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公民要恪守诚信要求,尊重他人隐私

    ②社会生活是复杂的,要善于运用诚信智慧

    ③公民珍惜个人诚信记录,诚信意识不断增强

    ④社会信用体系受到重视,全社会信用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成就篇:“天问一号”飞往火星,“嫦娥五号”已带回月壤,“奋斗者”号实现了万米深潜,在建的川藏铁路穿越崇山峻岭,5G信号加速覆盖广裘大地,脱贫的乡亲们盘算着更红火的日子,千千万万劳动者坚守在岗位,家家户户憧憬着新的一年……

    思考篇: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国在第一位,家在第二位,“国家”这个词语的排序,决定了必须把国的利益排在家的利益的前面。全体航空母舰工程建设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为航母建设作出历史性贡献。

    践行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底气靠硬实力、软实力,“掉”不下来、“冒”不出来,只能干出来、创出来和磨出来。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把中国梦变成现实,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

    (1)、结合材料,说一说我国社会发展还取得了哪些成就,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有人认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与坚持个人利益至上是一致的。请简要评析该观点。
    (3)、为把中国梦变成现实,你打算如何做?
  • 3、材料   退休工人曹师傅是一位热心人,热衷于组织和参加公益活动,他经常组织有关环保的公益讲座,宣传环保理念,还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环保志愿者组织。在他的影响下,他身边的多人纷纷加入宣传环保、参与环保的行列。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曹师傅身上的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你参加过或想参加哪些公益活动?
    (3)、我们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 4、

    【遵守规则,弘扬美德】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对此,小明同学认为:带手机进校园是个人的自由,不必小题大做。

    (1)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角度,分析小明同学的观点。

    材料二   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杭州市教育局以“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持续开展“公筷公勺、光盘光瓶、垃圾分类、文明观赛”文明好习惯养成专项行动,杭城的小小东道主们充分展现了礼仪之邦的风采。

    (2)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你将如何做到文明有礼?

    材料三   为提高同学们的诚信意识,学校集中开展了以“诚信伴我行”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加强诚信教育,努力营造诚信育人的良好氛围,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诚信?
  • 5、

    某校八年级(2)班时政小组拟开展一次以“文明上网,争做合格网民”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新闻解读

    《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全球47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8.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1万亿美元,占47个国家总量的18.5%,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

    (1)这段材料表明了什么?

    ◎学校调查

    班里的兴趣小组开展了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得到如下数据。

    每周上网时间

    上网目的

    浏览过不健康网站

    进入过营业性网吧

    15小时以上

    10~15小时

    学习

    聊天

    玩游戏

    85%

    15%

    低于5%

    18%

    77%

    20%

    37%

    (2)结合调查数据,请你归纳出青少年上网存在的问题。

    ◎话题讨论

    围绕沉迷网络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3)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获得了大家的赞同。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理由。

  • 6、对下列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身份不同责任不同 B、关心社会奉献社会 C、国家利益至上 D、增强总体国家安全观
  • 7、有人说他们很“帅”:94岁老兵在天安门前深情亲吻国旗;小小的身影在街头仰视国旗,庄重敬礼;“国旗护卫队”弯腰捡起地上的国旗……他们的“帅”在于(     )
    A、赢得了关注,提高了自身知名度 B、表达了爱国情感,维护了国家利益 C、关心国家发展,以平凡行动奉献社会 D、行使公民维护国家利益的权利
  • 8、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     )

    ①国家主权、国家安全

    ②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③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

    ④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9、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奉献爱心应不分大小,做到尽己所能 B、捐助钱款不利于受助者变得自立自强 C、关爱他人就是给予他人物质上的帮助 D、献爱心是大人们的事情,和青少年无关
  • 10、“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邓小岚说:“没有音乐的人生太苍白,应该用音乐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为了这句话,从2004年开始,北京和河北马兰村约600公里的单趟路程,邓小岚每年要往返20多次,18年来奔波了20多万公里,建教室、找乐器、组建合唱团……-批批孩子因邓小岚而改变命运。邓小岚以实际行动(     )

    ①书写了责任与坦当②践行了诚信与平等③诠释了执着和奉献④展现了宽容和谅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1、下列漫画体现文明生活方式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

    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伴随着我们生命成长的全过程。下面是初中生丽丽生活中的几个情境,请你一起参与进来。

    情境一   丽丽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进入初中后,每当她看到同学们在一起谈笑风生时,感觉自己朋友少很孤单。她很羡慕他们,她也想加入但又没有勇气。

    (1)如果你是丽丽的同学,请你给她提出一些建议。

    情境二   丽丽和晶晶是好朋友也同住一个小区,最近晶晶生病了不能到校学习。

    (2)丽丽应该________,理由:________。

    情境三   同桌红红因晚上玩游戏没完成作业,第二天到校提出要借丽丽的作业抄一遍交给课代表。

    (3)丽丽应该________,因为________。

    情境四   丽丽的好朋友冰冰喜欢上网,有自己的微信号,有一天冰冰偷偷告诉丽丽网上有个人一直想加她好友,她征求丽丽的意见。

    (4)丽丽应该________,因为________.
  • 13、

    材料一   家住吉林省德惠市的杨浩,2024年高考以644分的成绩被吉林大学录取。父母离异后,他和姐姐一直跟随母亲生活,母亲用无私的爱给姐弟俩撑起了一个家,母亲的操劳让杨浩特别心疼,也让他从小就很懂事,母亲对他的关爱与鼓励,让杨浩保持了优秀的成绩。姐姐也在两年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东北师大。妈妈瘦弱的身躯是姐弟俩最坚强的依靠。“学习虽然很辛苦,但相对于母亲为了抚养我们吃过的苦,根本不值得一提。”杨浩说。

    (1)从杨浩的人生经历看,家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李洋是石家庄某校七年级(5)班的学生,晚上坐在自己的小屋里,回想一天的校园生活,总的来说是愉快的,但也有些遗憾:数学课上老师讲了一道题的解题方法,课后他与老师交流,想出了第二种方法,老师表扬了他,并让他第二天向同学们演示;英语课上他被英语老师标准的发音、声情并茂地朗读所吸引,他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但下午因班主任安排他中午打扫卫生区而耽误了生物课,被生物老师严厉批评,他觉得非常委屈。

    (2)据材料二,概括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老师的教导,请你分别用一句话表达对父母与老师的情感。
  • 14、

    材料一   乔琳出生在农村,初中来到父母打工的大城市上学,她的英语底子薄,但她并没因此而自卑,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向同学和老师请教,成绩肯定会不断提高;乔琳爱好体育,尤其她的短跑速度令人惊叹,在学校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上,她不负众望,100米跑出了全年级第一,并与同学们一起拼搏,获得了男女混合4×100米接力比赛第二名,为班级带来荣誉的同时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1)从材料一看,乔琳是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好的?

    材料二   董丽娜,2023届中国传媒大学首位视障播音硕士毕业生,语言艺术工作者。她10岁时失明,在大连盲聋学校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课程,并利用课余时间读完了馆藏的几百本盲文书籍。她说“读书曾带给我的快乐,我也想通过声音传递给更多的人”。对于未来,董丽娜说“我希望能够有机会走上教职,做一些教学工作,把学到的东西跟别人分享。也想通过创作更多作品的方式去跟别人交流,引发更多的共鸣。”

    (2)从董丽娜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学习的价值是什么?
    (3)通过以上材料和问题,请你以“梦想”为题概括一个结论。
  • 15、盈熙是某校初中学生,学习成绩好,古筝弹的也很棒,学校要举办建校30周年文艺汇演,盈熙想演奏古筝,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可是这时班主任找到她,希望她能代表学校去参加市中学生朗诵比赛,和校庆时间发生了冲突,必须放弃一项。你会建议盈熙(     )
    A、参加朗诵比赛,因为集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B、演奏古筝,因为机会难得 C、参加朗诵比赛,因为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坚持集体利益之上 D、演奏古筝,因为集体成员之间既要相互合作也要良性竞争
  • 16、国庆节前夕某校七年级举行了一场合唱比赛,为了呈现最佳的比赛效果,七年级(6)班全体同学踊跃献计献策,相互鼓励,多才多艺的班主任郑老师也为同学们悉心指导,不断完善细节。最后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之所以获得如此好的成绩,是因为(     )

    ①班级同学有共同的愿景,团结一致

    ②班主任老师是我们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③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经历

    ④同学们有主人翁意识,自觉承担集体责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7、上初中后的刘颖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课堂上小组合作环节,不善言辞的她被同学们激烈的讨论感染,情不自禁地加入了他们;刘颖数学成绩较弱,每当遇到难题时,总会得到同学的帮助,后来她也能主动请教同学,数学成绩逐步提高,刘颖的变化说明(     )

    ①进入初中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②集体生活带给我们温暖

    ③初中阶段是我们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④集体生活成就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8、小诺和小蒙同是班级板报小组成员,她们合作设计的板报新颖独特,在学校评比中经常获得好评。最近学校让各班出一期庆祝教师节的板报,两人在版面设计上出现了冲突,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结果不欢而散。你认为她俩应该(     )
    A、坚持自己的立场,据理力争 B、保持冷静,坦诚交流,选择最佳方案 C、向对方妥协,接受对方方案 D、告诉班长,由班长决定版面内容
  • 19、伯牙子期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②我们只能和志趣相投的人成为朋友

    ③交友需要换位思考

    ④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20、经各市、各高校和有关单位推荐,省评委会评审,确定400位老师当选2024年河北省师德标兵,现已公示。评选师德标兵(     )
    A、有利于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 B、说明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C、表明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导 D、能使老师们改进工作方式,成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上一页 243 244 245 246 24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