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中,有用热爱与坚持书写中国机器人行业传奇的王兴兴;有与毒贩生死搏斗,摧毁“毒魔”贩运网络的杨翔;有用青春做笔绘绿洲的共青团员和青年集体。他们(     )

    ①投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③用行动宣告人民军队已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④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功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2025年3月5日,“英雄花开英雄城”红棉研习正式启动。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同学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加深与文化的亲近感。材料表明(     )

    ①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②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③中学生要奉献集体、服务社会④亲社会行为须在实践中养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法治蓝皮书》预测,2025年我国将继续深度治理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坚决遏制无底线造谣炒作的势头。这警示我们(     )

    ①公民有言论自由,在网络上可以畅所欲言

    ②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加大执法力度

    ③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④提高网络信息辨别力,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小行动”撬动“大善举”,广州市某街道雷锋月绽放“志愿红”,学生志愿者们通过志愿服务发挥所长,以“美食文化市集”和“非遗手工体验”等形式成功开展三场慈善义卖活动,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该学生群体的行为(     )

    ①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②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社会责任感

    ③需要他们学会承担不愿承担的责任

    ④是为了获得学校和社会更多的赞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寄希望于年轻人。”近日,央视五四晚会《青春赞歌—2025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首次在深圳录制歌曲《祝我们前程似锦》,歌曲展现了深圳青年群体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青春是自由自在的,我们可以随心所欲 B、青春的力量是强大的,能克服所有困难 C、青春时光是精彩的,在奋斗中实现梦想 D、青春具有无限可能,努力保证绝对成功
  • 6、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生活难免会有挫折,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②生活中所有挫折都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③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④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挫折的勇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这启示我们(     )
    A、有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B、梦想一旦确立了就无法改变 C、少年的梦应止于心动 D、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 8、

    【文化自信】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从“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辩证法中,更能读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内在逻辑;从“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的自然观中,更能领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考量……汲取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丰厚滋养,不走西方一些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中国树立起人类现代化新的文明标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协和万邦”的处世原则,“和而不同”的和合理念,“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勇毅担当,“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古老箴言……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外交智慧,让世界见证新时代中国开放合作的姿态,立己达人的情怀,胸怀天下的担当。

    (2)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材料二中的中华文化蕴含了什么道理。

  • 9、

    【AI赋能】材料一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并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某企业工业机器人走进焊接生产线,每分钟能完成30片电池的焊接工作,效率是人工作业的12倍。某市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实时分析交通流量,优化交通信号灯时长,交通早高峰拥堵时间减少了30%。某医院应用AI技术,通过海量医疗数据分析,帮助医生更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根据病人的基因、生活习惯等信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某博物馆Al数字人讲解员为游览者提供导览陪同、科普解答等全方位数字服务,深受游览者喜爱。

    (1)结合材料一,简要概述人工智能技术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

    材料二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某初中九年级语文老师布置学生写一篇作文,并强调不要依赖人工智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可小王却利用DeepSeek生成全文交给老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析小王同学的行为。
  • 10、【法治护航】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已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24年9月21日起实施。以下是同学们对这一事件的讨论。

    结合同学们的讨论内容,运用所学知识,为此次讨论交流写一份总结发言稿。(求观点正确,条理清楚。)

  • 11、【国家仪式】现实生活中,仪式感无处不在,仪式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国家仪式是指那些具有象征意义和政治功能的公开活动,旨在通过象征化的行为和符号,传达国家的价值观、信仰和历史。例如,国庆阅兵庆典、公职人员就职宣誓、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和烈士纪念公祭等活动。

    请选取一个能震撼你心灵的国家仪式,阐释这一仪式的象征意义及对你的积极影响。

  • 12、【榜样力量】“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面对国外技术的封锁,带领团队在艰苦的条件下突破重重难关,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实现中华民族的“深海铸剑梦”。黄旭华的一生,用行动诠释了“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深潜”一辈子,无声却有无穷的力量。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黄旭华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 13、在完成道德与法治“中国人中国梦”一课学习后,老师布置了如下任务,请你完成(     )

    A、①达到总体小康水平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①全面实现小康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①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4、2025年1月7日,西藏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安排好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安全温暖过冬。当地党政军和中央各部门迅速响应,全国各地、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献物资。这体现(     )

    ①各民族之间结成了守望相助的兄弟情谊

    ②保障公民自由权是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

    ③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谐的基本方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漫画《浪费“重灾区”》警示我们(     )

    ①适当点餐,减少消费,取缔自助餐饮

    ②节约粮食、光盘行动,培养节俭美德

    ③完善法律、严厉惩罚,震慑不法行为

    ④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深入了解会议精神,某校同学开展了探究学习,收集到以下数据,从数据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指标年份

    1978

    2012

    2024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0.37

    51.9

    134.9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71

    16510

    41314

    对世界经济贡献率(%)

    2.3

    28.4

    30

    A、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缩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存在,实现了共同富裕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D、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彰显国民经济发展活力
  • 17、“让爱无碍”,2025年央视春晚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的无障碍转播,让全国超4500万视听障碍人士也能“看得见”“听得见”春晚。央视春晚的这一做法让视听障碍人士更好地享受(     )
    A、生存权 B、平等权 C、受教育权 D、自由权
  • 18、【航天精神照征程 赤子丹心报家国】

    从第一颗卫星升空,宇宙响彻《东方红》,到“嫦娥”奔月、“北斗”组网、“天宫”遨游、“天问”探火……五十五载尽显航天强国梦的辉煌征程。某中学组织开展“弘扬航天精神”主题活动,以下是陇陇和同学们搜集的中国航天发展历程“历史上的今天”相关材料。

    (1)、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请你谈谈中国航天发展历程所体现的教材观点。
    (2)、“一代代航天人把国家使命扛在肩上”。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这对青少年处理“个人理想”与“国家使命”关系的启示。
  • 19、【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绘就中国梦】

    2025年4月25日.甘肃省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新闻发布会上,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标识正式亮相。

    (1)、标识铸魂 团结聚心凝共识

    结合材料,运用“促进民族团结”知识,请你从内容上解读标识的设计理念。

    电商拓路·产业富民启新程

    (2)、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期间,举办了“同心共富·石榴红”甘味出陇电商直播活动,以“铸牢”宣传、民族文化展示、直播销售民族特产等多种形式,在“数字经济”中架起民族团结的“云端桥梁”。

    结合材料,分析电商直播活动如何架起“云端桥梁”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 20、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2024年甘肃省委省政府10件为民实事如期全面高质量完成,圆满兑现了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这说明(   )
    A、甘肃省委省政府满足人民一切需要 B、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C、甘肃省进一步扩大了人民各项权利 D、甘肃省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上一页 134 135 136 137 1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