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古代制度不断革新,这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阅读以下材料,作出分析。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材料三: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①所示人物、②所示制度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诸侯对周天子要承担哪些义务?(答出两点即可)材料反映出分封制有什么特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秦始皇首创的“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的制度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在全国推行了什么制度?这套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 2、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解读下列图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

    秦国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由于连年征战,劳动力严重缺失,农业生产低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变法……随着农业制度改革的深入,秦国粮食大量储积,大大增强了秦国国力。

    ——摘编自张宁《从农业制度改革看商鞅变法的现实意义》

    图A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图A水利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材料一中的图片和哪些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对图1和图2所示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2)、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种新现象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图A示意图代表是哪一水利工程?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水利工程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根据文字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前后,秦国农业发展的变化。
  •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境内出土的原始居民文物

    河姆渡文化猪纹黑陶钵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大汶口文化白陶鬻

    良渚文化玉琮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某社团学生依次对孔子博物馆《大哉孔子展》的六个展厅“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永远的孔子”进行了参观研学,拍照留存资料:

    孔子的时代

    展出地点:二层第一展厅

    时代困局周王室东迁后,天子威望骤降,诸侯争霸,干戈不息。在孔子的时代,诸侯国内世卿、大夫摄政擅权,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民生维艰。这场翻天覆地的时代变动,也激发了思想者们积极的思考。面对时代的困局,孔子的学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指出材料一中的文物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并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远古时代的中华文化呈现出的特点。
    (2)、材料二为你提供了三件珍贵文物,请任选其一进行文物介绍。(包含这件文物的名称及价值)
    (3)、根据材料三中二层第一展厅的简介,指出孔子的时代困局。并结合所学写出孔子的核心思想以及记录其思想的著作。
  • 4、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秦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国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据此可知,他认为嬴政最大的功绩在于(     )
    A、建立了皇帝制度 B、修筑万里长城 C、开创大一统局面 D、统一了文字
  • 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
    A、“无为而治”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礼治”
  • 6、2024年4月4日,“甲辰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马英九先生率台湾青年拜祭黄帝是因为(     )
    A、黄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B、黄帝部落是形成华夏民族的基础 C、黄帝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和律法 D、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 7、邮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记录了许多历史信息。右图是一张关于干栏建筑的纪念邮票。早期的干栏式建筑最可能出现于我国哪一地区?(     )

    A、山西 B、浙江 C、辽宁 D、河南
  • 8、文明的交流与碰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1)、作为西方文明之源,希腊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请列举古希腊在艺术、哲学方面留下的珍贵遗产各两例。
    (2)、指出材料反映的人类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并说明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3)、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请列举阿拉伯人在“医学、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并概括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 9、改革与创新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材料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中央

    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

    设国、郡、里三级

    土地制度

    土地收归国有,六年授田一次

    赋税制度

    统一赋税

    (1)、简述伯里克利建立民主政治的具体措施。并指出该制度的实质。
    (2)、指出如表中所反映的改革的名称。并说明它对日本社会进程产生的影响。
    (3)、指出如图中所涉及的制度名称。依据图示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制度的特点。
  • 10、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下列四幅图片中,与基督教有关的应该是(     )
    A、 B、 C、 D、
  • 11、观察下图,指出驶过太平洋的船队是(       )

    A、达·伽马船队 B、麦哲伦船队 C、迪亚士船队 D、哥伦布船队
  • 12、“文艺复兴在欧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它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的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瑰宝,永放光芒。”材料反映文艺复兴(     )
    A、摧毁教会神学地位 B、倡导“人文主义” 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推动文化思想繁荣
  • 13、他是凯撒之后古罗马又一位伟大的统治者。他组建了一个法律编纂委员会,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法律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荷马史诗》
  • 14、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说:“古埃及的文明是被‘封存’的。古老的埃及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古埃及文明是被封存在(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罗马竞技场 D、雅典卫城
  • 15、

    中世纪(MiddleAges),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古雅典人为求生存,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平等、协商成为交易的重要原则,民主习惯逐步发展形成,而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又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条件。

    ——汪子嵩《古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材料二:公元1世纪以来,在古代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佛像的制作较多地吸收了希腊式雕像和浮雕的风格,强调自然的写实性。

    (1)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风格形成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并说明该事件的影响。

    材料三: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结成有一套独特的仪式。……附庸把手放到贵族的手里就表示附庸个人为贵族所支配,贵族抓住附庸的手表示贵族接纳了这种顺服。……所有这一切都要面对圣物起誓。……12世纪以后,书面契约开始增多。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封君与封臣的关系的特点。指出封君封臣制的实质。

    材料四:中世纪商业的兴起,是城市能够在封建庄园制度的环境中复苏的关键,使得商人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正是他们领导斗争,城市才从封建领主那里争取到了自治权。

    ——黄洋《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市民社会的形成》

    材料五:在中世纪鼎盛时期,快速发展的经济增加了欧洲的财富,也带来了可以兴办教育的更多的资源。日趋复杂的社会也需要有受过教育的人才处理复杂的政治、司法和神学问题……大约到12世纪中叶,学生和教师们组织了学术行会,并说服政权当局颁发特许状,保护学校的权利。这些行会促进了教会学校向大学的转变。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想要争取自治权的方式有哪些?西欧庄园中的农奴想要获得市民身份,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根据材料五,概括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条件。

    材料六:导致拜占庭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帝国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帝国的居民不思改变,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听任政府机构慢慢地垮下去也不愿变革。他们一直生活在过去,从不展望未来。

    ——尼科尔《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4)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佛陀的教义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主张“众生平等”……佛陀又驳斥婆罗门教的不同种姓从普鲁沙身体不同部分产生的神话。……佛陀还说明,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同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自然如此的。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古代史》

    (1)根据材料四,总结佛教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佛教的创立时间和创立者。

    材料五:佛说: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才能摆脱因果,实现涅槃;耶稣教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宗教与信仰》

    (2)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基督教的创立地点和时间。到四世纪末,基督教被哪一个国家定为了国教。

    材料六:“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穆罕默德是应受人们的尊重与敬仰的。”

    ——(俄)托尔斯泰

    (3)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穆罕默德是应受人们的尊重与敬仰”的原因。

    材料七:圣德太子派出的遣隋使,及以后的遣唐使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层面极其广泛……这是日本全方位地学习中国,加以吸收、融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日本自己的文字、制度、文学、艺术的时期。

    ——《世界文明史新编》

    (4)在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下,7世纪中期,日本发生的著名改革叫什么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这场改革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该法典的特点和实质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法典的地位。

    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罗马实行习惯法,解释权操控在贵族手中,平民经过长期斗争,逼迫贵族制定了成文法,因铸刻在青铜上而得名。十二块铜表公开摆放在罗马广场,有了成文法典,判定惩罚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量刑定罪有章可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该法典颁布的时间和地位,归纳该法典对古罗马的意义。

    材料三: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我们要重现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查士丁尼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查士丁尼为重现罗马人的名誉而编撰的法律名称,并写出其历史意义。

  • 18、美国历史学家C.沃伦・霍莱斯特在《欧洲中世纪简史》一书中写道:“其他意大利口岸——热那亚、比萨、阿马尔菲——也相继效仿威尼斯,从事有利可图的地中海贸易。他们兴旺发达的商业生活,促进米兰、博洛尼亚等内陆城市的发展。”这说明( )
    A、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商业贸易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发展 C、商业发展阻碍了农业的进步 D、人口增加是意大利城市兴起的重要因素
  • 19、希腊神话影响广泛。下列既是宝贵的文学遗产,又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生活的主要文献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摩诃婆罗多》 C、《十二铜表法》 D、《荷马史诗》
  •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威廉和玛丽加冕

    材料四:美国三权分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壮举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发现欧洲和美洲之间航路的航海家是谁?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具有悲惨性和血腥性的航程是哪一程(用字母回答)?这段航程中运输的货物是什么?在殖民掠夺活动中号称“日不落帝国”的是哪一个殖民国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的事件这次政变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此事件后颁布了什么文件?英国因此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利坚合众国建立的标志是哪一年什么文件的发表?材料四中的图所示政治制度开始于美国哪一部文献的制定?该文献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英、美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共同方式是什么?
上一页 318 319 320 321 3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