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新想在学校的“石榴红”校刊上投稿,摘抄了这样一段文字,你认为他的文章主题是(    )

    青海拉面承载着高原民族的坚韧与包容,它用一根面条的韧性织就传块与现代交融的产业新篇,以一碗汤的温度烹煮中华民族的团站盛宴

    A、数字赋能带动拉面产业的智慧转型 B、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实践 C、青海拉面独特味道深受所有人喜爱 D、各民族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 2、学校开展“行见青海”思政研学活动,某班想选择“革命文化”主题路线,请你推荐(   )
    A、路线一:河湟文化博物馆→青海省民俗博物馆→柳湾遗址博物馆 B、路线二: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 C、路线三:光伏产业园→锂电池生产基地→盐湖工业基地 D、路线四: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班玛县红军长征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 3、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用一生证明了“祖国需要什么,我就去做什么”;戍边战士陈祥榕用行动践行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   )
    A、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B、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C、把个人利益放首位 D、丰富国家安全体系
  • 4、学校举办“我向两会捎句话”活动,九年级(2)班以“人工智能时代”为主题建言献策,符合要求的是(   )

    ①我发现部分老年人看病难,建议研发“AI陪诊员”机器人

    ②我发现学校社团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建议有关部门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

    ③我发现餐桌粮食浪费问题,建议制定文明餐桌条例

    ④我发现人工智能在部分领域被滥用,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下列选项匹配不正确的是(   )
    A、张某在网上购买到过期商品,与商家协商处理——采用诉讼的维权方式 B、严某在“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上缴纳税款———履行依法纳税义务 C、罗某反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不力问题——行使监督权 D、小新每天按时上学,并认真完成作业———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 6、学校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活动,同学们分享如下学习心得,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防震演练时:要听指令安排,撤至安全区域

    ②上下楼梯时:不应追逐打闹,遵守学校秩序

    ③体育锻炼时:未经热身环节,直接剧烈运动

    ④放学回家时:要注意信号灯,遵守交通规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7、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下列选项能体现行己有耻的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既来之,则安之 C、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D、礼之用,和为贵
  • 8、下列生活场景,符合“生活现象→行为本质→社会影响”逻辑结构的是(   )

    ①日常生活,不轻视或歧视他人→尊重他人→促进社会和谐融洽

    ②交通路口,司机行人互相礼让→文明有礼→形成社会文明风尚

    ③寒暑假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诚实守信→保障社会良性运行

    ④乘坐火车,人们排队进行安检→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下面是小新和AI的对话,以下四个选项哪些可能是AI的回答?(   )

    ①否定自己,肆意宣泄    ②封闭内心,拒绝沟通

    ③外出游玩,欣赏风景    ④适当运动,放松心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初中生活中,有激情与活力,也会有烦恼与困惑。下列困惑与对策搭配正确的是(   )

    ①听到好朋友也要竞选班长————退出竞选,竞争必然会伤害友谊

    ②不喜欢王老师的上课风格——主动适应,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③因观点的冲突与父母争执————学会沟通,有效化解亲子间冲突

    ④不想参加校运会团体项目——听从内心,拒绝为班集体做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下面时政新闻不能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全球人民的精神盛宴”主题的是(   )
    A、2024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B、2024年12月4 日,春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C、2024年12月27日,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076两栖攻击舰首舰下水,命名为四川舰。 D、2025年上映的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蓝本,守正创新,引发全球关注。
  • 12、神州托举神舟,神舟反哺神州。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展现出我国(   )
    A、勇攀科技高峰 B、全面依法治国 C、践行绿色发展 D、人民当家作主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赏文化美 聚自信力 铸民族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为了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家乡文化,某校思政学科组组织九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分组探访本地文化地标。请你跟随他们的足迹,在走、听、讲、做中赏文化美,聚自信力,铸民族魂。

    A 组:参观博物馆,走访当地的非遗传承人,了解学习剪纸、泥塑、砖雕等传统技艺,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B 组:参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徒步任山河祭奠英烈,体验徒步“长征”,感悟英烈遗志,汲取精神力量,滋养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C 组:参观科技馆、黄河军事博物馆,参加体验活动,体会传统与现代的创新融合,感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磅礴之力。

    (1)、徜徉于各场馆,沉浸于中华文化之中,汲取到强大的精神力量。请阐明这种精神力量的内涵。
    (2)、有同学认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需要守牢老祖先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材料,运用延续文化血脉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3)、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每一个人都是主角。请从“传文化、扬

    精神、立自信”中任选一个角度拟定一个标题,并写下你的青春宣言。

    要求:宣言紧扣主题,价值观正确,思路清晰, 逻辑严密, 不少于 60 字。

    (标题)

    祖国的发展,有每一个“我”的参与;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我将

  • 14、 阅读材料,运用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宪”给你,最好的保护!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为了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某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小宁在社区的宣传栏中看到以下宣传海报:

    (1)、请根据海报第一页内容,写出宪法的基本原则。
    (2)、阅读海报第二页内容,找出两部法律的共同点,并阐述对这一共同点的认识。
    (3)、小宁还看到社区组织开展的宪法宣传标语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请你和小宁一起参与活动,设计一条宪法宣传标语。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乡村 生态惠民

    材料一:

    2024 年我国绿色发展成就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PM2.5 平均浓度为 29.3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2.7%。水更清全国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 90.4%,同比上升1 个百分点。更低碳

    截止 2024 年底,我国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 14.5 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

     图表二
    图表一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强调让美丽乡村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标志、美丽中国的底色。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美丽乡村图景,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具体要求,提出建设村庄干净整洁、农业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优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形成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1)、材料一中的图表说明了什么?
    (2)、请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运用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答出三点即可)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可视为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产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首次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部署。

    当前,在农业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在从根本上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我国农业在生产效率、科技创新、高水平人才支撑等关键领域仍需持续发力。要实现农业强国战略目标,单纯依靠传统、常规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还远远不够。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既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战略重点。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状况,分析创新对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 17、阅读材料,运用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国家安全 有你有我

    2025 年 4 月 15 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出示了以下

    学习资料卡:

    学习资料卡

    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的基础性工程,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自 2024 年 9 月 21 日起施行。该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国防意识、初中学生掌握初步的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等。

    请结合学习资料卡,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为什么要明确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 18、 在课前五分钟的新闻播报中,某同学分享了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指出的“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的相关内容,引发了下列两位同学讨论,他们讨论的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这些挑战关系 B、推进世界多极化格局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C、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 19、2025 年 4 月 29 日,宁夏文旅市集在上海举办,以非遗、美酒、文创为媒,向世界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以下行为能体现积极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是(   )

    ①某同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气馁,相信“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②某学校举办“石榴花开校园 籽籽同心向党”主题文化艺术节活动

    ③某同学在学校运动会期间,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为班集体争取更多荣誉

    ④某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携手共建和美社区,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2024 年 9 月 14 日,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70 周年大会隆重举行。某同学在听相关报道时记录了以下关键词,你认为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是(   )

    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监督宪法实施 ③解释宪法法律 ④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