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学完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以后,小北写下了自己的感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社会是由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体构成的。
>人生来是一张白纸,社会化将其填满色彩。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④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社会息息相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下列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连线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张雨霏,在杭州亚运会的赛场上是斩获六枚金牌的“劳模冠军”,但出了赛场,她是阳光女孩儿,也是父母的“小棉袄”……不同的“她”表明(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支持 C、虽身份不同,但是对社会的作用是相同的 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具有不同的身份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岁的中学生张某原本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14岁的“朋友”竟然去拦路抢劫。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张某的哪一行为构成了犯罪?犯罪行为需要具备哪些特征?(2)、有人认为:张某及其同伙是未成年人,即使实施犯罪也无须承担刑事责任。请据相关链接发表你对此观点的看法。(3)、我们应从张某的成长经历中汲取哪些教训?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冀华中学开展了以“弘扬美德、榜样同行”为主题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下面是当选道德模范的三位同学的颁奖词。
(1)、请将小芳的颁奖词①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2)、请帮小红写一条人生格言,完善颁奖词②部分,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出诚实守信所蕴含的社会价值。(3)、从小东或小红中选一位同学,谈谈如何向他(她)学习。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学期伊始,八年(5)班作出一项“重大决定”:按照如图程序制订班规。

(1)按照此程序制定的班规可能对八年(5)班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在八年(5)班的班规草案中有一条规定是:“禁止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班级。”小明却不以为然地说:“我的手机想在哪玩就在哪玩,这是我的自由。”
(2)请运用规则与自由的知识,帮助小明同学理解此项规定。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时躺着吸大烟,今日躺着玩手机,姿势有着惊人的类似!
(1)、沉迷手机与吸食大烟的危害有哪些类似之处?(2)、请为图中的同学理性上网提出可行性建议。 -
8、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时有发生,令人触目惊心。不少未成年人依仗自己是“未成年人”的身份为所欲为。央媒发声:年龄不应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实践证明,事前的预防,永远好过事后的惩治。完成下面小题。(1)、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遇到校园霸凌等情况时,应该( )
①忍气吞声,大事化小,避免招惹是非②坚守原则立场,勇敢斗争,不计代价
③在自保的前提下,帮助他人免遭霸凌④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霸凌者作斗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遭遇校园霸凌时,我们可以寻求法律救济,即( )①到公安机关举报②向人民法院起诉③向学校老师报告④请求同学的帮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我国打击考试作弊的力度越来越大,对于考试作弊行为,从以前的取消考试成绩到禁考,新刑法修正案还增加了入刑的相关规定。这警示广大学生要( )
①依法自律遵章守法②迎接挑战立志成才③自我防范防患未然④战胜挫折积极乐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图示法是明晰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概念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有( )

①刑罚、罚金②道德、法律③诉讼、“民告官”④主刑、附加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小华观看新闻时了解到以下事件。完成下面小题。
①
某工厂向河流中排放处理不达标的工业废水,环保部门依法对其作出处罚。
②
某照相馆未经孙某同意,将其照片展出,孙某要求照相馆撤下照片,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③
张某报警称某厂房着火且有群众被困,消防人员抵达现场发现并无火情,公安部门依法对张某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
(1)、对上述违法行为归类正确的是( )A、民事 民事 行政 B、行政 民事 行政 C、行政 行政 刑事 D、民事 行政 刑事(2)、对上述行为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违法行为 ②都是犯罪行为 ③都是一般违法 ④都是不良行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市民高女士去某银行应聘,被告知无法录用,原因是征信系统显示她拖欠担保公司6万元债务拒不归还,是失信被执行人。完成下面小题。(1)、同学们就此事的看法合理的是( )A、小张:诚信是对成年人的要求,与中学生无关 B、小李:诚信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绝不能说谎 C、小冯:失信者处处受限,要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D、小郭:银行侵犯高女士的隐私权,是违法行为(2)、此事昭示中学生( )
①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②不断完善和加强失信惩戒机制
③运用诚信智慧,保护个人隐私④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国庆期间,姑姑带表弟来小华家做客。完成下面小题。(1)、小华作为小主人接待客人,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端茶和水果招待客人 B、到门口迎接客人到来 C、与表弟分享零食玩具 D、躲在自己房间打游戏(2)、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礼貌用语,姑姑离开时最可能用到的是( )
①包涵②告辞③赐教④留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完成下面小题。(1)、这告诉我们( )A、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 B、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C、文明有礼是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 D、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2)、下列名言中,与材料表达的思想一致的是( )A、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 B、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15、全国铁路从2023年1月1日起对儿童优惠票实行车票实名制管理,凭儿童的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儿童优惠票,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将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按之前身高1.2米和1.5米为分界线。完成下面小题。(1)、据此可知,规则( )
①可以随时改变,无需受任何限制 ②并非一成不变,要积极改进规则
③应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加以完善④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的状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此规则的修改( )①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需求②说明了不合理的规则无需遵守
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④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小华乘高铁时排队等待安全检查,在科技馆当志愿者引导游客文明参观。完成下面小题。(1)、小华的经历表明,规则的作用是( )
①限制公民行为②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③保障绝对自由④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材料中出现的规则分别是( )①社会管理秩序②交通秩序③公共场所秩序④生产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据下边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AI诈骗的出现,警示人类( )①应立刻停止AI研发②绝不能相信任何人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要防止遭受AI诈骗,中学生应该( )①制定和完善网络规则②提高安全防范意识③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④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小华在朋友圈中“晒”出了自己的周末生活。早晨,与在国外出差的爸爸视频;上午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预习下周要学习的内容;晚上用手机APP观看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完成下面小题。(1)、你从小华朋友圈中感受到,网络( )
①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②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容易导致沉迷,必须坚决远离④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对于小华“晒”朋友圈的行为,你想提醒的是( )①随时上传最新动态②要传递社会正能量③注意保护个人隐私④充分享受网络自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同学们从新闻中得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6个月执行任务。完成下面小题。(1)、对此同学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你认同的是( )
①小丽:宇航员们遨游太空,独立于人类社会而存在
②小青:宇航员们仍是社会“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③小华:宇航员们离开了地球就能脱离各种人际关系
④小宇:宇航员与社会息息相关,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三名航天员之间的社会关系是( )A、血缘关系 B、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没有关系 -
20、下面三幅图片是反映小华同学暑假生活的照片。据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这样的暑假生活对小华同学产生的主要积极影响是( )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劳动精神②提升学习成绩,塑造健康人格
③关心国家发展,实现人生价值④专注社会实践,忽视理论学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由此可见,人的成长就是( )A、不断地社会化的过程 B、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C、不断学习知识的过程 D、不断追求成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