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雪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收集了以下两则资料,最适合该学习活动的议题是(   )
    ☆某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智能化立体停车场。
    ☆某地增设非机动车道,将车道刷成蓝色,加装隔离护栏。
    A、完善政治制度,保障自由平等 B、建设法治社会,培育法治意识 C、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D、关注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
  • 2、1978—2023年,滚滚向前的改革春潮,造就了蓬勃发展的今日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这彰显了改革开放(   )

    ①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    ②是引领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下图是我国 2017 年和 2022 年的部分财政支出柱状图。它反映了我国(   )

    ①教育、就业等民生保障逐步提高

    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把教育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④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举办公益夜校、开设婴幼儿照护中心、兴建“口袋”公园、开展全民健身大赛······这一系列惠民举措的共同目的是(   )
    A、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B、构建良好生态环境 C、保障公民文化权利 D、满足美好生活愿望
  • 5、改革开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6、红色、绿色、古色是江西的三张亮丽名片。某班开展了以“领略赣鄱魅力,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1)、【领略赣鄱魅力】

    为丰富研学体验,增强育人效果,本次研学须涵盖红色、绿色、古色三类资源。

    请你依据下侧资源分布图,从绿色、古色两类资源中各选其一填入下列空格并说明选择理由。

    资源名称:革命纪念馆++

    选择理由:

    (2)、【赓续红色血脉】
        同学们在研学活动中收获颇丰,最难以忘怀的还是在革命纪念馆齐诵刘伯坚烈士家书的场景:“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每每想起,同学们依然心潮澎湃,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铭记先烈,接续奋斗,勇担时代重任!
    伟大精神永放时代光芒。请从凝聚价值追求的角度,阐释刘伯坚烈士家书蕴含的时代价值。
  • 7、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需要以文化兴盛为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骨文是商朝留下的宝贵遗产,古人以细致的观察和惊人的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转化成字符,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数千年来,汉字的结构没有改变,但形态、意蕴不断丰富发展。

    知识卡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材料二 千百年来,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书写着灿烂的中华文化。进入新时代,文化工作者积极探索,推动中国书法散发光彩:精选中国书法史上经典作品,策划大型文化节目,用书法作品串联起历史文脉,展示书法之道;将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开发成计算机字库,以适应键盘输入逐渐代替笔墨书写的变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应用;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综合运用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生动再现存于甲骨、碑帖等文物上的书法文字,推动文字书写审美“飞入寻常百姓家”。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1)、根据知识卡片,说明材料一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哪些特性。
    (2)、分析材料二中文化工作者的探索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启示。
    (3)、围绕“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主题,运用所学知识,从“情怀与抱负”“文明交流互鉴”两个关键词中任选一个,写一段感言。(要求:不得抄袭材料;字数6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学校、姓名等信息。
  • 8、绍兴依托会稽山脉、鉴湖水系、天姥古道等,用唐诗串起了一条“浙东唐诗之路”大走廊;依托赛车、滑雪、玻璃栈道等,让游客畅享“酷玩”:依托黄酒咖啡、黄酒冰淇淋、黄酒奶茶等,让古老而现代的气息软软地将游人包裹⋯⋯这体现了绍兴对(   )

    ①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②区域经济发展原则的运用

    ③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实践    
    ④低碳生活理念的大力宣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在班级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学习活动中,班干部随机抽取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名言名句的主旨与主题词一致的有(   )

    爱国

    不学礼,无以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敬业

    见贤思齐

    敬人者,人恒敬之

    诚信

    轻诺必寡信

    言不信者,行不果

    友善

    亲仁善邻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 10、杭州市政府提出抓住亚运契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加快宋韵文化品牌塑造。这一工程能够(   )

    ①激发杭州市民内心的文化自信

    ②直接提升杭州的体育竞技水平

    ③吸收外来文化并不断铸就文化新辉煌

    ④加快文化创新性发展并扩大国际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2023年11月23日,空军专机迎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2014年至今,我国已经连续10年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此举意义在于(   )

    ①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②锤炼品格意志,实现个人伟业

    ③锚定小康目标,厚植家国情怀    ④缅怀英雄烈士,铭刻国家记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2024年5月1日,某高速路段发生塌方。正在高速上行驶的司机王向楠发现路段异常后,果断将自己驾驶的厢式货车横在路中央,避免了事态进一步发展,他的行为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B、忧国忧民、忠于祖国 C、见义勇为、助人为乐 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
  • 13、“勤”的本义是辛苦地劳动。早期先民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用农具在黏土地上劳作,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很辛劳。能够承担这种辛勤劳动的品质被称为“勤”。下图是“勤”字的演变过程。

    以上材料说明(   )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④勤劳是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舟山有件大型灰雕作品——《海战图》。它位于定海区东海云廊竹山段,向行人诉说着鸦片战争中定海保卫战的悲壮历史。用灰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英雄事、传英雄情”的做法(   )

    ①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创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

    ③弘扬了爱好和平的伟大时代精神
    ④丰富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5、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 16、

    【走进法治天地】

    七(2)班第三小组围绕“生活在法治社会”开展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加。

    【项目一学习民法典】小组学习中,同学们整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1)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答4个即可。

    【项目二学习法律】

    ●据报道,台州公安网安部门全面摧毁了以刷单控评引流的“网络水军”犯罪团伙产业链。该团伙1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以非法经营罪被分别判刑,冻结涉案资产超5000万元,实现了对软件开发、平台运营、营销拓展的全链条打击,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某社区居民因小区停车位分配问题产生纠纷,即将发生冲突。社区工作人员及时依据相关法律进行调解,最终化解矛盾。

    ●我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总结一下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法条是对中小学生自由的限制 B、该法条能杜绝中小学生不良行为 C、该法条有利于我们树立规则意识 D、该法条能帮助我们学习书本知识
  • 18、“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这启示我们(     )
    A、要善于保护自己,尽量少跟异性同学交往 B、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C、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男女同学之间不应该交往 D、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
  • 19、下图小刚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合理宣泄 B、放松训练 C、改变认知评价 D、转移注意力
  • 20、我国历史上“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都是捍卫人格尊严的典范。这启示我们(     )
    A、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 B、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C、真正的自尊,来自个人努力拼搏,要学会不断提升自己 D、真正的自尊,来自个人倔强的性格,要学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底线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