,左手拿一只新靰鞡,口讲手比划,教给战士们,怎样絮草,怎样捶草,怎样穿法,防止什么毛病。

    战士们边听边仿,兴致勃勃地学着穿上自己这双关东山式的雪原上的新鞋履,说说笑笑地欣赏着自己的新“武器”。

    屯西头的一所小茅屋,高波、李鸿义也在试穿靰鞡。

    东间里,少剑波独自一个人,在一块不很大的地上来回踱着。他的思索愈来愈激烈,好像今天的大风雪,非逼着他马上做出什么决定不可。从他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忽而迟疑,忽而急躁,忽而又是兴奋。

    这些表情在交替翻腾,反映着他内心的思绪。

    他谨慎地从衣兜里再次掏出那封信,看了又看,然后坐在炕沿上,拐肘支着小炕桌,瞅着信上的每一句每一字,在细细地琢磨。

    身旁的火盆,吐着蓝色的火焰,少剑波点着头,瞅着信,默默地念着:

    ……胜利是可喜的,但它是初步的。因胜勿骄,切忌轻敌,只有你一个人来决定整个的行动。你是青年,我们所担心的主要是你的急躁和轻率。因此应特别告诫你,侦察要准,判断要稳,打击要狠。当你还没有确实把握之前,切忌盲动。千万不要忘了,你的小分队任何一点气味也不要被敌人嗅到。雪地在这方面给了你困难,同样反过来也给了极大的便利,问题是你如何善于利用它。

    少剑波觉得眼睛一阵明亮,全身兴奋地跳下炕来,自语地说:“首长英明,远隔千里,一句话解决了我的难题。”

    少剑波再看了一下门外的大风雪,头一点,用特别兴奋的声调命令道:

    “好时机,命令各小队,马上准备出发。”

    “是,”高波复诵道,“命令各小队,马上准备出发。”说着行了军礼,跑出去。

    各小队接到命令,急速整装。

    战士们都显出一种疑问的神情 , “为什么这样大的风雪要出发呀?”

    少剑波再次细细地校对了一下地图上所标的红线,再次测了测指北针的方向度,当他自信不会有任何误差时,然后他坚决果断地自语道:“决定了!”一面紧张地整装。

    在这林海雪原里,是没有道路的,确切一点说,有的地方是向来没有一个人走过的,也没有一个人的眼睛看到过。尤其在大风雪中行走,一迷失方向,十天八天走不出来,更见不到人。大雪深处达数丈甚至数十丈,一掉进去,休想爬出来。大凡这样的地方都是些狭谷深壑,风刮大雪,填得沟满壑平。到这样的地方去,冻死,饿死,被雪压死,那是毫不稀奇的。

    当他把一切装备佩带好,便向屯东走去。

    四合大炕的屋子里,战士们在精神紧张地等待着。

    “立正!”当少剑波走进来,杨子荣一声口令,战士们向首长行注目礼。

    少剑波还了礼轻道一声“稍息”,便立在四合大炕的地中央。战士们在炕上,窗台上,炕沿上,地上,站着,坐着,或单腿跪着,蹲着,静等着少剑波讲什么。

    少剑波首先根据何政委和田副司令员的指示信,向战士们分析全国的情况。他说:

    “东北我们是要誓死争夺的,而且一定要取得胜利。因为东北对中国革命的价值十分重大,它地阔土肥,物产宝藏极富,工业发达,运输近代化,它将成为我们反攻的总基地。因此我们必须毫不留情地彻底消灭土匪,一个不剩地消灭国民党的先遣挺进军,保护土改,保护群众的胜利果实,以支援即将来临的全国规模的解放战争。”

    少剑波的讲话,激起了战士们对匪徒的愤怒,战士们举起拳头,一起喊起来:

    “我们坚决完成党的任务。”

    “同志们,”少剑波的神情突然特别焕发,“时机到了!现在我们立即出发,到敌人看不到我们而我们却能找着敌人的地方去,再给他来个比奶头山更干净的歼灭战。”

    战士们一阵兴奋的微笑。“越快越好!”

    少剑波微笑着看了看窗外的大风雪,战士们的视线也被拉到窗外。

    “大雪!”少剑波道,“本来是我们行军中的敌人,但今天它却变成了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力量。依靠它可以发现敌人的踪迹,依靠它又可以隐蔽咱们自己的踪影,这就更有利于我们掌握军事上的主动权,便利于我们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战士们怀疑的神情消散了 , 顿时精神焕发。

    少剑波又幽默逗趣地道:

    “当然啦!有一利,必有一弊,交这样一个生疏的朋友,就必得有点花费。咱们也别小气,花费就花费点吧!咱这位朋友不要别的,就是要咱们的力气和意志。”

    战士们的笑声中,少剑波坚毅地抖动了一下肩膀。

    “咱这朋友,”少剑波继续道,“又滑又刁,生性好陷人,好绊脚,又有点欺软敬硬。只要你有硬骨头,给它力气,它就会佩服你是好汉,它就会尊敬你。谁要是装孬种,它就越抽谁的后腿。”

    大家被剑波这番有趣的比喻,逗得大笑起来。

    “我们今天的行军中,要摸摸我们这位新朋友的脾气,从而想办法驾驭它,利用它多给我们些帮助。这就要求大家开动脑筋,寻找窍门,创造雪地行军战斗的经验。现在我命令,出发!”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士们向栾超家学穿靰鞡鞋,“兴致勃勃”“说说笑笑”“欣赏”等词语体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精神。 B、文中“关东山式的四合大炕”“关东山式的雪原上的新鞋履”两处“关东山式”描写突出了地方特色。 C、首长的信里“雪地在这方面给了你困难……问题是你如何善于利用它”等话语帮助少剑波解决了难题。 D、“雪朋友”“又滑又刁,生性好陷人,好绊脚”,少剑波不得不费尽心力动员战士们去结交,实属无奈。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是以叙事为主的文学样式,通过本文可以推知《林海雪原》讲述的就是解放军消灭土匪和国民党先遣挺进军的故事。 B、少剑波关于全国情况的讲话,既让战士们认识到东北反攻总基地的重要性和战争形势,又让读者了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C、看外面的“大风雪”,少剑波或者“特别兴奋”地下达命令,或者“微笑着”,这些细节描写都表现出了他决策的笃定。 D、刻画人物形象手法多样,本文塑造少剑波就使用了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多种正面手法,并没有使用侧面描写手法。
    (3)、本文两处画线句都是关于战士疑虑的描写,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4)、文中有多处关于风雪的描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