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示意图简明扼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的概貌。下图反映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A、各政权更迭频繁 B、陷入完全的分裂 C、各民族矛盾尖锐 D、统一是历史主流 -
2、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的维系。”由此可见甲骨文( )A、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 B、对中华民族作用重大 C、结构和体系十分完备 D、是当时全国通用字体
-
3、重庆巫山县大溪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了石斧、纺轮、骨针、陶器等。其中陶器有红陶、黑陶和灰陶。下列与该遗址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遗址
-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深刻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是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二 从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的航线开辟后,意大利非常繁华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家贸易中的地位下降。然而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尔、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家贸易的中心,有的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材料三 1992年在纪念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时,许多印第安人后裔表示 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言下之意,哥伦布把欧洲海盗带到美洲,破坏了他们的文化,掠夺了他们的土地和财富,哥伦布是美洲的罪人。
(1)、新航路的开辟,有一个原因是对东方国家丝绸、瓷器、香料、宝石等物质的渴求,根据材料一的提示,说出西方哪一个人的著作描绘过中国和印度的繁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最早完成穿越三大洋,又回到欧洲是谁率领的船队完成的?他的航行证明了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但新航路开辟毕竟是彪炳千秋的壮举,给世界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请说说它的积极影响?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一个遭到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为中心。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示意图

材料三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材料一中“遭到决定性失败”的是哪个国家?如何理解“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为中心”?(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二战后初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状态?据材料二分析二战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人类“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什么?综上,请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出两点建议。 -
6、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以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并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 一场战争后,美利坚合众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民族国家出现在舞台上。战后成立的邦联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各州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等,在中央政府的权力受到严重限制的前提下,各州实质上就是独立国家。邦联在处理战后经济恢复、国家政权建设等方面软弱无力,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
材料三 大革命在法国摧毁了政治机构,废除了民事机构,改变了风俗与语言,重塑了政府的组织结构,动摇了社会基础。它还跨越了国界,打碎了欧洲的一顶顶王冠,蹂躏了欧洲的一个个民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引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4)、根据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归纳上述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并概括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
7、1920年苏俄共产党员恰什金给中央的信中说:“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为改变这种局面,苏俄实行了( )A、农民赎买土地 B、征收粮食税 C、余粮征集制 D、两个五年计划
-
8、开始于15世纪中叶的黑奴贸易在非洲前后持续了400多年,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最廉价的劳动力,使非洲丧失了约2.1亿人口,给西欧各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材料中的黑奴贸易( )A、英国最先开启这一贸易 B、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对美洲最有利 D、实质是资本的原始积累
-
9、16世纪之前亚洲、非洲、美洲等地都有自己完整的社会经济体系和经济结构,而16世纪之后,许多地区日渐变成单一作物生产区,如甘蔗种植园、橡胶种植园等。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B、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扩展到全球 C、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完全形成
-
10、文艺复兴使意大利人摆脱了中世纪精神的束缚,达到了高度的个人发展,于是他们的思想就转向于外部世界的发现。富有进取精神的意大利人开始了广泛的航海事业和世界活动。材料反映( )A、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B、意大利人走在探寻新航路的最前列 C、文艺复兴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推动欧洲步入近代
-
11、阿拉伯文化继承了古代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文化,同时又通过它自身的发展和创新为近代文明的兴起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材料主要反映阿拉伯文化( )A、有着悠久的历史 B、是西方文明的源泉 C、承上启下的特点 D、是东西方文化桥梁
-
12、“公元7——9世纪,日本经历了迄至彼时最大规模的文明‘拿来’过程。……日本传统的服装、音乐、绘画、诗歌、书法等等,均浸润着中国唐代风格。”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大和政权的建立 B、部民制度的影响 C、大化改新的实施 D、幕府统治的确立
-
13、中世纪西欧有一句谚语:“只要你乐意,你可以一辈子待在庄园里”。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A、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B、佃户享有较高政治权利 C、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D、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达
-
14、在中古的社会条件下,只有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特别是能够提供充足的生活供应的地方,才能吸引各地老师和学生的到来,组成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即大学。这说明大学的兴起( )A、源自于大批知名学者的有力推动 B、满足了新兴市民阶层要求 C、受到了自然环境及经济条件限制 D、得到了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
15、《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谋杀、偷窃、行骗、诬陷、为逃跑的奴隶提供庇护、没有遵从王室命令等都要处以死刑。其中民法部分对奴隶买卖等都进行了规范。我们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该法典( )A、目的是维护奴隶主利益 B、表明该地区商品经济活跃 C、在一定程度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D、是了解古印度文明的重要史料
-
16、
经济政策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灵活的经济政策调整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视角一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经济政策探微】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间接过渡”代表的经济政策的名称,并分析其“两允许”的成效。
【视角二 大萧条时期美国反危机实践探析】
材料二
危机表现
反危机实践
证券市场的崩溃,引发了连镇反应,从此以后,开始了资本主义国家长达4年的大萧条时期……银行、工厂、企业和投资者接二连三的破产使美国陷入了大萧条的深渊之中,这次经济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其他工业国家。对千百万人而言,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条件无法得到满足。
——杨林《中外经济史》
实施《紧急银行法》,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实施《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实施《联邦紧急救济法》;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实施《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保护劳工权利。实施《社会保险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魏绪乐《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危机表现”和“反危机实践”二者的特点。
【视角三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探寻】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政策调整要符合国情”这一论题,展开论述。(要求:选择其中两次“调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叙述完整)
-
17、20世纪以来,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结为一体,基本上完成了协约国集团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及其成员相互关系的调整,构建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
——摘编自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写出材料中“新秩序”的名称。
材料二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材料中“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什么局面的开始?
材料三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提出你的建议。
-
18、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推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1992年版
(1)材料一反映了人文主义者怎样的生活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提倡“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材料二 法语“启蒙”的意思是“光明”,思想家们借用它代指智慧和理性。启蒙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知识分子,……涌现出许多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孟德斯鸠是最博学的启蒙学者,他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卢梭则主张最大限度的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启蒙运动的中心国家和伏尔泰推崇的“英国的政治制度”。美国哪一文献体现了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的理念?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所揭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响亮口号,唤醒了欧洲各国人民,……到19世纪前半期,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革命浪潮。20、30年代欧洲各国的革命此伏彼起,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拉丁美洲的人民也揭竿而起,掀起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个革命浪潮最后发展壮大为1848—1849年的席卷欧洲大陆的革命。这样,从1776年到1849年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革命时代。[注]①揭櫫(zhu);揭示,显示。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2011年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材料四 英、北美、法具体社会情况不同,所以三场革命爆发的背景各有不同,但旧制度对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束缚以及对正在茁壮成长的资产阶级利益的损害却是三场革命的共性原因、根本性因素,是革命爆发必然性所……资产阶级革命后三个国家均建立起了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实现了国家形态和政治体制的转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4)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并在自己的叙述中加以体现,是学习历史的素养所在。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北美、法三场革命的共同作用。 -
19、【和平至上】1942年1月,为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
-
20、【制定法律•影响深远】拿破仑时代之后,很多欧洲国家制定民法都以《》作为母法律,即便是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等多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参考了该法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