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定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然后坚决地出击,他们杀死了军官,直驱附近最大的弹药库,那里由同营的一个连在驻守。该连也参加其战友的行动……到凌晨,(该地)清政府已被打垮。”材料描述的是(     )
    A、廊坊阻击战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西安事变
  • 2、“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之一。‘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以下史实与这一观点有关的是(       )

    ①南京大屠杀 ②台儿庄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平津战役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3、清末,学生经常看到刊载进步政见的书报,其中“三大主义曰:民族、民权、民生”,应出自
    A、《天演论》 B、《民报》 C、《万国公报》 D、《海国图志》
  • 4、党的十九大构设强军新布局,明确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 5、诗歌是鲜活的历史。下列诗句反映的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即今抗战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大运河河北段开凿于东汉末年……沟通了海河和黄河两大水系,全长530公里。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仍维持有较强的通航能力。……河北段大运河是传统燕赵文化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朱颖杰《河北大运河文化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京杭大运河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材料二   英国运河时代(1761—1835年)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基本合拍绝非偶然。英国近代第一条运河是1757年开通的联结圣海伦斯煤矿与默西河的桑基运河。随之布里奇沃特运河于1761年7月通航,它同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通车一样,成为英国运输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该运河通航后运费大减,丰厚利润的“示范效应”刺激起第一次投资高潮,一大批运河法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摘编自邵会莲《英国工业革命中运河运输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运河时代”到来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运河时代”给英国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

    材料三   截至2024年8月中部六省8500亿规划和修建内河航运项目情况

    主推省份

    名称

    投资(亿元)

    全长(公里)

    时间

    湖北

    荆汉运河

    784

    236

    前期论证

    安徽

    江淮运河

    950

    355

    2023.9试运行

    广西

    平陆运河

    727

    135

    预计2026建成

    湖南

    湘桂运河

    1500

    约300

    前期论证

    江西

    浙赣粤运河

    3200

    1988

    前期论证

    河南

    内河航运“11246”工程

    1416

    推进中

    ——摘编自《金融界》之《6省疯狂开凿运河,中部即将“沿海化”》等

    (3)根据材料三,指出表格中运河命名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重点突出中部“沿海化”的意义,为中部六省运河建设自拟题目写一份宣传稿。(提示:考虑经济格局、吸引人才与投资、降低物流成本、带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要求:有标题,条理清晰,有吸引力,200字左右。)
  • 7、

    国家干预经济是一种手段,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29年至1932年期间,苏联工业增长了一倍多,而美国工业下降了42%,英国下降了12%,德国下降了89%,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下降了88%。1931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近两千人,技术人员一万多人。苏联这一时期的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则近20%,在工业发展方面,的确像斯大林所要求的那样跑过了资本主义国家50年至100年的路程。

    ——摘编自王守海、王金存、林水源《世界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29—1933年西方与苏联经济发展境况产生显著差异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对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凡是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1935年4月罗斯福总统建立了重新安置局,向贫穷农民、农业工人和分成制佃农提供低息贷款、补贴及技术支持,该计划使12000万户无土地农民成为土地所有者,其中也包括黑人农民。

    ——摘编自夏辉辉《政府对农业的“哺育”——浅析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并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看法。
  • 8、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人祭祀宙斯的宗教仪式,运动会上对获胜者授予橄榄枝编成的花冠这种仪式,是对获胜者的一种祷告和祝福,以求得神灵的欢心,并祈求神灵对他们的庇护。“神圣休战月”最初规定为一个月,后来延长至三个月。从公元前776年首届运动会开始,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历时1170年,共举办293届,没有一届因为战争而停办。

    ——摘编自牟艳等《论古希腊精神对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促进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的背景及作用。

    材料二   1950年苏联男子篮球队访华,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接受外国体育代表团的访问。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新中国体育外交扩展到亚非拉国家。1971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进入21世纪,我国积极开展多边体育交往,全面走向世界。2008年8月圆满举办第29届奥运会,2014年,成功举办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2022年2、3月胜利举办第24届冬奥会,第十三届冬残奥会。

    ——摘编自黄冶《我国体育外交70年:回顾、特征和推进路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体育外交面临什么国际与国内环境。根据材料二归纳各个时期中国体育外交的特点。

    材料三

    2024年11月22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省三亚市开幕。本届运动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现实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体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 9、人工智能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意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如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有的国家还出现了“无人仓库”“无人车间”等。这表明人工智能技术(     )
    A、取代了人类的生产活动 B、让人的思维更加简单 C、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D、给人类生产带来不便
  • 10、联合国全球契约倡议创始人格奥尔格·克尔指出:在我们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如果我们要确保和平与繁荣,除了合作之外别无选择。他强调的是(     )
    A、社会治理 B、医疗进步 C、人口发展 D、合作共赢
  • 11、赫鲁晓夫上台后,出台了各类鼓励发展个人副业的政策,至1958年,苏联的豆类、蔬菜、水果产量明显增加。这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     )
    A、取得了一定成效 B、改变了苏联的经济模式 C、缩小了城乡差距 D、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 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多次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这一国际秩序史称(     )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政治多极化
  • 13、在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中,甘地特意学会了手工纺线,自己给自己做衣服,并号召民众用印度传统的方式生产各种生活必需品。在其努力下,印度(     )
    A、增强了民族意识 B、抵挡了殖民者入侵 C、实现了经济独立 D、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 14、观察两幅地图,其中格局变化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B、文艺复兴思想解放 C、无产阶级建立政权 D、殖民侵略瓜分地盘
  • 15、格里芬是神话中的黄金宝藏的守卫者,其形象主要呈现为鹰头、鸟翼、狮身。下列图片所示的是在欧亚地区文化交流中形成的格里芬的各种不同形象。可见世界文化发展具有(     )

    A、差异性与排他性 B、统一性与多样性 C、一致性和时段性 D、同源性和封闭性
  • 16、1992—2024年我国先后成功发射18艘神舟飞船,先后将20多名航天员顺利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这主要体现了我国的(     )
    A、文化实力 B、国防实力 C、外交实力 D、科技实力
  •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此举(     )
    A、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 C、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使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据此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A、纠正了“左”倾错误 B、全方面开展了拨乱反正 C、只改变落后生产关系 D、明确广泛改革的必要性
  • 19、中共一大在讨论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时强调:“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领导工人运动。”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重视阶级基础 B、确立革命纲领 C、认清革命方向 D、建立统一战线
  • 20、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了《国闻报》,翻译《天演论》,介绍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湖南巡抚陈宝箴批准创办时务学堂,讲授变革和民权思想。这些新思想(     )
    A、结束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B、阐释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C、总结了甲午战败的必然性 D、推动了新式学堂教育发展
上一页 617 618 619 620 6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