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校八年级学生小江学习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中“设置国家机构”的相关内容,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和监察委员会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相互监督的关系                                          

    ②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人民代表大会由监察委员会产生                  

    ④监察委员会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在“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议题学习中,老师出示了一组图片。

    老师出示以上图片意在帮助学生理解哪一内容(     )

    A、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C、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D、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 3、某校准备举行“迎国庆”歌咏比赛。学校拟定的歌单包括《十送红军》《社会主义好》《春天的故事》《不忘初心》等,请你据此为本次活动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
    A、经典咏流传,红心永向党 B、歌颂好老师,共建新校园 C、唱响中国声,同谱世界曲 D、唱好致富歌,当好志愿者
  • 4、2025年蛇年春晚舞台上,中国歌手和秘鲁国宝级男高音合作的《山鹰和兰花花》,将陕北民歌的苍茫深情与安第斯山鹰的旷远高亢交织,让唢呐的激越与排箫的空灵共鸣,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哲学,这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文明对话的典范。该场歌舞表演(       )

    ①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②增进两国间的文化认同,消除两国的文化差异

    ③搭建文化交流桥梁,拉近两国人民的情感距离

    ④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深化中秘两国的文化情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认识文化】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 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的看法?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已经行稳致远30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突破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了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在建设航天强国、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增添了又一座彪炳史册的“里程碑”,在浩瀚宇宙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请你谈谈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之所以行稳致远的原因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踏上强国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明显成效(见下表) 。

    信息--

    2013年至2023年,京津冀生产总值价格计算平均增进为5.8%。

    信息二

    1953年至2023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价格计算平均分别增长9.1%、7.9%、8.3%、7.5%。

    信息三

    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1952年四队城街生产总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比例)为2.54比1,1978年缩小到2.09比1, 2023年进一步缩小至1.86比1。

    阅读上述信息,谈谈你能感悟到哪些道理?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有3012名青年参与的调查显示,国家近十年的发展变化让自己有了更多平视世界的底气。

    你认为我国近十年的发展变化得益于什么?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以法之名激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是时代所需、民心所向。

    运用所学,请你谈谈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走深走实的路径有哪些?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

    日常言行中,青少年应怎样体现民主意识?

  • 11、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我国蓝图绘就、前程远大,人民豪迈、信心坚定。这一信心来自于(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数据显示,2012—2022年,西藏自治区全区一般公头预算可用财力中,中央补助占90%以上;“十四五”共安排西藏15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14万亿元。西藏的基础设施、教育培训、新兴产业等得到大力发展,可支配收入、就业率、消费水平、住房质量、基础设施水平以及生态环境水平整体获得稳步提升,西藏农牧区人民的民生满意度不断提高,雪域高原上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     )

    ①我国各族人民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我国采取措施有力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⑧坚持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我国解决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该法的制定实施,旨在(     )

    ①制裁破坏湿地资源的犯罪行为

    ②更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③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破不可夺其志”的刚强,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由此可见(       )

    ①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物质基础

    ②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

    ③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在革命时期发挥到了极限

    ④精神力量是无穷的,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国奋斗的不竭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现场体验雕版拓印,亲手制作陶塑作品,把博物馆“文物”带回家……以“文物·创意·生活”为主题的文博文创展,一经开展就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观赏购买、互动体验。新品发布、科普交流、非遗手工坊、搭建文博文创线上“会客厅”等互动体验活动,拉近文创与大众的距离。这些传播手段的创新(     )

    ①能够推动中外文化的融合和统一

    ②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有利于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④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16、某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通过12345市民热线、“政民互动”网站等方式专门解决群众的生活诉求问题,得到市民的认可、信赖和点赞。这体现了政府(     )

    ①彰显民意,消除社会主要矛盾

    ②以人为本,满足群众所有愿望

    ③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意识

    ④坚持为民服务,推进自身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下列问题与答案对应正确的是(     )

    问题

    回答

    选项

    政府的权力来源

    公民

    法治的要求

    良法善治

    法律的约束范围

    违法的人

    依法行政的核心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犯罪率最低、公民安全愿最高的国家之一,公民体感治安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从中你能感受到(     )

    ①法治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一个国家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

    ③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④每个公民都应努力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既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是(     )
    A、法治 B、德治 C、规范 D、教育
  • 20、如图:某社区居委会带领居民探索出“七步议事”工作法,反映的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分别是(     )

    A、选举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协商民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新型民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上一页 535 536 537 538 5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