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这句格言告诉我们( )A、不懈追求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奋勇前进 B、理想离现实太遥远,应该好好活在当下 C、只要树立崇高理想,就能实现精彩人生 D、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实现人生梦想
-
2、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利用每天早上的时间背英语单词,效果好;有的喜欢晚上睡前背诗词,很容易记住;有的经常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和朋友互问互答,印象最深⋯⋯同学们的分享启示我们( )A、要善于发现并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 B、学习成就梦想,增长我们的智慧 C、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D、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最有效
-
3、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指出,中小学校要制订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计划,安排一定课时用于学生社会实践体验教学活动,推动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直接体验和切身感悟。该意见如此要求的原因是( )A、学习伴随我们成长,学习是我们初中阶段的重要任务 B、走出校门的实践探究性学习有助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 C、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 D、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
4、某校开展“梦想邮局”活动,同学们“寄存”梦想给未来的自己。“我一定会回到家乡,用双手让家乡变得更美好,不辜负父母的期待。”“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要做一名导游,给游客讲解祖国的壮美河山和悠久历史!”
从“寄存”的梦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少年的梦想应当紧扣时代脉搏,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②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③学习成就梦想,我们要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④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渴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下列名言警句与认识自己的方式相匹配的有( )
序号
名言警句
认识自己的方式
①
吾日三省吾身
心理方面
②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他人评价
③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对自我的全面分析
④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社会方面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
6、认识自己,有一个著名的乔哈里视窗模型(如下图所示)。依据图示,下列关于认识自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秘区,无法实现正确认识自己的目的
②把自己独有的秘密向朋友倾诉,有助于扩大认识的开放区
③我们应不断挖掘自己的未知区,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
④用理性的心态对待他人的评价,有助于缩小认识自己的盲目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如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只需要关注自己的外表 B、要对自己进行恰当的评价 C、学会掩饰自己的不完美 D、客观对待他人的评价 -
8、在美国艾里逊教授的加速器实验室里曾经有一句笑话:“凡是在实验室里发生爆炸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因为杨振宁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弱。后来,杨振宁放弃实验物理转攻理论物理学,成为物理学界一代杰出的理论大师。这说明( )A、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改正缺点 B、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发掘潜能 C、做更好的自己,需要向他人、向书本、向社会学习 D、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欣赏自己
-
9、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主要是指( )A、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B、通过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 C、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 D、通过集体生活来了解认识自己
-
10、2023年9月13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中学生涯规划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将“生涯规划”正式纳入初高中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充分挖掘潜能,科学规划学业和生活。这一课程( )
①有利于学生为未来的人生发展作好准备
②有利于学生理解善待他人,更好地与人交往
③能够帮助学生早日成为国家栋梁
④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禀赋和努力方向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11、走进初中,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面对这些变化,我们要从自身做出改变。以下想法中,有助于我们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的有( )
①以前我很优秀,可是现在不行了,还不如回到以前呢
②这些变化都是发展自我、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好机会
③面对变化,我要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并努力去落实
④环境变了,我也要积极做出自我调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下面是一名七年级学生对自己小学生活和初中生活的比较,从表格我们可以看出( )
小学
初中
胆子小
独立
生活能力差
会洗衣服、做饭等
腼腆
大方活泼,主动参加班级活动
做事速度慢、拖拉
学会了做初中生活规划
①他越来越有主见,在不断进步
②初中生活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变得越来越上进
③初中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④他越来越有活力,随意做自己想做的事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13、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作为青少年,想让自己的初中生活过得更有价值,以下观点你赞同的是( )
①每一次勇敢的搏击,我们要听到拔节生长的声音
②每一次面临机遇与挑战,我们能够逃避和退缩
③每一次业精于勤的自我鞭策,我们可以增强奋进的勇气和信心
④每一次不轻言放弃的坚韧,我们努力收获更多成长的喜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明对此很不屑,心想: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用,浪费学习时间!可见小明( )A、未认识到实践也是学习 B、没有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C、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 D、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
15、成就篇:“天问一号”飞往火星,“嫦娥五号”已带回月壤,“奋斗者”号实现了万米深潜,在建的川藏铁路穿越崇山峻岭,5G信号加速覆盖广裘大地,脱贫的乡亲们盘算着更红火的日子,千千万万劳动者坚守在岗位,家家户户憧憬着新的一年……
思考篇: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国在第一位,家在第二位,“国家”这个词语的排序,决定了必须把国的利益排在家的利益的前面。全体航空母舰工程建设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为航母建设作出历史性贡献。
践行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底气靠硬实力、软实力,“掉”不下来、“冒”不出来,只能干出来、创出来和磨出来。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把中国梦变成现实,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
(1)、结合材料,说一说我国社会发展还取得了哪些成就,你的感受是怎样的。(2)、有人认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与坚持个人利益至上是一致的。请简要评析该观点。(3)、为把中国梦变成现实,你打算如何做? -
16、材料 退休工人曹师傅是一位热心人,热衷于组织和参加公益活动,他经常组织有关环保的公益讲座,宣传环保理念,还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环保志愿者组织。在他的影响下,他身边的多人纷纷加入宣传环保、参与环保的行列。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曹师傅身上的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你参加过或想参加哪些公益活动?(3)、我们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
17、
【遵守规则,弘扬美德】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对此,小明同学认为:带手机进校园是个人的自由,不必小题大做。
(1)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角度,分析小明同学的观点。材料二 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杭州市教育局以“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持续开展“公筷公勺、光盘光瓶、垃圾分类、文明观赛”文明好习惯养成专项行动,杭城的小小东道主们充分展现了礼仪之邦的风采。
(2)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你将如何做到文明有礼?材料三 为提高同学们的诚信意识,学校集中开展了以“诚信伴我行”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加强诚信教育,努力营造诚信育人的良好氛围,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诚信? -
18、
某校八年级(2)班时政小组拟开展一次以“文明上网,争做合格网民”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新闻解读
《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全球47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8.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1万亿美元,占47个国家总量的18.5%,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
(1)这段材料表明了什么?
◎学校调查
班里的兴趣小组开展了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得到如下数据。
每周上网时间
上网目的
浏览过不健康网站
进入过营业性网吧
15小时以上
10~15小时
学习
聊天
玩游戏
85%
15%
低于5%
18%
77%
20%
37%
(2)结合调查数据,请你归纳出青少年上网存在的问题。
◎话题讨论
围绕沉迷网络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3)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获得了大家的赞同。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理由。
-
19、对下列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身份不同责任不同 B、关心社会奉献社会 C、国家利益至上 D、增强总体国家安全观 -
20、有人说他们很“帅”:94岁老兵在天安门前深情亲吻国旗;小小的身影在街头仰视国旗,庄重敬礼;“国旗护卫队”弯腰捡起地上的国旗……他们的“帅”在于( )A、赢得了关注,提高了自身知名度 B、表达了爱国情感,维护了国家利益 C、关心国家发展,以平凡行动奉献社会 D、行使公民维护国家利益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