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如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①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②秦朝统一了度量衡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④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称为华夏族的祖先,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不属于黄帝贡献的是A、建房 B、造纸 C、造船 D、制衣
-
3、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中:“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材料中“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指的是汉武帝采取的( )A、盐铁专卖政策 B、“推恩令”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北击匈奴
-
4、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爆发战争,这让我们不禁回望已经过去的20世纪,从20世纪的国际关系中寻求今天这场战争的根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的评论:“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战争的祸根。”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和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材料二 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自19世纪以来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和对世界的支配地位受到了真正的挑战和动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构建的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体系,是第一个涵盖全球主要大国的多极体系。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2)根据材料指出让“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指出材料中战胜国构建的“维持战后和平的体系”。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常被理解成两个崛起的大国对现行世界体系的挑战。一直到1941年12月,这种挑战看来是成功的,德国让整个欧洲陷入哀嚎,而日本几乎横扫了整个亚洲。
——《兴衰的秘密》
(3)举出截止到1941年12月它们挑战世界体系的史实各一例。(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争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成立的国际组织,请例举该组织协同作战的典型战役。如果你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请你对解决俄乌冲突提出一项合理建议。 -
5、
“大单元”学习可以将多个相关主题或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有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A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18课美国的 B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教材目录
(1)观察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A.B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第七单元两课课题所示事件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材料二
(3)写出材料二中C处的法律文献名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上法律文献的共同作用。 -
6、“大战使欧洲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到1929年,美国的工业产量是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由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加剧各国矛盾 B、加速欧洲衰落 C、造成世界动荡 D、确立美国霸权
-
7、1868年3月,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其中之一为“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破除旧来之陋习”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富国强兵 C、推行地税改革 D、提倡“文明开化”
-
8、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两句话,其中一句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体现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是( )A、投身欧洲革命斗争 B、发表《共产党宣言》 C、创办报纸宣传革命 D、撰写《资本论》
-
9、“面对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中国人纵有不情愿,也不得不直面改革现实。1905年,清政府废除古老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度,不再考查士人君子对儒家典籍的掌握情况。”这一变化( )A、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制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B、使清朝统治者成功地找到了西方强大的秘密 C、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培养适应形势变化的人才 D、为近代中国全面着手改革内政外交作了铺垫
-
10、文艺作品是时代的缩影,《李有才板话》是山西近代人民艺术家赵树理的成名之作,根据下面的内容介绍,可看出该作品( )
抗战时期,地主阎恒元把持了敌后根据地阎家山的村政权,村干部贪污盗窃,营私舞弊,欺压群众,却居然骗取了“模范村”荣誉。李有才带领小字辈,以“快板诗”为武器,同他们进行智斗,并取得胜利。
A、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 B、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C、体现了革命文学的通俗化 D、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11、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气壮山河的号召。下列关于解放战争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辽沈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C、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D、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12、百团大战使敌人大为震动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多田骏因其“囚笼政策”之破产而滚蛋,继任者为冈村宁次,提出“治安强化运动”的方针,取消战争初期“剿共灭党”的口号,改为致力于剿共。”这表明百团大战A、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B、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 C、使日军改变了侵华方针 D、有力地支援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
13、民国元年,为紧踉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 权利、义务等理念。“民国元年”是A、1911年 B、1912年 C、1915年 D、1919年
-
14、某历史探究小组基于“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等要求,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相关叙述展开讨论。其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
B
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C
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D
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A、A B、B C、C D、D -
15、人类历史上一次次的思想解放运动,造就了一批批影响深远的思想巨人,矗立起一座座高大的思想丰碑,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思想解放”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通畅,260字左右)。
-
16、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奠定基础”、“制度确立”、“经济发展”等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既有杰出人物的推动,也有种种的阻力。根据图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农业①和手工业②方面分别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2)、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3)、在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阶段,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人物是谁?并简要概括他的主要贡献。(4)、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阻力,其中在“制度确立”阶段英国、美国和法国遇到的阻力分别是什么?(5)、在“经济发展”阶段中,主要的动力来源是什么?该动力是由谁改造完成的?该动力运用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是什么?发明者是谁?(6)、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此有何启示? -
17、伯里克利被称为“雅典帝国的宙斯”。在他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这一时期是( )A、公元前5世纪前期 B、公元前4世纪前期 C、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 D、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
18、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8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摘自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实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被采访人职业
采访日期
被采访者观点
工厂企业主
1839年9月
去年投资的厂房马上又不够用啦,因为又购买了一批纺织机器;雇用的工人快达到1000人了;而且工厂的利润率大幅提高……
议员
1839年11月
政府应积极走向世界,大英帝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了。
雇佣工人
1840年11月
我每天一睁眼,就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倦的钢铁机器上,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但薪水仅仅满足温饱。
伦敦市民
1840年12月
泰晤士河已经变成“臭河”,伦敦已经变成“雾都”,我强烈抗议,要求关停工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原因。(2)、材料二中,“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的出现与哪一发明直接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在生产方式上发生了什么改变?(3)、提取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表达客观全面。) -
19、近代以来,世界不断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都渴望从东方获取黄金、白银和贵重商品。而这时,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贸易受阻,西欧人开始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雏形开始出现。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加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加上来自非洲的和亚洲的一些物种组成。
材料四:近500年来,近现代世界历史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转变始于15世纪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崛起……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得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
(3)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是谁?依据材料三概括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历史事件。
-
20、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垄断在教会手中;19世纪以后,随着工业化的进行,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资产阶级政府重视教育主要是为了( )A、促进人口迅速增长 B、适应工业化需要 C、实现城乡一体化 D、改变贵族受教育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