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对下列行为点评正确的一项是(     )

    序号

    行为

    点评

    在学校食堂插队打饭

    符合规则意识

    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

    违反规则意识

    使用燃气热水器时不保持通风良好

    具有风险意识

    在高楼窗台摆放杂物且不设防护

    缺乏风险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在2024年虎门半程马拉松赛中,虎门公安、交警、交通、城市管理、卫生健康、消防等多个部门精心策划与保障,引入了12辆救护车和262名医疗志愿者,确保能够妥善处理各类紧急情况。这彰显了主办方(     )
    A、为了提高赛事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B、主要是为了展示城市形象 C、为保障安全不惜浪费资源 D、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 3、某中学七年级二班成功举办了“品诗词之韵,悟人生之理”诗词分享会。下列同学看法你认为值得肯定的是(     )

    华华:我喜欢“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时光易逝,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虚度光阴。

    晨晨:我喜欢“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命虽然会遭遇挫折,但有顽强的延续性。

    阳阳:我喜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生充满无奈,美好逝去就不会再来,我们只能被动接受。

    凯凯:我喜欢“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年轻人就应该及时行乐,不用考虑未来。

    A、华华和阳阳 B、华华和晨晨 C、阳阳和凯凯 D、晨晨和凯凯
  • 4、下列对在集体中“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班级在学校拔河比赛中失利,同学们相互安慰,一起分析失败原因

    在集体中学会相互关心和理解,共同成长

    学校开展文艺汇演,同学们各展其能,为班级争得荣誉

    个人在集体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我价值

    班级合唱比赛,忘记歌词的同学努力补救,众人齐心完成表演

    集体生活有助于培养成员的责任感,为集体利益而努力

    班级午休时间要求安静,小张与同桌同学大声交流学习问题

    集体规则不合理就不用遵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学校书法社团在成立时就确立了“传播文化,创意无限”的发展目标。在社团干部的带领下,大家以目标为导向,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社团能够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成员个人利益高于集体整体利益 B、集体发展全靠核心人物引领 C、优秀社团依靠频繁活动维系 D、建设活力社团,需确定共同愿景
  • 6、小辉原本是个胆小怯懦、缺乏自信的孩子。进入学校足球队后,在与队友们共同训练、并肩作战的集体生活里,他学会了相互协作、勇敢拼搏,逐渐变得开朗自信且坚韧。这说明(     )
    A、个人成长只靠天赋,与集体无关 B、个人离开集体,什么事都做不成 C、集体生活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 D、只要进入集体就能实现自我价值
  • 7、小明在中学时期结识了一些经常逃课的朋友,并劝他学习没什么用,后来还拉着小明一起去网吧。小明在这些朋友的影响下,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一落千丈,还因多次逃课被学校记过处分。小明的经历警示我们(     )
    A、朋友多了生活才精彩 B、交友需要慎重选择 C、为朋友就该两肋插刀 D、朋友间应忽视缺点
  • 8、下图是“中学生交友认识”的小调查。

    以下关于中学生交友的分析与启示,正确的是(     )

    ①中学生基本能感悟到友谊是心灵的相遇,且认同交友需平等尊重

    ②大部分学生在交友时,处理矛盾方法策略性不足、对原则把握不准

    ③中学生要珍视友谊,平等尊重朋友,善于化解矛盾并恪守交友准则

    ④中学生朋友数量越多越好,在交友过程不需遵循原则,开心就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鲁迅与瞿秋白在动荡年代相识,他们经常于昏暗灯光下促膝长谈。瞿秋白避难时,鲁迅不顾危险予以收留;鲁迅遭反动派攻击,瞿秋白则发文力挺。鲁迅与瞿秋白的交往故事体现了(     )
    A、友谊是一种亲密关系 B、友谊是一种利益同盟 C、友谊是一种短暂交集 D、友谊是一种尊卑关系
  • 10、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小兰精心绘制漫画《齐心协力》送给班主任杨老师,表达对她的感恩之情。对漫画的理解,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

    ②师生交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③学生应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的付出

    ④学生只听从自己喜欢的老师的教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梁启超秉持爱国重教的传统美德,并以此教导子女。梁思成与林徽因投身建筑事业,期间历经艰难,他们彼此支撑,工作时专注努力,闲暇时关怀家人,尊重家中每一个人,他们家庭和睦,子女也深受感染,积极为家庭贡献力量。这启示我们,建设美好家庭需要(     )

    ①独断专行掌控家庭走向

    ②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③家庭成员共同分担责任

    ④相互关照、彼此尊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在家庭生活中,婴儿时长辈用筷子教你辨味是文化传递,孩童时因筷子使用不当被家长纠正蕴含礼教启蒙,长大后用筷子为长辈夹菜体现感恩。家的记忆虽有差异,但亲情永恒。家庭情感与文化在代际延续形成了家的独特意义。从材料可见(     )

    ①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②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家庭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筷子

    ③家庭只靠血缘维系,筷子的文化意义可忽略不计

    ④优良家风引导家庭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和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3、2024年7月29日,在巴黎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加赛中,黄雨婷0.1环之差不敌韩国选手获银牌,她微笑表示虽遗憾但会继续努力。这启示我们(     )
    A、接纳不足,无视缺点才能继续前行 B、接受瑕疵,放任自我方可缓解失意 C、接纳自己,正视不完美才会迈向进步 D、认可缺点,放弃改进才可减轻压力
  • 14、在组织班级活动时,小李因表现不好而陷入自我怀疑,觉得自己能力很差,做什么都不成功。班长鼓励他说:“你有不少优点,你善于倾听、有组织能力,要懂得自己的价值,更要努力提升自己呀。”小李听后重拾信心,努力改进,此后表现优异。材料说明了(     )

    ①人贵自知,明晰自身优点可振作精神

    ②努力做更好的自己,能实现自我超越

    ③只有经历失败,才能知道自己行不行

    ④认识自己只能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实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5、小华参加“自我与他人眼中的我”主题活动。老师夸他上课认真、作业仔细,同学们称他乐于助人、有团队精神,是班级活动积极分子。小华借此知晓自己在他人心中形象。可见,小华认识自己的途径是(     )
    A、通过自我反思来认识自己 B、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C、通过成绩排名来认识自己 D、通过参与竞赛来认识自己
  • 16、袁隆平,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与“杂交水稻之父”。他笃定科学规划与努力可解粮食困局,青年时立志农业科研,并精心规划。此后长期实验,成功培育高产杂交水稻,大幅提升粮食产量,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卓越力量。他的人生和科研道路展示了(     )
    A、目标明确,行动就有方向 B、精心规划,不如等待机会 C、未雨绸缪,必能实现梦想 D、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17、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多次强调:“初中阶段是孩子们开始思考未来职业和生活目标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不仅在知识上得到丰富,还在人格和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这说明,初中阶段(     )

    ①是人生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石

    ②对个人成长具有独特的价值

    ③是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决定时期

    ④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度流行语是记录时代变迁的印迹,透过每一个流行语,人们可以窥见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2023年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其中,“村超”“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等词语入选。

    小启所在的班级准备就此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村超”由“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缩略而成。2023年5月13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所举办的“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开赛。“村超”推动全县经济超速发展。以赛促文、以赛促旅、以赛促产、以赛促消,打造“超好吃”“超好住”“超好行”“超好游”“超好购”“超好玩”等“超经济”,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053户,同比增长46.23%,新增返乡创业836人。截至7月23日,全县共接待游客287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54亿元,为2022年全县92亿元GDP的35.3%。

    (1)根据材料一,大力推进“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   “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为新时代全面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2)根据上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阐释,请你谈谈我国应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

    材料三   “双向奔赴”本指相关方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靠近,表达了人们相互亲近的美好愿望。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说:“正是善意友好的涓滴汇流,让宽广太平洋不再是天堑;正是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从用于个人到用于国家,“双向奔赴”的使用范围得到了延伸扩展。

    (3)请你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怎么实现“我的梦想与中国梦双向奔赴”。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当天正值秋分,现场展示了5000多年前的良渚先民在收获的季节,用最真挚的热情欢迎四海宾朋的到来,彰显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美德;以水墨山水画卷展现国风之美,地屏之上勾勒出寓意为团结、友善的团扇造型,充满江南元素的主题之窗更是典雅吉祥;开幕式上中国台北代表团入场时,全场高喊“回家”,看得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材料二   杭州亚运会坚持绿色办会理念,将绿色低碳进行到极致。亚运会开幕式打破传统,首次使用电子烟花,通过三维动画、AR技术等数字科技代替实体烟花表演形式,为观众演绎全新视觉盛宴。主火炬握把采用可回收生物质材料,燃料采用了绿色生物质燃气;主火炬塔也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实现循环内零碳排放。

    (1)、从守望精神家园(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角度,结合材料一分析亚运会开幕式体现了哪些“中国元素”。
    (2)、结合材料二,分析杭州亚运会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宝贵经验。
  • 20、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人口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总人口比2022年减少208万,65岁以上人口、城镇常住人口、大专及以上人口等均呈上升趋势。以下是李同学对我国人口现状可能带来的影响或其对策的推导,其中合理的是(     )
    A、人口总量有所减少→人口基数大不再是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B、大专及以上人口上升→改变了我国基本国情 C、城镇常住人口增加→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 D、65岁以上人口上升→需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