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17-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政治中考一模考试试卷
- 湖南省耒阳市冠湘学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松木塘镇关山口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益阳市国基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郴州市苏仙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虎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思想品德试卷
- 2015-2016学年湖南永州祁阳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2016届湖南省宁远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 通用版思想品德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测试卷
-
1、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时审议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成都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更加突出区域协同和对外开放、更高水平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更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突出扩大需求、更高水平推进消费投资良性循环;更加突出绿色化数字化、更高水平推进经济转型;更加突出激发活力、更高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更加突出可感可及、更高水平增进民生福祉。
结合材料,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分析说明上述要求对成都市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
2、漫画表明我国( )A、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发展 B、严守资源利用下线、环境质量底线 C、坚持民主立法,为生态文明护航 D、经济由高质量发展向高速发展转变
-
3、2024年5月27日,中宣部授予陆军某合成旅的“杨根思连”时代楷模称号。他们坚持和传承“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英雄宣言,以卓越表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杨根思连”的事迹( )
①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的要求
②弘扬了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尊重英雄的价值取向
④提供了强大物质力量,推动了社会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
4、下列古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价值要求的是( )
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法令行则国治,法令松弛则国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5、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许多名言警句传递着强大的美德力量。下列选项中,对名言警句所蕴含的传统美德理解正确的是(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敢于牺牲
②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
③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诚实守信
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艰苦奋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6、紫砂壶是中国传统茶具代表之一。晶莹雪花遍洒壶身的“冬韵套壶”,象征奥运五环的“五色小杯”,集古老工艺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北京冬奥紫砂系列产品爆火。这体现了(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②文化自信的增强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传承中华文化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
7、实现良法善治,离不开道德作用的发挥。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德治比法治更重要,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③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④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2024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颁布并生效,从该法的修订过程可见( )
党中央决策部署,决定修改完善国务院组织法
《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并两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并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A、国务院组织法是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我国所有的法律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或认可的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
9、下列名言警句所表达的主要思想与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不完全对应的一项是( )A、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公正司法 B、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严格执法 C、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科学立法 D、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全民守法
-
10、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正确的是( )
①唐老师投票选举区人大代表——民主选举
②李叔叔参加区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民主监督
③黄阿姨拨打区长热线反映教育双减政策不落地问题——民主决策
④王校长参加国家义务教育均衡检查座谈会——民主协商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11、不同国家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模式。只要适合本国国情,能代表广大人民利益,就是行之有效的民主模式。下列观点与此一致的有( )A、民主形式的选择决定了国情 B、民主道路的选择取决于国情 C、选举民主是我国的特有形式 D、民主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
12、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强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250亿元、增加20亿元;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安排100亿元、增加30亿元;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安排404亿元、增加10亿元……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是因为( )A、教育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B、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C、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D、教育是国家当前一切工作的重心
-
13、对下图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我国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必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②我国城乡地区基本实现了共同富裕
③2024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农村高于城镇
④2024年上半年,全国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增长态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能反映这一矛盾的是( )
①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艰难
②我国低收入群体占比过高,收入和财富差距大
③人口老龄化加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
④共享图书馆日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图书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校在国庆节前开展“普天同庆贺华诞祖国腾飞谱新篇”成就展,下列标题适合本次展览主题的是( )A、我国科技创新成就斐然,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B、我国国际地位大幅提高,是影响世界的决定性力量 C、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全面小康目标已初步实现 D、我国各项事业取得发展,创造人类发展史伟大奇迹
-
16、
初中毕业班同学开展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现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下列问题。
【直面风险挑战】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难以避免的风险和挑战。
(1)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演绎奋斗人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无奋斗,不青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不懈奋斗。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以“无奋斗,不青春”为主题写一份演讲提纲。(要求: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表达流畅,字数不少于50字,最少三点。示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努力提升自身素养)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材料二 小品《坑》,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一位“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这位郝主任缺乏责任担当,漠视群众疾苦,还常常为自己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比如“人民群众对道路潜在风险防范意识不足”,让人哭笑不得。这出“官场现形记”最后的结局是,那个半年都没填上的坑,不仅坑到了新到任的马局长,也坑掉了郝主任自己的形象和位置。
材料三 过去的一年,中国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面对挑战,抢抓机遇,意气风发地迈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1)、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国家应怎样提升新质生产力?(2)、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国家行政机关应如何正确行使职权?(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
18、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下面的观点进行评析。
甲:法治中国在路上,社会治理凭德治。
乙:法治具有强制性,法治比德治更重要。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你根据阅读材料中所给的名言俗语,分别写出它们各自符合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哪项方针。
名言俗语
具体方针
法立,有犯而必施
①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②
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不能实现法治
③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公正司法
-
20、关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下面表述错误的是( )A、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B、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C、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D、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