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5年4月18日,“百炼成钢的真心朋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举行。俄罗斯援华抗日老战士后代代表,俄政界、军界、学者、媒体、民间机构代表等400余人出席活动。下列史实中,与此相关的是(     )
    A、凡尔登战役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D、万隆会议
  • 2、法西斯国家在战争初期完全占据了战场的主动,人类面临被法西斯国家奴役的危险。……1942年1月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而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并取得最后胜利。这说明(     )
    A、团结就是力量 B、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C、弱国无外交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 3、在巴黎公社之前,无产阶级专政只是一个纯理论概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个未曾经过生活实践验证的“天才论断”,马、恩意识到,20多年前的纲领内容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是站在时代前沿的科学理论 C、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D、指导了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
  • 4、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阴影部分可以填入的内容是(     )

    A、都处死了封建君主 B、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C、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D、都受到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
  • 5、美国作家克尔·H·哈特在其所著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指出:“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执政期间得到了实施……也许再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该法典是指(     )
    A、《汉摸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法国民法典》
  • 6、从2025年元旦到农历蛇年新春,习近平主席分别同俄罗斯、美国等国元首和欧盟机构领导人视频会晤或通电话进行沟通,同亚太、亚欧、拉美等地区多国政要会见会谈,向多国领导人致电,促进大国关系稳定发展,深化睦邻友气,与全球南方国家共谋新合作,为完善全球治理增添新动力。据此可知,新时代的中国(     )
    A、坚持“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 B、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 C、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D、践行积极有为的特色大国外交
  • 7、“区位优势……应该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依托的国际与国内市场及所处的交通、能源大环境等方面。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是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我国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该材料表述的是我国经济特区设立的(     )
    A、背景 B、作用 C、特点 D、影响
  • 8、创作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版画作品《炉前》,描绘了平炉出钢的绚烂景观,工人们兴奋地簇拥在炉前,看钢水从出钢口喷射而出,动人心魄的光亮勾勒出劳动者喜悦的面庞,成为全民大炼钢的生动写照,是“大跃进”时期不可多得的木刻杰作。这幅作品可以用来说明我国(     )
    A、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 B、国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C、已经进入工业强国的行列 D、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
  • 9、表格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某次重大战役的战绩情况,据此可知,这场战役(     )

    战役持续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日伪军数

    破袭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余次

    2.5万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A、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1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追寻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薪火”主题研学活动,分赴南昌、三湾、井冈山、古田四地。其中,南昌研学团撰写的报告主题应是(     )
    A、军旗升起,革命摇篮 B、胜利会师,长征结束 C、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D、党指挥枪,枪服从党
  • 11、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的半个世纪里,中国因条约而陆续开放的通商口岸积久渐多,其趋向由沿海入长江,由下游而上游,并逐步进入内陆腹地。这些埠口,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说明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特点是(     )
    A、侵略国家日益增多 B、仅限东部沿海地区 C、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D、由内地扩大到沿海
  • 12、“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皇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草敕令;部分由于它是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行政效率的手段。”这说明军机处设立的目的是(     )
    A、削弱相权 B、强化皇权 C、禁锢思想 D、发展经济
  • 13、历史学者徐中约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也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由此判断,该制度是(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 14、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原地区许多农作物相继在江南大量种植,今浙江省境内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米(稻)、菽、麦、胡麦、胡麻、大豆、小豆、香粳、粟等,其中有的作物在此前仅限于北方种植。这一现象反映出魏晋南北朝以来(     )
    A、北方经济受到破坏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 15、“当年回马望长安,壮士一别远汉关。首使十三年岁久,再行千万里程艰。张君信义蛮夷爱,华夏文明异域宣。薪火遥播功业厚,千秋永载史书间。”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张仲景 C、张角 D、张陵
  • 16、考古学家在甘肃马家塬墓葬中发现了大量战国时期的金饰片,其中。一些金饰片的图案与欧亚草原上的斯基泰文化和巴泽雷克文化风格十分相似。这反映当时(     )
    A、随葬物品丰富 B、冶金技术高超 C、中外交流密切 D、文化多元同一
  • 17、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列文物中,能入选“商周时期文明展”的是(     )

    A.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B.刻有文字的甲骨

    C.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D.青瓷莲花尊

    A、A B、B C、C D、D
  • 18、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它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各国经济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一  在这个新的世界地图上,人们渐渐看到在陆地上,有好多把欧洲和亚洲连在一起的道路,……也看到在海洋上,有横穿大洋连贯欧亚美非和大洋洲的航线,……这些密密麻麻的线条,渐渐填满整个世界,终于让全球一道携手进入一个整体历史。

    ——葛兆光《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历史事件后出现了“新的世界地图”?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该事件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前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以电力的运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带动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如电力、电器、化工、石油、汽车等等。

    ——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

    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上,哪一个国家的成就最大?

    (3)、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指出:“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违背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不会有赢家。”近日,美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挑起贸易战,严重损害国际经贸秩序,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面对美方的经济霸凌行径,中国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5年4月22日)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面对美方的经济霸凌行径,我国可以通过哪一国际组织来协调解决?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19、资本主义从萌芽初现到全球扩张,社会主义从理论构想到制度实践,人类社会的变革始终充满张力与突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一  他(威廉)和玛丽登上王位时自己已经读过的《权利宣言》,于1689年4月被转化为《权利法案》。……法案宣布暂停法案之权为非法,并禁止在和平时期组建常备军。它废除了在司法事务中行使特权,而国王被禁止设立教会委员会或在议会之外筹款。

    ——马克·凯什岚斯基《企鹅英国史(卷六)》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历史事件使“他和玛丽”登上王位?概括《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

    (2)、材料二  美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当工业革命在英国启动时,美国通过1776年爆发的独立战争挣脱英国的殖民枷锁,实现了独立。……但18-19世纪的美国有资本主义和奴隶制两种社会经济形态存在,形成了南北之间的对立。这种情况到19世纪中叶南北战争中北方打败南方,巩固了国家统一并废除奴隶制之后才得以消除。

    ——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场战役是美国“挣脱英国的殖民枷锁”的转折点?“南北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  1917年11月6日夜间到7日清晨,布尔什维克占领了城里的电话局、火车站和发电厂。一艘军舰调转炮口对准冬宫——克伦斯基的政府所在地。克伦斯基政府基本上找不到什么人来保卫它。苏维埃代表大会仓促召开,大会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并任命以列宁为首脑的人民委员会来取代它。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事件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何重要历史地位?同时它把什么思想理论变成了社会现实?

  • 20、中国道路是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愿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政权初创】

    材料一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 ① 、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 ① ”的内容。哪一场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道路探索】

    材料二  以“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主题构建的知识体系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中央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提出的八字方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取得了巨大成就。请举一例在农业上的成就。

    (3)、【体制改革】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后,以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郭德宏、王海光、韩刚《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共十四大作出的哪一决定使“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4)、【梦想推进】

    材料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结合新知识回答,为实现材料四中提到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提出并形成了什么战略布局?

上一页 265 266 267 268 2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