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集体主义是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在集体生活中,个人意愿与集体要求之间有时会存在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化解矛盾,让集体生活更美好。
(1)请你写出两个化解矛盾的小妙招。
生活中,集体成员之间、家人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甚至会发生冲突,这都是正常的。生活中面对不同的矛盾和不同的主体,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也会不同。但不管怎样,积极主动进行有效沟通,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正确态度和有效方法。我们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
在淅沥沥的小雨中,妈妈拿着雨伞到学校门口接小林放学,不小心崴了脚。小林一时心急冲她嚷嚷:“我这么大的男孩子,这么点儿小雨,至于吗?”同学都说小林对妈妈的态度不好。
(2)爱是需要呵护的,小林在表达时应该________。
小林喜欢文学创作,一次,上数学课时,小林偷偷在下面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现,他被狠狠批评了一顿。
(3)面对数学老师的批判,小林应该________。
小林发现小刚不对劲,眉头紧锁,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放学时向小刚打听,他支支吾吾不肯说。小林决定今天一定要问个明白,看怎么做能帮助他。没想到他刚问了几句,小刚就不耐烦的说:“你不要再问了,我不想说。”
(4)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此时,小林应该________。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到春节,在中国的大地上,就要发生一次几十亿人次参与的大迁徙。他们的目的地是如此的一致——家。因为家,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意义非凡。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因”。读懂了家文化,也就读懂了中国人。
(1)除春节外,请你再写出一个蕴含中国家文化的传统节日。儒家文化是家文化,重视家庭。维系家庭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团聚。“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平时忙工作、忙事业、忙挣钱,没有时间回家,春节时无论再大的事情都要放下,回家过年才是最大的事。在中国文学里,思乡是永恒的主题,“家”就是人人心中的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过年——回家”的文化基因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生命里,有家的地方才是天堂。
(2)请你以“奔赴”为话题,写出你的感言。(最少两点)家乡不仅有亲人,还有一起长大的发小、朋友,春节老友相聚,同样是家的感觉。挣到钱的、没有挣到钱的,官员、商人、教师、工人、农民,在一张桌子上,大家把酒言欢,畅谈一年的得与失,憧憬明年的美好生活。春节的烟花虽美,但终将消散。而友谊之花,却能在每个人的心中长久绽放。
(3)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友谊的认识。2024年2月,中国网发起《晒出你与老师的合影!“春节回家看老师”新春走基层征文启动》特别策划活动。他们,教会你一撇一捺;他们,陪你走过很多个春秋冬夏;他们,用仁爱护育每一颗嫩芽开花;他们,以躬耕将立德树人传承播撒……
(4)划线句子体现了老师在我们的成长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升入七年级,我们的初中生活刚刚拉开帷幕。陌生的环境、增多的课程,都为我们的初中学习和生活带来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初中生活,在初中阶段提升自我,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明为自己制定了以下生活规划:
①努力学习,所有学科成绩要名列全班第一。
②刻苦学习,清晨5点起床,中午不歇息,夜晚学习到12点。
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
(1)其中你赞同的是________,不赞同的是________。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参加社会生活实践,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断证明自己、检视自己,让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准确,自我形象更加清晰。
(2)请说出一个你参加社会和生活实践的案例,并谈一谈在这个过程中,你对自己有了哪些更加清晰的认识。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你们从中学阶段就培养科学素养,发展兴趣特长,打下牢固基础,将来上大学继续学习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连贯起来,这很好。——习近平视察北京市八一学校
中学时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一切身体上、精神上、知识上的基础,都在这时代中学成。——著名教育家蔡元培
“小学印象模糊,大学印象不深刻,唯独中学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抹不去的记忆。我后来能做点事情,与在中学时代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
(1)进入初中,我们跨进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学阶段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薛其坤来自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的一个小山村,上小学时,就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福祉。高考时,物理考了99分(满分100分),被山东大学成功录取。在日本东北大学读博期间,一周工作6天,早上7点来实验室,晚上11点之前没有离开,他凭借扎实功底和超常付出,取得了“7-11实验室”三十年来最大的科研成果。薛其坤先后获得首届未来科学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巴克利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艘从沂蒙山区驶出的小船,终于停靠在理想的彼岸。今天,薛其坤仍然没有放下科研梦想,他似乎从无疲惫之感,只有逐梦的快乐和幸福。
(2)梦想在薛其坤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据材料概括学习和梦想的联系。(3)“这艘从沂蒙山区驶出的小船,终于停靠在理想的彼岸”。在实现这一梦想的过程中,请你写出薛其坤最感动你的两个关键词。 -
5、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在集体生活中,我们的合作策略是( )
①坦诚交流、彼此信任
②欣赏他人优点,包庇他人缺点
③遵守规则、主动担责
④经常自我反思,保障个人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6、某校要举行篮球比赛,小豫同学是班级篮球队的负责人。由于报名的同学实力整体不强,为了提高成员技能以取得好成绩,他和多数队员商量后,决定每天放学后晚走半小时进行体能和速度训练,但小郑同学以作业较多为由拒绝。此时, 小豫应该对小郑说 ( )A、作业是你个人的问题,我们只管比赛 B、如果你是这样的态度,就应退出球队 C、这是大家共同的决定,个人必须执行 D、备赛需要每个人付出,希望你能理解
-
7、2023年4月,河南省安阳市某中学的两名九年级学生假装在教室打架,班主任闻讯赶来,将其中一名同学拉走。这名同学在向老师解释时,以拿东西为由离开。随后,同学们拿出提前藏好的蛋糕和鲜花,给老师送上惊喜和祝福。老师手捧鲜花,感动落泪……学生“套路”老师,打架现场秒变生日会( )
①印证了用智慧化解冲突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②表明正视老师的风格差异可以融洽师生关系
③创意地表达了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恩之情④生动地体现了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8、以下三幅图片体现的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是( )


A、立己达人 B、求同存异 C、尊师重教 D、文以载道 -
9、85后程李美放弃了大都市的生活和工作,回到了父亲曾工作过的林场,成为像父亲一样的林业工人。程李美说:“我愿意像父亲一样,做塞罕坝上一颗绿色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用青春和热血守护这片绿水青山。”程李美的事迹( )
①体现了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好家风都是自然形成的
②体现了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
③体现了优良家风引导我们爱国爱家、向上向善
④弘扬了知书达礼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0、“有志者事竟成”的“志”须包含三种意义:第一,要起念头;第二,要认清目的和达到目的之方法;第三,要抱必达目的之决心。这告诉我们( )
①要从小有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
②要坚持我行我素的个性,学会走捷径
③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社会生活
④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论语》中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下列改过的方法,你赞同的是( )
①下定决心,从最难改正的缺点开始
②邀请父母或老师、同学来协助自己
③在公开场合大声说出自己的承诺
④发掘自己的潜能,不要相信别人的建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2、现在流行“i人”和“e人”的说法。“i人”指内向型人格特征,喜欢独处,不太热衷于社交活动;而“e人”指外向型人格特征,喜欢与他人交流互动。对此,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展开了如下讨论,你认同的观点是( )
①在社会生活中,“e人”总是比“i人”更受欢迎。
②在一个人身上,不可能表现出“e人“和“i人“不同的两面。
③“i人和“e人”各有优缺点
④“i人和“e人”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3、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

①别人都在做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放心去做
②要正确认识自己,别人的路不一定适合你
③要接受个体的差异,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发展自己
④要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什么事情都要尝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4、进入初中,我们跨进了人生的一个阶段,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主动规划未来。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后,我们应该牢记( )
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②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④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5、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要做到“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中学生应该( )
①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②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
③努力追求进步,必须考入名校
④努力提升自我,树立宏大目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6、电影《长安三万里》、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电视节目《唐宫夜宴》“圈粉”无数,“诗词热”“文博热”“国潮风”引领潮流……在习近平____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文艺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A、文化 B、教育 C、法治 D、经济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情境 “你我共建美好集体”主题班会 某校七年级(1)班组织开展了以“你我共建美好集体”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图说变化】
(中考新形式·数据图表)老师展示了两幅同学们参加班级集体活动情况的统计图:

(1)请你谈谈统计图前期到后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猜测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
【分享点滴】老师让大家分享自己这一学期在班集体中的收获时,大家纷纷举手发言:
小高:身为课代表,我及时把同学们的疑问上报老师,同学们也很支持我的工作,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我很开心……生病在家休息时,同学们打来电话问候,并为我辅导落下的功课。我很感动,很幸运加入这个班集体。
小梦:学校艺术节比赛,作为文艺委员的我很忐忑,但同学们对我说:“你放手去做,我们相信你。”于是我了解大家的特长,并据此确定大家在演出中的分工与职责……最终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一切都源于大家的共同努力。
(2)(中考设问新词·印证)请你结合材料,分析小高的发言印证了集体的哪些观点。
(3)从小梦的分享中,你收获了哪些集体合作的“小妙招”?
【集体憧憬】在班会最后,大家一起签署了共建美好班级的倡议书:
倡议书
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为此,我们倡议班级每个人都能够从以下点滴小事做起: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1)班全体同学
2024年××月××日
(4)(中考开放类设问·补充倡议书)请你将上述倡议书补充完整。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情境 观看“友谊的小船”话剧表演 某班组织学生观看了话剧表演“友谊的小船”,以下是话剧的部分内容。
●第一幕:初遇
小惠进入初中时很内向,是小雨主动和她打招呼并带她熟悉新环境。在发现两人同样喜欢书法后,她们便开始分享各自的书法作品,小雨尊重小惠的每一个创作,小惠理解小雨的每一个想法,她们一起交流心得。当小惠遇到困难时,小雨也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她。
(1)结合材料,分析小雨与小惠是如何登上“友谊的小船”的。●第二幕:抉择
校通知栏前,小雨看到学校即将举办一场书法比赛,她认为,如果小惠参加比赛,一定能出类拔萃。于是,便擅自替小惠报名了比赛。教室里,小惠正在使用新买的笔练字,小雨从背后过来拍了她一下并说道:“我替你报名了书法比赛。”结果小惠太惊讶,笔没有拿稳,摔坏了,小惠不禁对小雨吼道:“为什么你总是自作主张?我的笔也因为你摔坏了,我要跟你绝交。”
(2)(中考设问新词·良方)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为两人重归于好开出“良方”。●第三幕:升华
小惠被选为班级接力赛的最后一棒,她内心很紧张。小雨给予她极大地鼓励和支持。小惠最终赢得比赛。为表达感谢,小惠准备了一张充满诚意的“感谢卡”,她希望小雨能够接受这份心意。
感谢卡
亲爱的朋友:
感谢有你,在生活中给予我陪伴与帮助;
感谢有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有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考开放类设问·补充“感谢卡”)请将“感谢卡”补充完整。(简短且真挚) -
19、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立很努力地复习,可是在期中考试中,还是有好几个学科出现失误,成绩下滑厉害,平时和蔼可亲的班主任板着脸严厉地批评了她。她感到委屈难过,甚至有些愤恨起来。妈妈耐心地开导她,听完妈妈的话,小立豁然开朗。
(1)运用所学知识,你觉得妈妈是如何开导小立的?材料二 生活中,难免会产生意见分歧,有一次,小立一家人一起看电视,爸爸说看这个频道,妈妈说看那个频道。为统一意见,爷爷和奶奶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2)你赞同谁提出的解决方案?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材料三 居家学习期间,小立和弟弟在爸爸妈妈的引导和帮助下,不仅学会了整理自己的房间,还学会了浇花、擦地、做简单的饭菜。现在,一到周末,他们就一起做家务、一起话家常,小立会给爸爸爷爷沏杯茶,弟弟会给妈妈奶奶揉揉肩,一家人其乐融融,真好!
(3)小立和弟弟的表现,对你参与家庭生活有何启示? -
20、
各小组分别完成活动后,李老师让大家自由交流,相互探讨。
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对话:

我不善言辞、独来独往,没什么朋友,成绩平平,无法像其他同学一样耀眼,我很受挫,无法接纳这样的自己。

以前我也和你一样,后来我通过一些方法接纳了自己。可在接纳自己后又不知道该如何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我也非常苦恼。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别为小壮和小明提出解忧妙方。
在相互探讨环节,一些同学结合自己的经历向大家分享了“激发潜能,做更好的自己”的事例:
小白:我很喜欢打排球、跑步、跳高、游泳等体育运动,因此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体育社团。在社团里,我学到了专业、系统的体育知识,体育特长更为凸显了。
小兰:一直以来,我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很幸运自己有机会帮助他人。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两位同学是如何激发自身潜能,做更好的自己的。
(3)为激发自身潜能,鼓励自己不断进步、提升,请你为自己写一句寄语。(3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