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位于西非塞内加尔的戈雷岛,197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5-19世纪,至少有数千万黑人从这里被买卖,有500万黑人死于岛上。该岛直接见证了(     )
    A、种姓制度 B、鸦片贸易 C、民族独立 D、三角贸易
  • 2、“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这一论述中的“它”是(     )
    A、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新航路的开辟
  • 3、对人类而言,这是一个关系到世界历史重要转折的大事件,也是欧洲人与美洲土著人的首次会面,它成为跨大西洋接触和冲突的漫长历史的起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
    A、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B、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C、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D、欧洲殖民者开始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 4、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这”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指的是(     )
    A、意大利和法国 B、葡萄牙和西班牙 C、意大利和英国 D、英国和法国
  • 5、《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密欧和朱丽叶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敢于不顾家族的世仇,敢于违抗父命,谱写了一曲倡导个性解放的颂歌。可见该作品得到人们称颂的原因是(     )
    A、罗马文化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体现人文主义 D、赞扬教会思想
  • 6、他是文艺复兴的“文学三杰”之一,被誉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和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他在作品中,抨击教会,讴歌人性,用无畏的勇气践行他“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豪言。这个伟大的人物是(     )
    A、但丁 B、薄伽丘 C、莎士比亚 D、达·芬奇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农业的发明带来的社会进步,是逐渐显现的:社会的人口将会逐渐获得较为明显的增长,较大的地域集团也将开始形成;农业可以提供稳定的食物储备,使得一些社会成员有可能脱离食物生产,转而从事其他行业,社会生产出现专业化分工,社会的经济、政治艺术文化也将随之向前发展;社会不平等、阶层和阶级分化的经济基础更加巩固。

    ——摘编自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

    材料二

    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宗庙之牺,为畎亩(田地)之勤。

    ——《国语·晋语》

    图1   春秋铁农具             图2牺尊

    材料三

    其枢纽工程由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项组成。鱼嘴是分水堤。宝瓶口是从玉垒山岩石中凿开的进水口,内江水通过它进入平原,用以灌溉。飞沙堰可以巧妙地泄洪排沙。整个工程设计精巧合理,兼有防洪、灌溉、运输之利。它的建成使周边地区成为渠系密布、灌田万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的“天府”之国。

       ——摘编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农业的发明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出现的农业生产方式,并简要说明该生产方式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工程的名称,并简述该工程的功能及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交流(部分)

    时间

    事件

    前706年

    北戎侵齐,郑师救齐,大败北戎

    前681年

    齐桓公把山戎的冬葱和胡豆引进中原

    前638年

    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

    前636年

    周襄王娶狄族女

    前569年

    晋用魏绛和戎之策,戎归服

    前307年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材料二   秦始皇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并西南夷,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法令由一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大大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融合,加强了华夏与周边各族的联系与交流。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流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的意义。
  • 9、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以下可作为二手史料的是(     )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的相关记载
  • 10、新出土的《天回医简》是秦汉时期的医书。其中《脉书·上经》等是《黄帝内经》的前身,《疗马书》已失传上千年。据推测《天回医简》可能就是失传的扁鹊医书。这表明(     )
    A、《天回医简》的成书时间早于《黄帝内经》 B、《天回医简》使失传的《疗马书》重见天日 C、《天回医简》与失传的扁鹊医书存在某种关联 D、《天回医简》为研究早期中国医学提供了新史料
  • 11、“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从这些谚语可知,节气文化里藏着(     )
    A、传统农耕文明的印迹 B、城市文化演变的路径 C、海外贸易区域的变化 D、政治制度变革的轨迹
  • 1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     )
    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 D、《墨子》
  • 13、下图中2和3的对应的诸侯国分别是(     )

    A、楚、燕 B、韩、魏 C、秦、齐 D、赵、秦
  • 14、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举行盟誓时用毛笔写在玉片上的约信文书。其中一部分记载道:“卿大夫宣誓效忠赵氏的誓约……”该盟书反映出东周时期的政治现象是(     )
    A、诸侯争霸,变法的风潮盛行 B、铁器广泛使用 C、礼崩乐坏,卿大夫专权夺利 D、国家实现统一
  • 15、著名学者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所谓“二重证据法”就是将“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材料”互证,以解决古史研究的重大问题。下列研究属于运用“二重证据法”的是(     )
    A、利用古   DNA技术研究人类起源 B、利用北京人化石推断其体质体貌特征 C、结合利簋铭文和《尚书》等史料推断武王伐纣时间 D、结合《春秋》、《国语》、《战国策》研究东周历史
  • 16、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两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 D、农民阶级的不断壮大
  • 17、绘制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中,发生在①对应朝代的事件是(     )

    A、盘庚迁都 B、诸侯争霸 C、国人暴动 D、犬戎灭周
  • 18、在黄河流域的陶寺都城遗址中,发现了彩绘龙纹陶盘和大量的玉器,其中“龙”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玉琮则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这表明(     )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 B、手工技艺高超领先世界 C、阶级分化明显国家形成 D、农耕文明发达经济繁荣
  • 19、下图是《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示意图》(局部)。参观①处遗址可以看到(     )

    A、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碳化粟粒 B、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C、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 D、焦家遗址出土的成套玉器
  • 20、据下表分析1914—1918年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是(     )

    农户

    减少1500多万户

    陆军

    增加92万多人

    荒地

    增加4900多万亩

    军费

    增加500多万元

    A、列强侵华、丧权辱国 B、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C、推翻专制、走向共和 D、国家统一、安居乐业
上一页 327 328 329 330 3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