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王夫之批评程朱理学“以理杀人”,认为其压抑人性。此观点针对的是程朱理学( )A、丰富了中华文化思想内涵 B、忽视了社会现实问题 C、强调的封建礼教束缚人性 D、排斥佛教和道教思想
-
2、宋朝在广州、泉州、明州等地均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市舶司年收入突破200万贯,为北宋时的三倍。据此可知宋代( )A、政府放宽对贸易的控制 B、国家管理机构逐渐专业化 C、海外商业贸易活动繁荣 D、改变了传统重农抑商政策
-
3、比较隋朝大运河与元朝大运河的分布图,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中心的变化 B、自然环境的不同 C、国家政策的倾向 D、对外交流的需要
-
4、“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迁徙、大融合时期。此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下列史实最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澎湖巡检司的设立 B、形成新民族——回回 C、驿传制度普遍实行 D、与辽、西夏订立和约
-
5、终元一代,行省长官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很少叛乱;二是生杀予夺悉听朝廷。这说明行省的设置( )A、完善了监察制度 B、消除了地方叛乱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加强了中央集权
-
6、当今社会广为流传岳飞后背刺的字是“精忠报国”,但《宋史·岳飞传》记载的是“尽忠报国”四大字。这表明( )A、史书是了解历史的唯一依据 B、民间流传的说法更加可信 C、文字史料都能真实反映历史 D、史料实证需要严谨的态度
-
7、当代学者评澶渊之盟:“岁币虽增宋廷负担,然南北商贾往来,契丹渐染华风。”此观点反映了澶渊之盟( )A、导致宋朝的财政彻底崩溃 B、标志着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C、使辽国完全放弃游牧传统 D、推动宋辽经济交流与民族交融
-
8、下表为王安石变法前北宋三位皇帝部分年份的财政收支表,从下表可以反映出王安石在1069年进行变法的背景是( )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12625万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A、中央集权加强 B、财政危机加重 C、政府机构重叠 D、对外战争失利 -
9、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大量隋唐文学写本,其内容既有描述敦煌的“乡土作品”,也有描述塞外风情的异域作品。这有助于研究隋唐时期( )A、敦煌文化的中心地位 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兼容并包的时代特征 D、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
10、唐诗讲究严格格律,句式整齐;宋词又称长短句,可更加灵活抒发感情,还可配乐演唱;元曲以自然本色为主流,“明白如话”,拥有广大群众基础。这表明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 )A、通俗化 B、政治化 C、地域化 D、商业化
-
11、2025年3月6日晚,大型民族器乐刷《玄奘西行》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剧院首演,以中国民乐的旋律向观众讲述一代高僧玄奘的传奇旅程。历史上这位“高僧”( )A、自己整理并写成了《西游记》 B、开创了通往亚非的海上交通航线 C、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 D、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
12、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因此唐太宗采取了( )A、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B、开明宽松的民族政策 C、重视才能的选官制度 D、恩威并施的边疆治理
-
13、下面漫画是对《韩熙载夜宴图》的解读。由此可知五代十国时期( )A、政权更迭频繁 B、权臣没有野心 C、君臣关系紧张 D、官员贪腐严重
-
14、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述某一历史事件的概况:755年,范阳起兵;756年,长安失陷;756年肃宗即位:757年,安禄山亡。据此可知,老师讲述的是( )A、黄巢起义的背景 B、靖康之难的经过 C、安史之乱的经过 D、澶州之战的影响
-
15、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图既能证明唐朝手工业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曲辕犁
B、邢窑白釉瓷罐
C、骑驼乐舞三彩俑
D、定窑孩儿枕
-
16、有人曾评价:“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此人评价“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的主要立足点是( )A、在他统治前期出现了“开皇之治” B、在他统治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 C、在他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 D、在他统治前期出现了“安史之乱”
-
17、唐太宗统治时期,下令合并州县,精简地方行政机构。他还经常亲自考核地方官员的政绩,对政绩突出者予以提拔,对贪污腐败、无能之辈则严厉惩处。这说明唐太宗( )A、整顿吏治 B、重视文教 C、轻徭薄赋 D、任用贤能
-
18、表格为科举制大事年表,该大事年表直观反映的趋势是科举取士( )
时间
事件
隋炀帝大业元年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武则天时期
设置武举并开创殿试制度
唐武宗会昌三年
考官回避制度
宋太宗淳化三年
实行殿试封弥(糊名)制度
宋真宗景德二年
实行殿试誉录,防止舞弊
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更重才能和品行 C、用人权被权贵垄断 D、逐渐规范和严密 -
19、岭南地区的百姓尊奉冼夫人为“圣母”,以保境安民。隋文帝杨坚派官员安抚岭南向她出示陈后主的信,在确认陈朝灭亡后,冼夫人立刻率众归附隋朝。这一举动( )A、首次将岭南地区纳入中国疆域 B、顺应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C、实现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管理 D、保证了隋王朝的长治久安
-
20、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最长的运河,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徐扬《姑苏繁华图》(局部)该作品完成于1759年,历时24年、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姑苏繁华图》前段介绍胥江沿线的山水和市镇。胥江沟通苏州城和太湖、于胥门外汇入大运河主线。画卷从灵岩山开始,经木渎镇、绘至石湖、上方山等地,其间点缀耕织、渔框等场景,营造出一片田园乐土。
中段以苏州城西墙映衬护城河,重点在万年桥与阁门。…·画内商铺、酒家鳞次栉比,画舫、游人络绎不绝、尽显升平气象。画中所见大运河交通状态极其繁忙,主航道上密布大小船只以及木筏、竹排,由此可见水运对古代社会的重大意义。
——王磊《卷轴里的大运河——走进清代运河图像里的江南》
(1)、观察材料一两幅地图,指出隋朝大运河与元朝大运河终点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并简述元朝新开凿两段运河的相关史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前期苏州经济繁华的景象。(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大运河的开凿对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