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
科技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场工业革命改变了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生活,煤炭变成了蒸汽,打开了公共交通运输的大门,人类征服了时间和空间。工业时代,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那时英国煤炭产量占全球的一半,纺织品的产量占全球的五分之四,英国控制着全球贸易,它成了一个帝国。
——摘编自纪录片《人类:我们所有人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当时的英国,什么动力机器的问世让“公共交通”造福于人民?材料中“它成为了一个帝国”后干的什么事情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进程?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些国通过材料中的“革命”成为“工业化强国”的领跑者?(答出一例即可)材料中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中,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其中通过实业救国的状元郎是谁?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回答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回答其中一个(字母序号)即可),中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但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良好机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航天领域在20世纪70年代抓住“良好机遇”的表现是什么?
材料四 当前,人工智能、5G通信、脑科学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前三次科技革命大多只是从体力;上替代人类,但是新科技革命却在脑力上替代人类。
——摘编自黄匡时《科技进步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指出哪些新技术推动“新科技革命的到来?(答出一例即可)请举出一个当今的生活实例说明科技改变生活。(不能照抄材料)
-
2、
2025年3月13日,赖清德妄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于2025年4月1日至4月2日在台岛周边开展联合军演及组织“海峡雷霆—2025”演练,将世人的目光聚焦在了台湾。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1)材料一中“贵国”指的是哪国?材料中的“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位民族英雄?材料二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台湾”被“日本所窃取”指的是什么事情?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后来,日本为什么不得不将台湾“归还中国”?材料三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1964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发出“大陆不可见兮”的历史原因。材料四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什么?材料五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决材料五中的“问题”还有哪些不利的因素?(答出其中一个即可)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请你为如何解决材料五中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一条)。 -
3、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下列关于世界格局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A、二战的爆发与一战后的国际格局的弊端有关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C、苏联解体就意味着两极格局瓦解 D、冷战结束后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
4、以下关于1929至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造成的影响,有误的是( )A、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 B、工农运动高涨 C、罗斯福新政消除了经济危机 D、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
5、他解放了黑人奴隶;他战斗在南美洲北部;他领导军队打败西班牙殖民者。“他”是( )A、林肯 B、扎格鲁尔 C、玻利瓦尔 D、卡斯特罗
-
6、达州市某学校九年级某班同学为进行历史的探究性学习准备了以下资料,请据此回答,他们探究的是( )
①《神曲》的部分内容摘录 ②启蒙运动的旗手一伏尔泰的生平介绍
③《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图片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的视频
A、社会转型 B、革命运动 C、制度创新 D、思想解放 -
7、关于世界历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88年的“光荣革命”将查理一世赶下了台 B、美国1787年宪法有利于避免专权和独裁 C、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 D、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性质的是教育方面的内容
-
8、有学者认为世界古代文明有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之分,图片中属于大河文明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9、词汇出现的频率能反映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下列高频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2012—2022年媒体上的是( )A、多快好省、大炼钢铁、“铁人精神” B、包干到户、解放思想、经济特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南方谈话 D、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新发展理念
-
10、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以下主题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
主题
史实
A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开国大典
B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宝成铁路的修建、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二大的召开、国有企业实行经营责任制
D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九二共识的提出、中美建交
A、A B、B C、C D、D -
12、优秀的文艺作品如时代的“声音指纹”,镌刻着特定时期的集体记忆。以下歌曲内容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红军长征 B、“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抗日战争 C、“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川藏公路建成 D、“1997年,我深情地呼唤你”——澳门回归
-
13、学习历史,看图识图很重要。如图的船位于嘉兴南湖。下列评述与所给图片相关的是( )
A、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
14、“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此说法,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
15、小米的太爷爷是北京人,他生于1856年,卒于1918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过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火烧圆明园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剪掉了长辫子 ⑤五四运动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
16、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下列描述有误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联系,并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了基础。 B、北魏孝文帝改革后,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C、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西藏;形成新的民族一回族 D、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等,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
17、2025年的春节不同寻常,这个承载着民族记忆的节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时光的刻度,更是千年文明的活态传承。回溯这份文化基因的形成过程,盛唐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璀璨巅峰,始终是无法绕开的一个关键节点。下列文化成就属于唐朝时期的是( )A、屈原创作的新体诗歌“楚辞” B、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 C、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D、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
-
18、
综合探究。根据要求,完成探究。
【贸易空间与地理发现】
材料一 在欧洲历史未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作政府的大事业……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在16、17世纪的欧洲人眼里,国家的富强得靠海外事业的成败。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新航路开辟前后西欧国家对海外贸易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贸易变化与工业革命】
材料二 1870—1900年世界贸易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继英国之后,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扩大了本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格局。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
——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简述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贸易发生的“一些新变化”。结合所学,列举交通领域促使“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创新发明一例。【贸易霸权与世界大战】
材料三 1900—1948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时间
世界贸易平均增长率
1900—1913年
3.7
1913—1929年
0.7
1929—1938年
-1.2
1938—1948年
0.0
——摘编自《国际贸易概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发展呈下降趋势的原因。【贸易摩擦与大国博弈】
材料四 贸易战争的阴影笼罩了中美乃至全球,引发多方力量相互博弈,必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目前这种局面是新兴制造业大国崛起道路上必经的考验,既然无法避免,只能从容应对。
——摘编自《国际贸易战六百年》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今天的贸易战争? -
19、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经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乃立国之本,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生产工具变化的趋势。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概况简表
朝代
手工业部门
典型成就/现象
汉代
冶铁、纺织
长安东市“工匠千室”,官营作坊为主。
宋代
制瓷、造船
景德镇民窑达300座,广州船坞可造万石船。
明代中后期
丝织业、棉纺织业
苏州“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松江布“衣被天下”。
(2)根据材料二表格信息,总结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 宋代,兴起了许多商业城市,放宽了城市中开设店铺的条件。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交子”。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瓷器等物品大量出口。清朝前期,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他们主要从事茶叶、粮食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改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至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4)从以上三则材料的关系入手,自拟一个论题,并对拟定的论题进行阐释说明。
-
20、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会议 B、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C、1921年,苏俄实施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 D、1933年,罗斯福宣布开始实施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