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是二战前后殖民地面积及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由此可推断(     )

    时间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亿)

    二战前

    7800

    14.5

    1959年

    2550

    1.6

    A、世界殖民体系加速瓦解 B、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加强 D、“多极化”趋势日渐稳定
  • 2、他曾说过:“我试图写出整个法国社会的现实历史,拿破仑用武器要完成的事,我要用手上的笔来完成。”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以下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B、托尔斯泰的《复活》 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D、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3、19世纪,“操作于机械之前的工人必须换掉以前在作坊中穿着的粗笨的日常服装,戴上简便的帽子,穿上合身适体的工作服和减轻疲劳的鞋子以保证安全”,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工业时代的劳动需求 B、工人阶级的政治觉醒 C、革命年代的观念变革 D、战争时期的生活变迁
  • 4、下表中的历史著作反映的主题是(     )

    作者

    国籍

    作品名称

    内容

    卡萨斯(1474—1566)

    西班牙

    《西印度灭亡简史》

    《西印度史》

    西班牙在美洲灭绝种族的罪行和在美洲拓展殖民地的经过

    谷斯(1501—1573)

    葡萄牙

    《葡属印度史》

    葡萄牙征服印度的历史

    A、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B、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C、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D、殖民地的民族解放
  • 5、薄伽丘的《十日谈》中,郡主绮思梦达与仆人相爱,父亲怒斥她“应该找一个身份相称的人。”绮思梦达反驳:“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这则故事体现的精神是(     )
    A、人文主义 B、禁欲主义 C、民主共和 D、科学实践
  • 6、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在金字塔旁修建斜坡来将巨大的石料运送至高处,随着建筑高度不断升高,不断加长斜面,以降低坡度,达到省力的目的,这反映了古埃及(     )
    A、法老权力至上 B、农业经济的繁荣 C、科学理论发达 D、劳动人民的智慧
  • 7、C919国产打飞机投入商业运行,国产大型盾构机“京华号”顺利掘进,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顺利投入运行,这些成就得益于新发展理念中的(     )
    A、绿色 B、共享 C、协调 D、创新
  • 8、1978年,政府留给国有企业的利润比例仅有3.7%;到1987年,政府留给国有企业的利润比例增长到40%,这一变化有利于(     )
    A、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B、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C、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D、增强国有的企业活力
  • 9、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颁布后,中央特派飞机运动全国各地民众的建议。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各界人士共提出118万条修改、补充意见。这反映了我国(     )
    A、土地改革成效显著 B、人民权利得到保证 C、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 10、下图为1929年刊发的漫画,对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文字为:帽子两种

    穿中国衫戴洋帽子,妙极妙极!

    但穿洋服戴中国帽子呢?

    A、社会物质生活中西合璧 B、服饰凸显全盘西化色彩 C、中国服饰改革举步维艰 D、西服成为全国通常服饰
  • 11、下图是广东华强火柴厂出品的“77”火花,其主图为一幅当时的中国地图,上面标注了各省行政区域,以纪念这个民族觉醒的日子。此设计(     )

    A、抨击消极抗战政策 B、号召全民投入抗战 C、谴责日寇侵华行为 D、纪念国民革命胜利
  • 12、五四运动前,中国的新派期刊仅有《新青年》《新潮》等不超过10种。五四运动后的半年中,出现了大约400种新的白话文期刊,350种周报,均致力于“改造旧社会”,这说明五四运动(     )
    A、结束了专制统治 B、提高了妇女地位 C、解放了国人思想 D、推动了文学繁荣
  • 13、据考古发现,在包头燕家梁遗址等地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所用青花颜料为西方产品;俄罗斯考古学家在钦察汗国境内的考古发掘发现新、老萨莱城有大量中国商品。这些发现表明(     )
    A、元朝行省制度巩固统一 B、外国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D、儒家思想体系不断完善
  • 14、辽代时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令人“以隶书之半增损之,始制契丹大字”。这表明辽政权(     )
    A、强化中央集权 B、学习中原制度 C、学习汉族文化 D、转变生活方式
  • 15、下图是唐代的一种陶瓷艺术品。乘驼佣塑造了盛唐时康国人(康国,今中亚地区)东来华夏的情景,该文物可用于研究唐朝的(     )

    A、文学艺术 B、中外交流 C、科学技术 D、社会风气
  • 16、下图是东汉至南北朝官府藏书数量统计图,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大量迁徙 B、国家走向统一 C、社会日渐安定 D、造纸技术进步
  • 17、下表是关于出土秦简中关于秦朝法律的内容,据此可知秦朝(     )

    秦简

    记载内容

    岳麓秦简

    水利、防洪、灌溉、航运等

    睡虎地秦简

    职官、行政、财政等

    龙岗秦简

    驰道管理、禁苑管理、牲畜管理等

    里耶秦简

    户籍、赋税、人口、职官等

    A、推行轻徭薄赋 B、重视以民为本 C、强化经济管理 D、推崇儒家思想
  • 18、下图是甲骨文中“辰”字的字形, 据此推知,与“辰”的本意相关的是(     )

    右下角是一个双手挥动人形

    左上角类似耒(翻土工具)

    A、农业生产 B、王权象征 C、战争兼并 D、青铜制造
  • 19、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约4000年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气势恢宏的宫殿,这表明当时(     )
    A、原始农业兴起 B、早期国家出现 C、社会人人平等 D、中央集权确立
  • 20、政治文明的进步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主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因素……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英国的议会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   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正因为有这些忧虑,这部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但奴隶制为日后美国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宣布中华民国国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了自由、平等、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理想,确立了以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分权制衡”“代议政治”的原则来构建中华民国的 政治体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严昌洪、严错《武昌首义史话》

    (1)、材料一中英国“近代民主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近代民主制度”产生的有利因素。
    (2)、材料二中”这部宪法”指的是哪一文件?该“宪法”是如何“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的? 美国又通过哪一事件解决了“奴隶制”问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性。
    (4)、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分权原则上的共同点。
    (5)、综合上述材料,总结近代政治文明(制度)的发展趋势。
上一页 238 239 240 241 2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