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国总统肯尼迪公开声称:“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战后欧美各国实行相关的举措是(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推动联合国建设发展 C、大力发展“新经济” D、加入不结盟运动
-
2、1947年初马歇尔在莫斯科外长会议结束后,认为苏联“正在尽一切可能实现欧洲的彻底崩溃”,产生了“防止欧洲(经济)完全崩溃”的想法。据此,美国提出了( )A、杜鲁门主义 B、欧洲复兴计划 C、尤里卡计划 D、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3、一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表明德国参一战的目的是( )A、维护封建统治 B、扼杀巴黎公社 C、争夺世界霸权 D、削弱殖民力量
-
4、根据东京商工的调查,82.8%的日本百年企业创建于明治时期,包括著名的三菱重工、川崎重工、资深堂、立邦漆、东洋纺织、朝日新闻社、日本电信电话公司、广岛银行等。这一现象得益于推行( )A、废藩置县 B、倒幕运动 C、文明开化 D、殖产兴业
-
5、14世纪开始,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富商们掀起了一股建造别墅和开放式花园的风气,里面种满花草灌木,并用雕塑喷泉装饰,美轮美奂。这一风气( )A、推动近代科学发展 B、体现对享乐的追求 C、促进理性主义传播 D、打击了君主的权威
-
6、《全球通史》记载:“意大利人继续与穆斯林人做生意,双方都颇称心如意,但其他欧洲人深感不满,他们想自己另寻一条到东方的航路,以分享这笔厚利。”这一记载( )A、可以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B、说明意大利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 C、反映了西欧走上殖民扩张的必然性 D、体现了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繁荣
-
7、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开始接触希腊文化,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略微调整了字母的形状与发音,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拉丁字母。这体现了古罗马文化( )A、注重吸收创新 B、追求风格多元 C、侧重标新立异 D、凸显中西合璧
-
8、在古埃及的艺术创作中,多数作品会故意增大法老形象的体积高度,以超大体积突出法老,同时缩小普通人身形,以表达平常。这一创作风格( )A、维护了等级尊卑秩序 B、具有浪漫主义特征 C、突出王权的独尊地位 D、增加王权的神秘性
-
9、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能够为此提供依据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参加万隆会议 C、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D、提出“九二共识”
-
10、下图反映了2007—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AI)投资频次与融资规模的发展趋势,据此可推知( )A、中国已经打破西方核心技术的封锁 B、人工智能决定了中国产业变革水平 C、改革开放的深化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D、人工智能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11、申纪兰,被誉为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化石”,“人大制度见证人”,任第一届至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下她参加的第一届全国人大所见证的历史活动是会议(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歌、国旗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12、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时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资料,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外部环境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C、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挤压 D、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
13、30年代,南洋华侨中传唱着《告别南洋》这首歌曲:“再会吧,南洋!你不见尸横着长白山,血流着黑龙江。……别了吧,我们第二故乡,我们要去争取这一线光明的希望。”与这首歌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皖南事变 D、一二九运动
-
14、历史地图是浓缩的历史。观察地图,图中A处发生的事件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意义在于(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
15、1919年,上海交通银行6月电函有如下内容:“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5日)南市一律罢闭……(10日)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务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该运动( )A、彻底解决“青岛问题” B、导致社会秩序大乱 C、采取罢课、罢市和罢工形式 D、得到政府大力支持
-
16、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7年6月,国民政府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首次表彰杰出英雄。特申明:“以我国历史久远,代有特起人物,故列表而出之,藉作人群模楷,增强民族自信力”,包括:A隋文帝、B唐太宗、C赵匡胤、D岳飞、E元世祖、F明成祖等40人。
(1)把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与下列历史功绩相对应。(填写大写字母)①结束分裂,统一全国,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________
②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鼓励发展生产:________
③精忠报国,治军严明,廉洁正直,率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________
材料二 民族英雄与他们的主要事迹
人物
朝代
主要事迹
戚继光
明朝
A
郑成功
明末清初
使被荷兰占据38年的B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C帝
清朝
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补全材料二中大写字母代表的内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材料二中的主要事迹,概括这三位英雄体现的共同精神品质。
材料三 新时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部分)
人物
荣誉
事迹
钟南山
“共和国勋章”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钟南山一直站在抗疫第一线,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成为稳定民心的科学家代表
张桂梅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张桂梅创立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校至今已有数千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位英雄人物,为其撰写一句致敬词。(4)结合以上探究和所学知识,谈谈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
17、回望党的历程,我们党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在不同时期,为革命、建设、改革找准了奋进航向标,制定了正确路线图。九年级某班同学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进行综合探究学习,搜集了下列资料,邀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开天辟地 革命救国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一开始想走苏联那样的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走不通,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要在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中国共产党人找到正确道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摘编自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改天换地 建设兴国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
翻天覆地改革富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惊天动地复兴强国
中共十九大
(1)、革命救国时期,“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最终“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正确道路是什么?(2)、改革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救国时期的“正确道路”有什么相同之处?在复兴强国时期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综合以上探究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00字左右) -
18、【深化改革工业国有】墨西哥的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9、【反独促统大势所趋】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
20、【国家统一民族交融】元朝时期,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