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文明因交流互鉴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的中国,在唐继隋统一全国,历太宗、高宗等诸代的治世后,经济高度繁荣发达,文化空前隆盛辉煌。唐代文化之隆与对留学生待遇之厚,自然对日本有强烈的吸引力。为了实现继续直接地向中国学习优秀文化的目的,日本皇廷组织大型使团,并随派大批留学生、留学僧,以便长期从事学习。
——摘编自池步洲《日本遣唐使简史》
材料二 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及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荣。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卖外商货物。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史》
材料三
有官员要求设立税务收税。明成祖说:“商税是国家用来抑商逐商的,而不是为了获利。现有夷人慕义远来,我们去损害他们的利益,能得到多少不说,大大有损于我朝的形象。”
乾隆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日本有强烈吸引力”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同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2)、根据材料二,写出宋元时期著名的大商港。并概括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盛的原因。(3)、材料三体现了两位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主张?概括二者的共同影响。(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从唐朝至清朝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谈谈古代对外交流对当今中国的启示。 -
2、艾华同学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主题开展历史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了解边疆管理方式
任务二 探究政治制度演变
#朝代
#政治制度演变
秦朝
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A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宋朝
分化事权,控制军队,设置通判
B
创立行省制度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C,权分六部;设立三司
清朝
雍正年间,设立D,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任务三 认识历史发展趋势
图1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
图2 清朝疆域图(1820年)
(1)、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上图片进行分类。(填序号)设置机构·中央册封:抵御侵略·巩固边疆:
和平相处·订立盟约:
(2)、请根据表格内容及所学知识将A、B、C、D补充完整,并归纳出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3)、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
3、【民族英雄】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的战争,它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
4、【民族压迫 · 抗元英雄】他于公元1278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后就义于大都,其诗忠愤慷慨、气势豪放、情调高亢。他曾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 。
-
5、【宋辽议和】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宋真宗在寇准的劝说下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钱物。这次宋辽盟约称为“”。
-
6、以下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有关提纲。“▲”处最适合的主题是。
主题:▲
诗歌:《李白诗集》
书法:《颜勤礼碑》
绘画:《送子天王图》
雕塑:敦煌莫高窟
-
7、【巩固统治·加强交流】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通,以洛阳为中心,北抵 , 南至余杭郡,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
8、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读中国古代时间轴(部分),关于不同时间段及其阶段特征表述准确的是( )A、①是隋唐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B、②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方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 C、③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④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
-
9、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事件与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影响
A
黄巢起义
破坏了社会经济,导致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B
靖康之变
南宋灭亡
C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D
白莲教起义
是清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A、A B、B C、C D、D -
10、明清换代之际,诗人多利用诗歌来叙写个人遭遇,抒发国破家亡之痛。康熙以后,反映在诗歌中的现实感和家国痛逐渐淡漠,诗歌的形式和技巧开始受到重视。据此可以推知,清朝( )A、重视文学形式创新 B、文字狱影响文化发展 C、经济繁荣对文教发展 D、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
-
11、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清朝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朝代
隋唐
宋元
明
清
总产量(亿斤)
1 305.83
1 749.45
2 385.88
3 122.32
人均粮食占有量(斤)
1 450.92
1 457.87
1 192.94
780
A、北方经济盛极而衰 B、粮食产量急剧下降 C、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12、《马可·波罗行纪》是一部记录1298年威尼斯著名商人和冒险家马可·波罗东游沿途见闻的著作。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这本书里的是( )A、观看了汤显祖的《牡丹亭》 B、目睹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 C、拜见了扬州地方的布政使司 D、见到了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军事
-
13、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下列一组图片,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是( )
李嵩《货郎图》(局部)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元朝至元宝钞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宋元海外贸易的发展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宋元商业贸易的繁荣 -
14、为纪念岳飞,我国在许多地方都修筑了岳王庙,规模较大的有安阳汤阴、杭州、朱仙镇、靖江、宜丰等地的岳王庙。以下四副对联中,适合贴在岳王庙前的是( )A、一使胜千军,两出惠万年 B、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C、东渡传文化,西行取真经 D、诗魂系采石不散,傲骨同仙酒未陈
-
15、1069年,宋神宗任用此人主持变法,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此人是( )A、范仲淹 B、王安石 C、张居正 D、王守仁
-
16、《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体会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折射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秘色越器》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D、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柳宗元《乐府杂曲·鼓吹饶歌·高昌》
-
17、《唐宫夜宴》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洛阳博物馆的唐三彩“七乐舞姬”。造型不同的“七乐舞姬”用婀娜多姿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地呈现出来。由此可见,“唐三彩”( )A、有助于我们了解唐朝的社会生活 B、是研究唐朝历史的唯一途径 C、反映了唐朝中外交流的频繁 D、在唐朝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绘制
(1)、写出图中A的相关历史事件以及B组织的名称。(2)、阅读材料、选择时间轴上的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第一任总理兼任外交部部长,通过领导制定和平的外交政策、出席国际会议、开展政要交往、参观访问等形式,成功地在国际社会上展示了独立、和平的新中国形象。
——摘编自陈子玉、余君《论周恩来与新中国和平国家形象塑造》
卓越外交家
外交活动
周恩来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主持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是著名的艺术收藏家。1950年我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后,多次邀请苏加诺总统访华。期间,周恩来赠送给苏加诺一幅徐悲鸿的奔马图轴
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从1956年底到1964年初,周恩来出访亚、非28国,坚决支持它们争取和维护政治、经济独立的斗争
材料二 新中国外交中的“动物”国礼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 ① 抵达北京。他带来一件名为“和平之鸟”的瓷塑天鹅礼品。只是没想到运输途中,天鹅的第五根羽毛被弄断了。他只能设法将断裂的羽毛重新粘了回去,并向毛泽东主席表示歉意。而毛主席一语双关地表示:“这不是让你给接上了吗?”毛主席把中美关系和天鹅的羽毛都蕴含在这句话里
材料三 新中国外交服饰,从站起来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突出中国特色,以“中山装”为标志;到富起来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与国际接轨,以“西装”为标志;再到强起来(当前阶段)进程中在遵循国际规范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服饰文化精华并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以“新中装”为标志。这是中国在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之后文化自信的体现,是中国走向强起来的宣示。
——周加李《新中国外交服饰:从不断探索到彰显文化自信》
(1)、依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外交活动的影响。(2)、结合所学,将材料二①处填写完整。从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毛泽东“这不是让你给接上了吗?”这句话的理解。结合所学,写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其他外交成就。(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外交服饰的变化。谈谈你对上述变化的认识。 -
20、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走上新道路】
材料一
【翻开新篇章】
材料二 这是一枚特殊的纪念章:红色为底,正面用壮、汉字铸有“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纪念1958”字样。周恩来总理在1965年的一次座谈会上指出,“僮族”的“僮”是旧社会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僮”含有“仆人”的意思;而且“僮”字多音多义,可念“同”也可念“壮”,容易引起误会。他建议将“僮族”改为“壮族”,“壮”有健壮、茁壮、充满活力的意思,希望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蓬勃向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局(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纪实》
【迈进新时代】
材料三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以上数据来自《广西日报》
【抓住新机遇】
材料四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向海经济”。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广西考察,强调广西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
——人民网
(1)、 上图是李华同学为复习“建国初期广西的发展历程”专题而制作的年代尺示意图。他认为广西是在1949年获得解放后便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他的判断是否正确?结合所学说明理由。(2)、材料二中纪念章与我国实行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你对这项制度有何认识?(3)、结合材料三的数据,概述广西对外开放的特点。(4)、材料四中,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广西考察时都提到要重点发展“向海经济”。对此,广西应该怎样做?请说说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