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要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体现了在我国最大的人权是( )
    A、人民幸福生活 B、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C、实现共同富裕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2、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宪法的核心内容是( )
    A、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B、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C、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 D、行政处罚的承担方式
  • 3、漫画《颁发“躺平奖”》警示公职人员( )

    A、规范政府监察权﹑ B、权力行使可任性 C、法定职责必须为 D、法无授权不可为
  • 4、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居于首位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之所以要强调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地位,是因为( )
    A、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B、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C、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 5、如图三幅漫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加强宪法监督 C、保障权利实现D权力属于公民
  • 6、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规定明确了( )
    A、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公民的基本义务 C、国家机构的设置 D、国家权力的运行
  • 7、2024年是我国宪法施行42周年。现行宪法实施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先后5次对这部宪法的个别条款和内容作出了必要的修改,推动了法治建设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
    A、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简单相加 B、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 C、加强合宪性审查是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D、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
  • 8、“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下列名言或诗句与其意思相近的是( )
    A、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B、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D、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 9、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因为( )
    A、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公民的权益受法律保护 D、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促进
  • 10、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资源在外,国内生产,市场在国内,叫内循环。资源在外,国内生产,市场在外,称为外循环。外循环叫出口导向型战略,内循环叫消费驱动型战略,新发展格局,就是资源在外,国内生产,以国内市场为主,然后带动国际市场,这就是内外相互促进的双循环的战略格局,其核心是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材料二   2023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将会是,新基建、新能源和新科技。

    (1)、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全面贯彻哪些新发展理念?
    (2)、结合上述二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当前我国如何谋求自身高质量发展?
  • 11、材料一   “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座谈会2023年2月23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的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材料二   2023年3月5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2023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示范志愿服务活动株洲分会场活动在株洲市二中青龙湾小学启动,正式拉开了株洲市文旅志愿服务“学雷锋”月的序幕。“学雷锋”月围绕“新时代新雷锋”主题,将组织文旅志愿者走进学校、农村、社区,为老百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旅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代表表示“追星就要追雷锋,以雷锋为榜样,让雷锋在自己心目中成为偶像,在新时代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传承好、弘扬好雷锋精神”

    (1)、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性
    (2)、假如雷锋是你心目中的榜样,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榜样的作用
  • 1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有效保证了人民享有广泛权利、人民民主参与不断扩大、国家治理高效、社会和谐稳定、权力运用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有效保证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有效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时,我国有哪些制度保障?

  • 1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随着法制建设的加强,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遵守法纪,依法办事,成为任何人都不能例外的庄严准则。

    我国有着几千年人治传统历史的国家,要在短时间内彻底根除传统思想的影响,并非易事。一有机会,少数人心目中的特权思想、人治观念、官本位思维就会溜出来作怪。为了“提高效率”,应该履行的程序就被省略;为了“跨越发展”,法律法规的“红灯底线”就视而不见。更有甚者,有的人手中有了权力,法治原则就成了“对人不对己”的约束,就有了挑战法律的资格。这些破坏法律准则、无视法治尊严的做法,必然要受到法律制裁。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领导干部尤其要做遵守法纪的表率。谁都没有擅权营私的特权,谁都不能存一丝“刑不上大夫”的侥幸。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根据材料内容请你简要谈谈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

  • 14、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以来,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也展示悠久的农耕文明,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意义极其重要。这启示我们(     )

    ①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全面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 ④认识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15、美国第三号人物,国会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于2023年4月5日,与其他国会两党成员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附近的里根图书馆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会面。会见蔡英文时,还直呼她是“台湾总统”。这是美国向一个中国红线更深的切下了一刀,美国这一行为(     )

    ①严重危害了我国国家安全 ②触犯了我国的核心利益

    ③违背了中美建交三个联合公报 ④坚持了一个中国原则,不支持“台独”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6、中国人向来喜欢托物言志、以物传情。这样方式不会令主客尴尬。当中法两国元首步入大厅,一位端庄的女琴师,正在弹奏《高山流水》。琴声悠远婉转,法国总统马克龙很感兴趣,询问:(弹奏的)是什么?中国元首解答:高山流水,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高山流水叹知音……通过屏幕我们明显感觉到法国总统马克龙既不太了解这首中国古典音乐的来历,也没有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意。这说明(     )
    A、中法两国文化是有差异性的,导致法国总统不能理解该音乐的文化背景和深意 B、中法两国成为知音需要共同的信仰 C、中法两国通过这首中国古典音乐一定会成为知音 D、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 17、居民小区业主用“高音炮”“遥控干扰器”对阵楼下大妈的“广场舞”,使噪音扰民问题凸现在公众面前。化解这类矛盾,共建祥和文明社区,需要当事人正确处理(     )
    A、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B、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C、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D、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18、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时间奋斗目标节点是(     )
    A、2020年 B、2021年 C、2035年 D、2049年
  • 19、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制定依据是(     )
    A、宪法 B、刑法 C、民法典 D、国家安全法
  • 20、每到寒冬腊月里,湖南人最喜欢穿着“省服”(睡棉服),游走在大街上、超市里和菜市场,株洲文明办多次倡议,“维护株洲文明形象,市民不得穿睡棉服出门”。这倡议一出便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多数市民认为睡棉服确实不符合文明礼仪,影响市容市貌。但也有声音认为,如果连睡棉服都管,社会的自由度就会降低。对此,作为公民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①认识到自由是相对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由权利

    ②执行法律法规时要充分考虑到民俗民风

    ③在行使自己合法权利时,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④在行使自己合法权利时,自觉履行维护文明城市荣誉的义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上一页 820 821 822 823 82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