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1921年秋天,往日沉寂的苏俄乡村变得热闹起来,每逢星期日,一些大的村庄开始举办集市活动。城市里也出现了很多“耐普曼”(做买卖的商人),往日寂静的城市又恢复了活泼的气象。这种场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新经济政策实施 B、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2、有人评述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英美日都在分赃的一方,中国却在被分的一方。”下列最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 B、《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九国公约》的签订
-
3、“三巨头操控世界,德国成待宰羔羊。中国战胜却受害,学生掀起爱国潮。”这几句歌谣描述了哪次国际会议的史实及影响( )A、华盛顿会议 B、波茨坦会议 C、巴黎和会 D、雅尔塔会议
-
4、一手史料是指历史上遗留下的实物、历史活动的亲历者或见证者的记述。下列属于研究十月革命的一手史料的是( )A、“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文物 B、油画《武昌起义》 C、小说《战争与和平》 D、电影《列宁在1918年》
-
5、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应由欧洲列强分摊责任,德国不是战争的唯一发动者。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迅速发展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国的扩军备战 C、交战双方都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 D、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损失
-
6、科学进步促进思想解放。打破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掀起生物科学领域伟大革命的科学著作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物种起源》 C、《安娜·卡列尼娜》 D、《向日葵》
-
7、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时,某历史小组就下列材料的史料价值展开争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①伦敦市政档案文件
②小说《雾都孤儿》
③论文《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初探》
A、①是原始档案,可信程度最高 B、②是文学作品,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C、③是现代论文,没有史料价值 D、三则材料可作为可信史料直接使用 -
8、《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兴起于轻工业 B、美国和德国领先 C、进入“电气时代” D、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
9、电炉取代煤炉或气炉,机械电冰箱取代冰盒;电动洗衣机、电熨斗、真空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庭劳动;19世纪60年代冷藏车的发明,优化了食物保鲜技术。这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A、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B、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C、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 D、造成了生态环境污染
-
10、下图是世界上第一辆单缸发动机三轮汽车,现存于德国斯图加特市的汽车博物馆。该汽车对于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发明家斯蒂芬森 -
11、李宏宇同学在学习某课后制作了如下示意图,该示意图的主题是( )
A、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俄国沙皇废除农奴制度 C、推翻德川幕府的统治 D、日本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
12、据统计,1861一1870年,俄国农民外出谋生的人数为129.13万人,而到了1891一1900年,外出谋生农民数量上升至713.66万人。这源于谁的改革成效( )A、亚历山大二世 B、列宁 C、斯大林 D、赫鲁晓夫
-
13、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下列选项属于“社会转型”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明治维新 C、罗斯福新政 D、列宁新经济政策
-
14、下列两则史料可用于研究( )
“我绝不放弃我的章西,谁敢占领我的章西,绝没有好下场”。——章西女王
“坚定坚定再坚定,耐心耐心再耐心,我拉美大陆的解放者”。——玻利瓦尔
A、一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和图片,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新变化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材料二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儒家
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墨家
墨子
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
②
庄子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法家
③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请在表格①②③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材料三 陆玉林曾探讨“先秦学术的主题”,其结论是“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客观原因,礼乐崩坏;二是内在主观原因,知识阶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儒道墨法”社会思想具有共同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那就是重建有序社会,救民于乱世,不同的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摘编自王兴周《重建社会秩序的先秦思想》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儒家、法家实现目标的途径或手段。
材料四 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
16、
某校历史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围绕历史人物秦始皇,设计了下面的探究学习活动,并提出了相关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任务一提取信息——概括历史条件】
材料一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从秦王政十七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统一了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能完成统一大业的条件。
【任务二识读图片——概述历史作用】
材料二



(2)上面的图片分别包含了秦朝采取的哪些措施?其共同作用是什么?
【任务三观察表格——解释历史现象】
材料三
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
征伐南方
修筑长城
坑杀儒生和方士
死刑
赋税
70多万人
50万人
40万人
460多人
10多种
农民要上缴2/3收获物
(3)根据上面的表格,归纳秦朝速亡的原因。
【任务四归纳总结——评价历史人物】
(4)综合上述探究活动,试着从不同角度评价秦始皇。
(5)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当今社会仍有的影响。
【示例】现在一些书画印章使用小篆,这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小篆作为规范文字通行全国有关。
-
17、秦朝时,田赋为“三分取其二”;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汉文帝时,田赋降到“三十税一”。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与民休养生息 B、发展农业经济 C、巩固汉朝统治 D、改善民族关系
-
18、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奠定了此后发展的基础,更从文化上、民族心理上铸就了大中国、大中华这个东方大国不可撼动的牢固根基。材料强调秦统一中国( )A、结束了分裂局面 B、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促进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D、使多元一体格局开始形成
-
19、"青铜文明"是对商周时期人们创造的物质文化的高度概括。在下列出土的青铜工艺成就中,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A、青铜面具 B、四羊方尊 C、青铜神树 D、司母戊鼎
-
20、下图为春秋时期的一些重要流通货币,可以用于佐证这一时期( )

A、冶铁技术高超 B、商业活动活跃 C、铁器牛耕普及 D、重农抑商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