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宜兴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卲樊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兴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文综期末考试试卷(政治部分)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思品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邗江实验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第二次月考(12月)试卷
-
1、青春期的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直面矛盾心理。( )
-
2、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点亮我们的生命。( )
-
3、在陶艺社团中,同学们在制作巴人兵器柳叶剑;在悟空剪纸社团中,同学们认真学习悟空脸谱剪纸技艺;在“虹·舞”社团中,同学们用舞蹈表达对巴山蜀水的赞美……学校的这些美育活动有利于学生( )
①发展兴趣爱好②品味美好情感③提升审美能力④履行文化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以下对2025年达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节选)解读正确的是( )
内容
解读
①
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扫黑除恶、禁毒防艾
坚持依法治国
②
遵循法理开展政府工作,深化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坚持依法行政
③
新增外资企业13家,进出口总额增长3.4%
贯彻开放发展理念
④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加速破题新赛道产业
贯彻共享发展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某校初三(2)班正在创办一期关于法治的主题黑板报,下图是黑板报示意图。
下列内容与放置的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①要抵制就业歧视等不平等行为,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a
②遵守各种法律、法规,用法治方式表达自身的诉求和愿望——b
③网上交往要理性辨别、慎重选择,同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c
④犯罪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我们要杜绝不良行为,远离犯罪——d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从以下人物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大军:我是一名工人,靠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邈邈:我是一名农民,用汗水浇灌土地,喜获丰收。
小宇:我是一名科学家,用知识创造财富,实现了个人价值。
妍妍:我是一名管理者,依靠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收入。
①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②劳动既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③人们选择职业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④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劳动,创造财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7、下列关于学生社团管理中的民主实践,可取的是( )
①社团负责人认真听取大家的批评和建议
②活动表决后,少数派决定不再参加社团
③成员间有分歧时,理性分析对方的意见
④选举社团负责人时,谁弱势,票就投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江梦南出生时因药物原因导致听力丧失,但她从未被困境击倒。她刻苦学习,最终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江梦南的事迹启示我们要( )
①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奉献社会②积极面对挫折,增强生命韧性
③感受生命意义,活出生命精彩④培养乐观心态,学会接纳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时代楷模”杨士莪全力投身水声科学研究,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用毕生心血为中国水声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要向杨士莪学习,做一个心系祖国的好少年。以下选项最适合用于该材料的标题是( )A、水声科研破难点,技术改革是中心 B、时代楷模树榜样,争做祖国好少年 C、教育事业大发展,民族振兴有保障 D、创新发展硬底气,科技强国已实现
-
10、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指出,要最大限度把各民族凝聚起来,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对此,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①加强民族交流,消除文化差异
②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新业态,努力实现同步富裕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朋友圈满屏都是“濠江之畔,新发展新变化令人欣喜”。这种新发展新变化得益于(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③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④澳门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2024年12月4日,“____——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A、清明节 B、端午节 C、元宵节 D、春节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凝结厚重,岁月书写华章。中国正在以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新兴大国的责任,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古老的智慧在闪光】
• 《司马法》中说:“国虽大,好战必亡。”
• 《左传》中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现代的理念在实践】
2013年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美好愿景转化为实践成果。
(1)、从处理国际关系的角度,说明上述古语告诉我们的道理。(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与上述国家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3)、【未来的篇章在书写】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L中学以“共建美好世界·展现青春担当”为主题,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请你续写倡议书。(写出两条具体行动)
倡 议 书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与丰富多彩的世界紧密相连,同呼吸,共命运。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胸怀天下,在共建美好世界的生动实践中展现青春担当。为此,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①
②
……
L中学
××年×月×日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普点亮青少年的梦想,让青少年感受科学之趣,探索科创之美。
【以法为翼 科普赋能】
据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03年的1.98% 提升至2024年的15.37%,但与我国提出的2035年要达到25%的目标尚有差距。
2024年1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提出,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一步细化中小学校的科普责任,明确中小学校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激发兴趣 逐梦科海】L中学是市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建有资料室、实验室、种植园、校园科普气象站,还成立了科普兴趣小组。学期初,省科协赠送学校一包不同蔬菜品种的太空种子,学校计划用这包太空种子开展科普教育。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阐明中小学校为何要开展科普活动。(2)、为了更好地开展本次活动,学校面向同学们征集“太空种子”研究意向。请根据L中学已有科普条件,运用所学知识,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提出一个你最想研究的问题并简要写出研究思路。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往今来的万千家书,汇集成了中华家书文化,有着独特的价值与魅力。
【沉睡千年的家书】
在湖北省云梦县博物馆内陈列着“黑夫木牍”的家书复制品(图1是复制品及其部分内容)。经考证,这是战国时期秦国士兵“黑夫”和“惊”写给兄长“衷”的信,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家书实物。短短527字的家书,一声声别来无恙的问候,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动容。
【跨越时空的家书】
(1)、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家书中一声声别来无恙的问候为何至今依然令人动容。(2)、结合图2两封家书,运用所学知识,简析蕴含在其中的“变”与“不变”。 -
16、时事点评。
时事一 2024 年 12 月,国家医保局公布,医保码上线5年来,全国医保码用户已超12亿人,接入 93 万家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码的普及让医保事项“指尖”可办、“无卡就医”成为现实,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医。
时事二 2025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规定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等,以国家标准为“好房子”建设划定底线。
运用时事知识,对上述两则时事共同体现的主旨作出点评。
-
17、判断说理。
阅读材料,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并说明理由。
(1)、小明的行为。(2)、小文的建议。 -
18、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累计超过54万名高校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开展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志愿服务,为当地建设发展带去新理念、新活力。这启示青少年要( )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把个人的梦想融入祖国的需要
③扩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 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2024年10月,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要求加大保护力度,推动将传统村落纳入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补足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上述要求旨在( )
①推动传统村落保护,推进乡村振兴②加大文化创意力度,规范旅游行业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除城乡差别 ④用好传统村落资源,传承中华文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药食同源”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理念。它主张食物与药物之间并无绝对界限,很多食材既可以入药,也可以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近年来,添加了中药成分的食品销售火爆,成为消费新时尚。这体现了(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发展 B、中华文化凝结着共同的价值追求 C、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且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是维系中华儿女奋斗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