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 中国文化·民族之魂九年级(3)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项目名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探寻红色文化基因
【项目目标】通过搜集整理相关史料,挖掘中国文化内涵,以文化人,以史育人。
【项目任务】聚焦主题,制作项目学习任务单,并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问题。
时间:2025.06 制作团队:博学小组
项目学习任务单
主题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我找到了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伤寒论·序》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一卷 《乃粒》
第二卷 《乃服》
……
第八卷 《冶铸》
第九卷 《舟车》
——《天工开物》部分目录
我学到了
思想主张:
写作目的:
人物精神:
著作内容:
问题1:请你根据材料,按要求填写上面空白处的内容。
主题二 探寻红色文化基因
我找到了

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1920.8)

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1920.11)

聂耳手稿《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

毛泽东为《解放》周刊题词(1938年)
我悟到了
问题2:上述两部文献的内容之间有何联系?
问题3:上述两则史料有何历史价值?
【成果分享】完成学习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班级文化墙,参与校园文化节的成果展示。
-
2、 随着冷战结束,许多国家在竞争与共生中相继成立了一些国际组织和国际论坛(如下图)。这说明各国注重( )
A、独立发展,参与竞争 B、团结合作,发展经济 C、文化交流,相互借鉴 D、保护环境,绿色发展 -
3、九年级(1)班同学以“人口迁移·经济发展”为主题制作了如下知识图谱,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


方向
北方→南方
非洲→美洲
原因
① ▲ ;南方社会安定
美洲劳动力缺乏;② ▲
共同影响
给迁入地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1)、上表中关于人口迁移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①北方天气变冷 B、美洲大陆吸引移民B.①政府鼓励南迁②非洲国家贫困落后 C、①安史之乱导致北方社会动荡②奴隶贸易有利可图 D、①北方游牧民族向往农耕生活②欧亚贸易商路受阻(2)、对“三角贸易”中“罪恶”实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导致全球范围疾病流行 B、阻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业化 C、促使全球贸易中心转移 D、揭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 -
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这意在强调( )A、禁欲主义的理念 B、人文主义的内涵 C、理性主义的主张 D、资本主义的发展
-
5、 某法典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在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方面,该法典也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6、 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春联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也寄托着人们对来年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是1985年山西某国企张贴的两副春联,这反映了( )
放权让利激活力 自负盈亏增效益 横批:大展宏图
机制创新谋发展 员工激励促腾飞 横批:焕发生机
A、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健全 B、经济特区引进外资的成效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
7、 下图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 D、国防力量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 -
8、 小夏同学绘制了如下单元知识结构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单元主题是( )
A、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B、近代化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 -
9、 下面是党的某次重要会议后,陈云同志留下的珍贵手稿。它记录了会议的酝酿过程、主要内容,尤其是中央的组织变动。此次会议的目的是“检阅在反对五次‘围剿’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这份手稿可用于研究( )

陈云同志手稿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
10、1912年6月27日《大公报》在描述天津女子服饰和发型时写道:“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洋装的,这是剪发的一起。不剪的呢,大半不梳辫子啦,有梳在两旁边的,梳在后头的,有知百个式样。”这一现象表明( )A、洋务运动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戊戌变法期间允许兴办新式学堂 C、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发生了改变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
-
11、 山西历史悠久,其厚重的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金色名片。下列反映晋商文化独特魅力的“旅游名片”是( )A、
B、
C、
D、
-
12、 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颁布了《元丰广州市舶条法》。法律规定,纲首,也就是船长,必须书写报关单,作为税收和管理的依据。报关单称为“公凭”,记录船货、贸易情况、船上人员的身份和职位等信息。这说明南宋( )A、造船技术领先世界 B、管理海外贸易的制度规范 C、交易货物种类多样 D、对外贸易交往范围的扩大
-
13、 青瓷莲花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南北朝时少见的大型青瓷器。下面的文字介绍能用于研究它的( )

北朝青瓷莲花尊
青花莲花草是瓷器制作技术成熟发展的产物。青花的“青”来源于内部胎体和外部釉料中的铁元素,2%左右的合适含量和烧制过程中对瓷窑内部火焰温度、通风量的控制,瓷器才能在土与火的“交融”中烧制出独有的青色。
A、科学价值 B、实用价值 C、史学价值 D、艺术价值 -
14、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反映了秦朝实行(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15、 中华远古先民积累的农耕智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面是一套出土于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其用途从耕地到收割再到脱壳,可以印证( )
A、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 B、原始农业生产呈现出较完整的流程 C、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 D、黄河流域的水利灌溉系统相对发达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8月,美英宣布,要建立“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1943年,美、英、苏、中四国正式提出建立一个普遍国际安全组织的建议。1944年,上述四国举行会议,正式建议新组织命名为联合国。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二 《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宗旨第一项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成立的原因,概括其成立过程中体现的精神。(2)、据材料二,指出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方法。(3)、当今世界面临着诸多的全球挑战。就如何应对挑战,谈谈你的想法。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蒸汽用来作为动力由来已久。1705年,纽可门造出蒸汽机,但效率不高,且只能用于矿山抽水。1763年,瓦特开始修理纽可门蒸汽机。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物质生产开始进入机械化时代的标志。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9世纪40年代,焦耳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1866年,西门子制成发电机,电力工业和电气设备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电力不仅改造了工业,而且直接进入人们的生活,影响了整个社会。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三 近年来,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在几乎所有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摘编自董志勇《“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蒸汽机改良与发电机发明的相似之处。(2)、综上所述,从近代科技进步的历程中,你获取了哪些发展人工智能的启示?(3)、请联系实际,举一个人工智能影响生活的例子。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唐王朝不仅以博大的胸怀接纳来自西亚、中亚等地的文化,也以积极的态度输出先进的文明给周边国家。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国多次受到外国的军事侵略,因而被加上种种不平等条约的束缚。……所以那时的中国可以说是完全开放的,而这种开放是以丧失作为独立国家所应拥有的主权为代价的。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从2013年中国首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各方携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落地生根,蓬勃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表1 共建“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成就统计表(部分)
时间
涉及国家/个
累计投资/亿美元
上缴东道国税费/亿美元
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万个
截至2021年底
46
507
66
39.2
表2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就统计表(部分)
时间
签署国家/个
签署国际组织/个
文件成果/份
合作项目/个
涵盖领域
截至2023年1月
151
32
200多
3000多
土地投资、科技人文、海洋贸易、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绿色创新等
——整理自白永秀等《“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成就、变局与转型》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唐朝的开放与近代开放的不同之处。(2)、据材料三,共建“一带一路”是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概括其发挥的作用。(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国家实施对外开放的认识。 -
19、 请任选下面一个主题中的两次会议或两处革命旧址,围绕该主题,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主题一 重要会议与国家命运

主题二 红色记忆与民族精神

-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一带居天下之中,是中国商人、商业、商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夏商周时期,中原地区是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人口汇聚,交通发达,以此为基础,铸就了古代早期中原地区商业的兴盛。
——摘编自王少林《古代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与工商业》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中原地区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如濮(今濮阳)等。西汉时期,中原有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11座中的7座,如宛(今南阳)等。隋唐时期,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外国商旅往来频繁。几千年来,中原地区孕育的兼容并蓄、勤俭内敛、重德尚义、商道济世的商业文化内涵,成为中华商业文化的精髓。
——摘编自程有为《河南简史》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古代早期中原地区商业兴盛的原因有哪些?(2)、据材料二,概括古代中原地区商业发展的影响。(3)、综上所述,你认为地处中原的河南应如何助力当前我国商业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