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校开展“少年有梦付诸行动”主题活动。

    【我的青春梦想】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以下是几位同学的梦想。

    小芸:大国工匠很厉害,我想学习一门技术,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小胜:我要成为一名工程师,制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

    小文:我的梦想是拥有七彩人生——想去周游世界,想做环保志愿者,还想……

    (1)有同学提出:如果梦想不能实现还有意义吗?运用所学,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行动规划】

    少年有梦,不仅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以下是同学撰写的行动规划书。

    行动规划书

    【目标与缘由】我想成为一名医生。我特别敬佩医生能救死扶伤,而且随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社会需要更多的医生。同时我是个细心又有耐心的人,我觉得自己适合做医生。

    【方案与行动】

    行动规划方案(2024.9-2024.12)

    行动规划内容

    规划完成情况记录

    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之余,多关注生物等学科的学习

    1.已阅读《DK人体大百科》

    ……

    每学期拓展阅读至少3本生物医学相关的书籍

    积极参加探究实验,提升观察和实践能力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

    【座右铭】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2)结合所学,对上述行动规划书进行点评。
  • 2、中国首位“90后”航天员宋令东,家境贫寒却勤奋好学,他17岁考入空军航空大学,期间树立了投身航天事业的梦想。在参加航天员选拔时,他历经艰苦训练,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意志品质,成功入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这启示我们(     )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就可以实现美好的人生

    ②要把个人的发展植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

    ③要提升专业能力,能力大的人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在踏实奋进中绽放人生光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下列可以作为“逆境不馁”观点论据的是(     )

    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②莫言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③钱学森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家庭文化氛围浓厚,为他的人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④苏轼被贬却泰然处之,将积极的人生态度反映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写下了《定风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这幅漫画启示我们(     )

    ①规则是对我们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

    ②只有处于安全的环境,才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③守护生命安全,要自觉遵守规则

    ④树立安全意识,不去尝试任何新奇的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小奇喜爱写作,上数学课的时候,他偷偷写小说被老师发现,老师狠狠批评了他,小奇很懊恼。作为朋友你去劝解,你会选择(     )

    ①对待老师的批评,不用太在意,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和提醒,要理解老师的用心

    ③要换位思考,反思自己的问题,课上专时专用

    ④要尊重信任老师,完全接受老师的批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微行为

    微点评

    朋友约小明打篮球,小明忘了这事,让朋友在球场等了一个多小时,事后他也没有解释

    交友需要志趣相投

    小川和别人闹矛盾,约了好朋友一起去教训他

    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

    小深发现好友下课后发呆、很难过的样子,就默默陪伴在好友身边,安慰他、鼓励他

    朋友之间需要关心尊重,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

    我做了错事,朋友一边批评我一边帮我

    真正的友谊是相互理解和帮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在2024年首都“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一位援疆干部的家庭入选。这位援疆干部积极参加对口支援工作,他的爱人和孩子在他的影响下,积极参加社区的义务劳动,一家人共同践行着爱国爱家和睦奉献的理念。对这一家庭进行宣传,以下题目最恰当的是(     )
    A、弘扬优良家风,促进社会和谐 B、分担家庭责任,履行家庭义务 C、增进相互理解,主动化解矛盾 D、消除观念差异,营造幸福家庭
  • 8、某电影讲述了宅家多年的女孩克服接踵而至的考验,通过练习拳击去追求梦想,开启滚烫人生的故事。“如果没有特别幸运,那就请特别努力。”“你赢过吗?哪怕只有一次。”这启示我们(     )

    ①做更好的自己,必须追求完美的人生

    ②正确认识自己,不与他人做任何比较

    ③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断努力发掘潜能

    ④正确认识自己,要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____——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重阳节
  • 10、“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这说明个人离不开集体。( )
  • 11、在救灾的日子里,一个个、一批批、一群群救援者,从四面八方奔赴灾区,只为托起每个生命的希望。这体现了敬畏生命、坚持生命至上。( )
  • 12、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一个生命都不可替代。( )
  • 13、我们班是优秀集体,班里的事情有明确分工,大家各负其责,不是自己的事情就不用操心。( )
  • 14、我和好友无话不谈,考试的时候,我有题不会,他悄悄告诉我答案。这就是真正的友谊。( )
  • 15、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同风格的老师,不管年龄、专业、性格等差异,他们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值得我们尊重。( )
  • 16、建设美好家庭,只是爸爸妈妈的责任,他们要赚钱养家,还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
  • 17、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镜子,有助于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 18、小明说话有口音,但他勇敢地去参加演讲比赛。这是接纳自己的表现。( )
  • 19、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 )
  • 20、

    【夯法治基础,共圆中国梦】

    材料一   电信网络诈骗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实施。本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各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发力,为反电信诈骗工作提供有力法律支撑,让“天下无诈”照进现实。

    (1)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材料二   2024年12月1日是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颁布实施两周年。该法颁布施行以来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4.3万起,抓获一大批违法犯罪嫌疑人。打击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历史性成就,4.9万名中国籍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我方,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发数和损失金额下降30%,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国家反诈中心累计推送预警劝阻指令4.2亿条,公安机关见面劝阻1477万人次、拨打电话劝阻3.1亿次,会同有关部门拦截诈骗电话37亿次……各地持续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2)结合材料,运用厉行法治的知识,说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上一页 404 405 406 407 40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