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引导同学们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下列名言中最适合引用的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2、“在家里,我是妈妈的孩子;在小区,我是邻居大哥哥;在商场,我是消费者;在学校,我是一名学生……”这说明(     )
    A、人人都是社会的合格成员 B、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C、人的身份在社会中难以确定 D、人在社会中只有一种身份
  • 3、“双减”背景下,某初中给八年级学生设计了下面的假期作业清单:为了在亲社会行为中获得劳动体验,你会选择哪两个假期作业(     )

    作业1:为客人制作一道当地的特色美食

    作业2:到小区公共区域去进行体育锻炼

    作业3:到广西博物馆、民族博物馆观光

    作业4:到田间地头,帮种植户采摘蔬菜

    A、作业1、作业3 B、作业1、作业4 C、作业2、作业3 D、作业2、作业4
  • 4、抗美援朝期间,身为连长的杨根思发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英雄宣言,他的“三个不相信”精神被其生前所在的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官兵传承至今。对这一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
    A、只有人人上战场英勇杀敌才算报效祖国 B、在国家危难的关头挺身而出,舍身忘死 C、要一成不变地传承,无需融入时代内涵 D、能把所有人锤炼成攻无不克的民族英雄
  • 5、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他自己个性的工程师。”也有人说:“只有在集体中,个性才能得到高度的觉醒。”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在集体中发展个性就要做到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自由发展

    ②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

    ③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6、【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华阴老腔,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音乐形式,为西岳华山脚下的华阴双泉村所独有,据研究,老腔实际由船工号子演化而来。老腔的语言性很强,呈现出由说唱向戏曲过渡的明显痕迹,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因此,老腔被称作“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1)、华阴老腔体现了怎样的中华文化特点?
    (2)、阅读上述材料,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7、【民族团结一家亲】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东乡族、土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撒拉族、哈萨克族、满族等。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七个民族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17.9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39.8%。各族人民在生活中手足相亲,和睦相处,为甘肃的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材料表明我国实行的民族制度是什么?
    (2)、各族人民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3)、建设和谐甘肃,人人有责。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维护甘肃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 8、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和成功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已经成为引领甘肃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被文旅部誉为文旅融合的典范。“一会一节”的举办有利于(     )
    A、加强文明交流,实现文化统一 B、使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C、消除世界各国存在的文化差异 D、减少文化碰撞,避免文化冲突
  • 9、党的二十大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       )

    ①转变发展方式     ②优化经济结构     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④全面深化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0、“丝绸之路,你我肩并肩,携手创辉煌。一带一路有你有我大小问题我们一起面对,互联互通,心手相牵,我们从此海陆相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一首名为《一带一路》的歌曲风靡网络,歌词让我们认识到( )

    ①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     

    ②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③加强合作谋求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④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1、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许多规定主要靠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有专家说,依法治国,80%以上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     )
    A、多制定法律 B、严格依法行政 C、保证司法公正 D、多为公民服务
  • 12、王某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的方法,捕获中华蟾蜍209只。经人民法院审理,王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狩猎罪,被判处拘役四个月。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触犯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违法行为都要拘役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周恩来在《我的修养要则》中提出“习作合一”,主张把“学习” “锻炼“ “实践”统一起来,不能空洞抽象地谈修养问题。这启示我们(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14、2023年3月10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进行宪法宣誓。这体现了(     )

    ①坚持宪法至上,维护宪法权威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③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全国人大依法行使任免权,对人民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绿色崛起】

    近年来,某市采取多项措施改善城市环境:绿化南北两山、治理黄河水污染、严明环境监管责任、支持研发新能源、落实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垃圾分类等,完成了环境治理工作。市民在公园踏歌晨练、迎霞散步,收获着实实在在的幸福。某市还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构建了城市服务、文化体验和购物休闲的综合体,有力激活着经济潜力,实现创建文明城市的美好愿景。

    (1)、上述材料体现出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文明城市创建的?
  • 16、【感受中华文化守望精神家园】

    材料一   极具诗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开门迎客的“冰雕中式门窗”、倾泻而下的“黄河之水”、空灵烂漫的唯美雪花…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幕幕恢弘壮观的画面让海内外观众惊艳震撼。5000年历史沉淀中所形成的中华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此次北京冬奥会上处处可见、大放异彩。

    材料二   “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历史自信,中华民族展现出活力进发、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有这样的人民作为强大后盾,有这样的精神作为坚实支撑,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1)、结合材料一,说说中华文化的特点。
    (2)、材料二中“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这么说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3)、守望精神家园,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认为应怎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中华文化?(可以从国家、个人等角度回答)
  • 17、【民族团结一家亲】

    材料一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材料二   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九年级学生小伟认为:“民族团结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还与我们中学生息息相关。”

    (1)、为什么说“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2)、中学生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 18、【规范行为保障自由】

    中学生小华想让他的同桌帮他考试作弊,遭拒后,小华便在某网络平台发布了大量丑化同桌的照片,引来了大量恶意中伤同桌的侮辱性跟帖。对此,有网友认为:“网络上发表言论很自由,但我们要谨遵法律,不然可能会违法。”

    (1)、上述材料中小华侵犯了同桌的哪些权利?
    (2)、请从自由与法治的关系角度,对网友的观点进行分析。
  • 19、即将毕业的我们,在面对未来职业选择时(       )

    ①只考虑当明星、“网红”          ②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

    ③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④要考虑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0、2022年是“中国梦”提出十周年。党领导人民逐梦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连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体现了(     )

    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②我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④中国梦只是未来的梦,终将在新时代中国人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676 677 678 679 6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