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青海一对父子一起参加2024年高考,儿子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爸爸被广西师范大学录取,儿子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太好,爸爸就陪他一起学,父子俩互相帮助,一起进步,父子二人用实际行动证明(     )
    A、努力有方法,要分清主次 B、学习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 C、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D、学习成就梦想
  • 2、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以下对于认识自己推导正确的是(     )
    A、我学习成绩好,但书写不好→听取老师的建议,认真练字→我的书写进步很大 B、同桌总是得到老师的表扬→我有些嫉妒,不理睬同桌→发展个性,完善自我 C、我性格开朗,人缘好→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不与不同性格的人交朋友 D、我喜欢打篮球→妈妈说会影响学习→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专心学习
  • 3、下面漫画内容对中学生的启示是(     )

    A、学会包容,珍视团队合作 B、要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C、目标一旦确定就要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D、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男子夜晚下班回家途中,为赶路违规超车,并占用非机动车道,致1名行人被撞身亡。近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了这起案件,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肖某有期徒刑11个月。

    (1)据材料,指出肖某的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什么。

    材料二   2024年9月4日,一则“湖南一冷藏车发生交通事故,交警在车上发现15名被拐儿童”的消息在多个网络社交平台传播,引发网民关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公安机关查证,该信息系谣言。目前,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人朱某已被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朱某受到法律处罚的原因。
    (3)据以上材料和问题,从法律角度,归纳肖某和朱某行为的不同之处。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省沭阳县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被誉为“中国花谷”。

    材料一   沭阳县花木种植面积达60万亩,从业人员35万余人。电商平台上60%的花木类卖家来自沭阳,花木直播销售额约占全国三分之一,花木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然而,在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平台上花木电商素质良莠不齐,出现以次充好、虚假广告以及证件不全等问题,给监管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1)根据材料,从道德角度看,以次充好等行为的性质是什么?这种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材料二   从2021年起,沭阳县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治理体系,让文明电商、诚信经营成为“美丽经济”的鲜明底色。坚持以打促治、以案破题,近四年来,泍阳累计查办花木种苗领域各类违法案件515起,罚没款1774.48万元,移送起诉43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3人。花木年销售额从2021年200亿元增长到2023年300亿元……四年如一日的坚持,沭阳花木电商产业涅槃重生,“诚信电商”成为一道网络文明“风景线”。

    (2)根据画线部分,从沭阳县花木电商产业涅槃重生中,你获得了哪些有关社会规则的认识?
    (3)根据材料,沭阳花木年销售额的变化得益于诚信的哪方面作用?
    (4)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电商产业发展应遵守的社会规则。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少家长无奈地发现,自家孩子仿佛和网络“绑”在了一起。打游戏、刷视频、看小说,一方小小的电子屏幕,似乎成为未成年人假期娱乐的主要途径。

    煽动情绪、宣泄暴力、黄色擦边……近年来,不少网络有害信息借助游戏、短视频等载体向未成年人伸出“魔爪”。还有不良厂商抓住未成年人金钱观尚未成熟的特点,诱导其大额充值消费。

    (1)材料一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材料二   国庆期间,小涛一家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到派出所更换即将过期的身份证;行车途中,爸爸主动礼让行人;景区内,小涛提醒弟弟不要乱涂乱刻。

    (2)你还能给小涛一家哪些文明出行建议?
    (3)体会世界的缤纷多彩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 7、山东青岛的一名网络主播薛某因为在直播中长期诋毁、辱骂他人而获刑,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完成下面小题。
    (1)、薛某的行为(     )
    A、受到了行政处罚 B、没有受到刑罚处罚 C、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D、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2)、下列对薛某的案例理解正确的有(     )

    ①网络交往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法律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和约束

    ③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④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违法必担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上述案例警示我们要(     )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②依法自律,尊重他人的荣誉

    ③远离网络,以免惹祸上身④遵守道德,合理利用网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中学生李某沉迷网络游戏,无心学习,经常参与打架斗殴,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后因在网吧玩游戏时与他人发生冲突,造成对方重伤,被法院依法判刑。这告诉我们(     )
    A、法不可违,违法必担责 B、玩游戏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C、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 D、预防违法犯罪,人民法院是关键
  • 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以下名言警句解读正确的有(     )

    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他人

    ②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文明有礼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

    ④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诚实守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外卖员黄先生不慎剐蹭了一辆车,因为赶时间,他留下纸条向车主致歉并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就离开了。后来,车主从黄先生的朋友圈得知他是为了给儿子挣医药费才去送外卖的,不仅没有索要赔偿反而向他转去了2000元。下列对黄先生和车主的行为的评价最贴切的是(     )
    A、心怀善意,爱出风头 B、尊重他人,相互欣赏 C、诚信担当,助人为乐 D、文明有礼,仪表整洁
  • 11、2024年8月15日,“凝心聚力young帆竞航”第六届“前洋杯”篮球邀请赛开幕式暨新江北粉丝嘉年华前洋站在前洋e商小镇举行。完成下面小题。
    (1)、“我们在此向各位热爱体育的朋友们发出倡议:一、遵守场地秩序,按时、按规定区域观赛;二、不携带任何赛场禁止的物品入内……”与往届比赛不同的是,今年篮球邀请赛开幕式增加了“文明观赛倡议”环节。文明观赛(     )

    ①体现一个人忍耐顺从的品质

    ②是赛事顺利进行的唯一因素

    ③体现个人素质,关乎个人形象

    ④有利于展现城市的文明风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为营造和维护文明的观赛观演环境,我们需要(     )

    ①尊重他人,平等待人②爱护环境,维护秩序

    ③用语文明,可喝倒彩④勇于承担,权衡利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你会提醒漫画中打电话的主人公(     )

    A、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B、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D、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 13、汉中交警纵深推进“夏季行动”,切实维护交通秩序平稳有序;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发布提醒告诫书,规范节日市场价格秩序。这说明(     )

    ①社会秩序只涉及公共场所的秩序

    ②有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④违背公共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暑假期间,石家庄井陉矿区教育局组织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以“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1)、井陉矿区实验小学通过开展线上视频讲解,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沉迷网络的危害。下列属于沉迷网络的危害的有(     )

    ①损害身心健康②激发自身潜能

    ③耗费学习时间④一定走向犯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为避免沉迷网络,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     )

    ①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合理使用网络

    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净化网络环境

    ③不断提高自律能力,彻底远离网络

    ④自觉遵守法律规定,抵制不良诱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在2024年服贸会现场,一幅动态的北京中轴线画卷吸引了许多参观者打卡围观。体验者可“一键入画”,穿越到画中浏览徜徉,实现让“活”起来的国画将中国历史与文化脉络娓娓道来。这说明(     )
    A、网络交往无所不能、无处不在 B、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 C、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D、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限制
  • 16、“好好学习,回报祖国”“吾辈当自强”“振兴中华,责任在我们这一代”……暑假进入尾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观众队伍里,孩子们的身影依旧不少。在纪念馆留言簿上,他们用稚嫩的笔迹留下一句句和平心声。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A、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社会 B、个人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C、每个孩子都是负责任的人 D、个人能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 17、下图是一幅社会关系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有(     )

    ①人的身份是通过血缘关系来确定的

    ②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不论社会关系如何变,个人的身份不会改变

    ④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宣讲“三农”政策、体验田间劳作、手绘和美乡村、开启助农直播……2024年暑假,江苏大学54支专项实践团队、近500名青年师生奔走在田间地头、村屯农家。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大学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     )

    ①认识社会,获得社会经验

    ②放弃学业,实现人生价值

    ③感受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④动手实践,掌握各种技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大学生实践团干起了直播带货“新农活”,巴林左旗两场直播最终成交333单,总收益14436.7元。这表明(     )

    ①网络能够代替现实人际交往

    ②网络丰富了农产品的销售方式

    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网络改变了农产品的生产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2024年的5月15日是第31个国际家庭日,其主题被设定为“一家互相伴,共筑家温暖”。下列对这一主题内涵理解正确的是(     )

    ①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关爱和理解

    ②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陪伴,永远不分离

    ③倡导共同努力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

    ④深刻表明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0、为传播中华书法艺术和春节文化,倡导和谐家风,春节前夕,某县文化部门在文化广场举办“弘扬好家风·送福迎新春”书法楹联展暨写春联活动。下列对联符合家风主题的是(     )
    A、上联:德勤孝义传家宝;下联:和善诚信处世风 B、上联:造林植树山川秀;下联:种草栽花庭院香 C、上联:辛勤育得花朵艳;下联:汗水换来桃李香 D、上联:少年不经勤学苦;下联:老来方悔读书迟
上一页 170 171 172 173 17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