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下图是15岁中学生陈某的变化轨迹。对于陈某的以下行为判断错误的是(     )

    A、偷窃财物被拘留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B、持刀抢劫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C、无心学习旷课属于不良行为 D、辱骂同学受学校纪律处分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 2、诗人杜甫草堂附近住着一位老妇人,无儿无女,经常到草堂前的枣树下打枣,掺在野菜粥里煮着吃。杜甫非常同情她,无论老人什么时候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诗人杜甫的行为启示我们(     )
    A、要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 B、要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C、应该将心比心,理解他人的难处 D、要善于发现他人的特长,真诚的欣赏他人
  • 3、2023年12月1日,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四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下列行为符合维护公共秩序规定的是(     )

    ①购买商品、等候服务时依次排队

    ②文明就餐,使用公勺、公筷分餐

    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按秩序上下

    ④劳动者依法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4、在课后服务课上,“智慧之光”小组的同学们用图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5、2024年2月9日,网民卢某在短视频平台发布“除夕夜,某县某居民楼引发火灾”的不实信息。经查,卢某未经核实编造虚假信息引发网民关注讨论,造成社会不良影响。河池警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卢某处以行政处罚。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A、主动和公安机关一起处罚造谣行为 B、广泛浏览各种网站,接受所有信息 C、拒绝网络交流,自觉抵制一切谣言 D、提高辨析信息能力,不信谣不传谣
  • 6、【故事欣赏】一个小孩被狼给叼走了,再找到那个孩子的时候,那孩子已经14岁了,与狼在一起,身上长满了毛。一天,有人杀死了那只狼,那个孩子看见了,扑上去就将那人给给咬死了。故事告诉我们(     )
    A、独立的个人不需要融入群体 B、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自生存 C、个体是“我们”的重要形态 D、一个个“我”构成一个“我们”
  • 7、临近学期末,某校为同学们制作了一份特别的“寒假作业大礼包”,作业走“新”,让学生开心。完成这份作业,有利于同学们(     )

    寒假作业大礼包(部分):

    作业1:为穿庭年夜饭制作一道美食;

    作业2:给老师和朋友送上新年祝福语;

    作业3:至少参加一次社区义工活动。

    ①体验真实生活,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②从社会中获得物质奖励和精神滋养

    ③积累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业成绩

    ④养成亲社会行为,奉献和服务社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2024年11月9日是第33个全国消防日。为了让广大群众全方位、多角度、零距离学习消防、了解消防、参与消防,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安全素质,巴中某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主题宣传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1)、请你为消防安全主题宣传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家是我们最熟悉、最安全的地方。然而,许多潜藏的火灾隐患常常被我们忽视。火灾无情,瞬间就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家庭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防范火灾小知识?请分享。
  • 9、【成长有法】

    关于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央视主持人朱厂权有过一段经典的解读:它可以让你在看到落日余晖时,脑海中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哇,夕阳真好看”;在看到漫天飞舞的雪花时,能够脱口而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不只是惊呼“哎哟,雪真大,被惊呆”。学习、读书就像吃饭,你学到的知识、读过的文字终会变成营养,会给你提供成长的能量。

    初中阶段的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㻑穗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你打算怎样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 10、

    【青春有情】

    父母是港湾,在你疲惫时给你安心依靠老师似脚塔,引领你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多彩的,也是充满温情的。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温暖………

    材料一   亲暖情浓

    “你和父母相隔多远?”

    ◇0岁,躺在母亲腹中,和她相隔0米——母子血脉相连。

    ◇1岁,走出人生第一步,和他们相隔0.5米——父母寸步不离。

    ◇6岁,你上小学了,和他们相隔3千米——父母早晚陪伴。

    ◇16岁,你在寄宿高中拼搏,和他们相隔20千米——父母千叮万嘱。

    ◇18岁,你考上外地的大学,和他们相隔300千米——父母恋恋不舍。

    ◇30岁,你在陌生的城市打拼,和他们相隔1000千米——父母翘首以盼。

    将来,你们之间的距离也许更远,但,爱永远在你身边

    (1)在陪伴父母的日子里,我们该怎样珍惜亲情,建设美好家庭?

    材料二   师生偕行

    老师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在老师的引领和教导下,我们走向成熟;在与老师的碰撞中,我们体悟着与老师的相处之道……一些同学还谈到喜欢老师的表扬,害怕老师的批评,觉得老师的表扬是很有面子的事,一旦老师批评到自己,就会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埋怨老师。

    (2)请告诉这些同学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 11、

    【梦想引航】

    材料一   仰望星空

    潘展乐,10岁时种下了成为世界冠军的梦想种子,并不懈耕耘,不断追求卓越。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项目上,19岁的潘展乐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游泳队赢得了首枚金牌。2024年《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奥运冠军潘展乐以“小潘老师”的身份,为全国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堂特殊的“游泳课”,他分享了自己从“看台观战选手”到奥运冠军的蝶变历程,“我的任务就是每天游满1.5万米,不停琢磨动作姿势。即使游到筋疲力尽,我也从来没有感觉到厌烦,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世界顶级选手。”最后他鼓励同学们“为了热爱的梦想坚持,你们一定行!”

    (1)展望未来,描绘蓝图,请说一说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2)潘展乐从“看台观战选手”到奥运冠军的蝶变历程,这启示我们如何做一名有梦想的少年呢?

    材料二   脚踏实地

    “生命斗士”尼克·胡哲一生下来就没有四肢,却学会了打鼓、冲浪、写字、游泳、打高尔夫等众多技能。他还有一副好口才,于是他就充分发挥了演讲天赋,成为全球知名的励志演说家,并致力于公益事业。他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发挥最大的潜能,把自己最美的东西呈现给世界,我们相信,每天向前走一小步就可以一直往前走。

    (3)人都是自己的作品,我们应怎样精心雕刻这幅作品,让世人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 12、严禁未满______周岁的学生骑自行车上学和放学骑自行车回家。(     )
    A、12 B、14 C、16 D、18
  • 13、2024年,某市出现恶劣行径。不法分子冒充市场监管和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为借口,哄骗部分学校组织学生、家长去注册登录不明网站或点击不明链接参与活动。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我们应该(     )
    A、使用别人的手机登录,防止泄露个人信息 B、半信半疑,登录网站或点击链接去看看真假 C、保持冷静,不轻易点开陌生链接,以防泄露个人信息 D、对此消息深信不疑,按对方提示进行操作
  • 14、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以下行为中,体现出“尊敬师长”的是(     )
    A、老师讲错了,视而不见以保全老师的“颜面” B、在自己不感兴趣的课上,安静写其它作业不扰乱课堂 C、课堂上与老师观点存在分歧,一直“据理力争” D、以勤学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
  • 15、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故事告诉我们,父母担负着教育后代的责任,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这说明了(     )

    ①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②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

    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④建设美好家庭,只需要父母承担相应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6、“从大山深处而来,向广袤宇宙走去;从云南施甸县的一个小镇,成长为中国史上最年轻的航天员。”一路的坚持与蜕变,桂海潮终于实现了儿时的“飞天梦”,也让我们看到了因为学习而照亮的人生。这告诉我们(     )

    ①学习是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②学习只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③学习激发前进的动力,助力成长

    ④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7、“伪勤奋”是一种效率极低的学习状态,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学习没有目的性,耗时多、收效少。为摆脱这一状态,我们应该(     )
    A、编织人生梦想,经常立志 B、脚踏实地,不眠不休地努力学习 C、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D、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 18、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他就是少年立志,一生追梦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童年是在动荡的战争年代度过的,在颠沛流离中,他亲眼见到路边的饿殍,十分痛心。让大家吃饱饭,成了袁隆平的人生志向。这样袁隆平选择了与农业相伴一生。这告诉我们(     )

    ①少年的梦想可以帮助我们确立人生目标

    ②每个人都要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③梦想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只能埋头苦干

    ④梦想激励我们前行,有梦想就一定能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古训体现的道理是(     )
    A、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B、要全面采纳他人的建议 C、要学会通过倾听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D、自我评价是认识自己的唯一有效途径
  • 20、每到开学季,“作业赶工”的名场面,又在各地上演,一个人一支笔,一个晚上创造一个奇迹。有的同学在家熬夜到凌晨,奋笔疾书,本着“填满就行”的原则疯狂填空。这对你过好假期生活的启示是(     )

    ①要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计划没完成易有挫败感,随性就好

    ③学习和生活既需要计划,也需执行

    ④在校学习需要好好规划,在家可以随意发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156 157 158 159 1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