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学习长本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必须在学校的系统中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学会做人 B、学习重要的是态度,我们要把所有时间用于学习 C、到处都可以学习,我们可以放弃在学校中学习的机会 D、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人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 2、“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入选航天员大队的第一年,白天要学习空气动力学等30多门功课,晚上还要写作业、预习等,她用辛勤的汗水和超越常人的毅力最终圆梦太空。这说明(     )

    ①坚持努力学习,离梦想就能更近一步

    ②学习是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③有梦想就一定能成功

    ④梦想的实现,需要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某班级教室墙上挂着一副对联:“有梦少年存远志,无声春雨润红花。”这副对联说明(     )
    A、每个有梦少年都有远大的人生志向 B、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让生命更有意义 C、少年要有梦想,要独立,与他人无关 D、少年的梦想是在无声无息中变成现实的
  • 4、2024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热辣滚烫》引发了一系列话题:做更好的自己、为自己而活、对抗生活的艰难与不公等元素唤起了观众的热烈讨论。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做更好的自己,就是要完美无瑕 B、为自己而活,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C、完善自我,发掘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 D、做更好的自己从不与他人做任何比较
  • 5、“为什么别人说我胖?”“我的皮肤怎么有点黑?”对形体烦恼、容貌烦恼等体相烦恼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会给我们带来较大的心理危害。解决体相烦恼需要(       )
    A、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 B、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C、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 D、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 6、小明总结2个月的初中生活,在日记中写到:“爷爷夸我长高了,身心健康;爸爸说我长大了,学会了学习;同学们赞我长智慧了,青春飞扬、思维敏捷。”小明认识自我的途径属于(     )
    A、个性特征 B、他人评价 C、自我分析 D、对比评价
  • 7、著名诗人舒婷曾说过:“中学时代只是非常短暂的历程,然而这一小段对我影响至深。我的个性、气质、道德观乃至常识性的认知,都来自那短暂的中学时代。”这表明初中阶段(     )
    A、决定着每个人未来的人生价值 B、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发展方向 C、是唯一能提升自我认知的阶段 D、对我们的成长具有独特的价值
  • 8、下列对初中阶段认识正确的有(     )

    ①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②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③中学时代是独立的,不再需要父母的监督

    ④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

    某校组织开展了“我眼中的中国”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发展成果共享】

    我们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并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

    (1)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体现了我国实施的什么战略?

    (2)材料体现的是我国哪些文明取得的成果?

    【创新动力涌动】

    “神舟”飞天、“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一项项断成果填补空白;第三代核电、新能源汽车,一个个新产业享誉全球。

    (3)材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

    (4)一项项新成果填补空白,表明我国坚持怎样的方针?

    【绿色基底浓随】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们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5)材料中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我国坚持的哪一新发展理念?

    (6)材料说明我国大力倡导怎样的生产生活方式?

  • 10、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中小林和妈妈的话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哪一内涵?
    (2)、漫画中爸爸的话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价值要求?
    (3)、小吉的话启示我们,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怎样做?
  • 11、

    解读报告,回答问题。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2024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报告内容。

    【内容一】

    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体系和高品质生活体系,努力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1)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内容二】

    依法行政强化法治建设,强化执法监督,防止不作为、乱作为。

    (2)内容二说明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怎样做?

    【内容三】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生态强省,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3)推进降碳、减污,说明建设生态强省必须严守的底线是什么?
  • 12、关注时政.回答问题.

    时政一: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初审。会后,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共收到586条意见。

    时政二: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实行。

    (1)、时政一划线部分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哪种途径?
    (2)、时政体现了法治的那项要求?
    (3)、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4)、作为中学生,你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市政府在网上开通“百姓论坛”,规定各职能部门安排专人每天浏览网页,对涉及自己部门的帖子必须在3天内给予回复,对“投诉帖”则要尽快纳入调查处理程序。

    材料二   乡村报兴,法治先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作用,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新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乡村之路。

    (1)、材料一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2)、材料一体现了政府的宗旨是什么?
    (3)、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乡村振兴,法治先行”,说明全面依法治国具有怎样的地位?
  • 14、建设美丽中国,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言行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有(     )

    ①多用一次性用品,少浪费粮食

    ②出门少乘私家车,多乘公交车

    ③学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好习惯

    ④纸张两面用,随手关闭水龙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漫画警示我们(     )

    A、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金山 B、宁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 C、要重视环境保护,忽视经济发展 D、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 16、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这说明我国(     )
    A、建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B、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C、开始重视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 D、影响生态建设的不利因素已消除
  • 17、全面放开中小城市落户、特大城市积分制落户、随迁子女异地中高考、身份证等医件异地办理等政策,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人口状况的新特点是(     )
    A、总人口增速趋缓 B、大量人口流动 C、男女性别比偏高 D、老龄化的加剧
  • 18、从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红船,到今天破浪笛行的“复兴号”巨轮;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组织,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对“伟大建党精神”理解正确的有(     )

    ①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②是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精髓

    ③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淇变为大篆、小篆、宋书,到东区、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从书法的演变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国书法(     )
    A、独具魅力,领先世界 B、历经辉煌,兼收并蓄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文化精髓,精神力量
  • 20、遗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展示了以下情境:某居委会在中心广场设立“人人议事厅”,其中有人人留声板、人人回音壁、人人议事成果展,促进社区共商共建,老师最有可能讲的内容是(     )
    A、民主选举 B、民主管理 C、民主协商 D、民主监督
上一页 711 712 713 714 7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