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概览武汉发展·感受社会变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汉近代工业一览表(部分)

    时间

    创办者

    创办企业

    概况

    1863年

    俄商

    顺丰砖茶厂

    最早的近代企业,主营茶叶收购和加工

    1887年

    德商

    美最时蛋厂

    同时开设5家加工厂,出口德、英等国

    1890年

    张之洞

    汉阳铁厂

    亚洲首家现代化钢铁企业,产品远销海外

    1892年

    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

    引进西方纺织技术,产品远销海外

    1897年

    宋炜臣

    汉口燮昌火柴厂

    民办企业代表,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火柴厂

    ——摘编自邓正兵、欧阳君《试论武汉的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

    湖北军政府旧址

    旧址见证辛亥革命的足迹。    ①    年10月10日,    ②    一举成功,翌日,革命军在这座大楼成立了湖北军政府,进而掀起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成为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开创历史新纪元。

    材料三武汉近代城市社会生活发生明显变化。汉口开埠后,外国人在租界里将西方城市文明移植过来。受此影响,钟表、火柴、肥皂等洋货成为武汉一般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出现了趋新崇洋的社会风尚,一个近代化城市的面貌端倪渐显。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革除诸多社会陋习,如男子剪辫、劝禁女子缠足、握手礼代替跪拜礼、废除老爷、大人等称号。

    ——摘编自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

    (1)、材料一中武汉近代工业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简述其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将①②处内容填写完整。如何理解辛亥革命“开创历史新纪元”?
    (3)、根据材料三,概括武汉近代城市社会生活出现的新变化。
  • 2、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八年级⑴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项目活动。

    【项目主题】中华英雄谱

    【项目目标】通过举办策展活动,走近中华英雄,感受英雄人物成绩,汲取精神力量。

    【项目任务】

    任务一 一组同学整理了以下部分中华英雄的图文资料,准备布展。

    文字资料

    ①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

    ②凉秋时节黄花黄,大好英雄返故乡。一手缔造共和国,洞庭衡岳生荣光。

    ③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④百年痛史湿战衣,千堆忠骨掩草旗;万里危城风飘絮,烽火南关存一息。

    入选理由:____

    入选理由:中法战争中临危受命,取得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战局。

    入选理由:____

    入选理由:领导广州起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____

    ____

    任务二 二组同学观看了部分有关中华英雄的影视作品,并制作了以下人物的宣传海报,准备开展宣传活动。

    电视剧名称:《觉醒年代》

    上映时间:2021年

    经典台词: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相关史事:新文化运动

    内容简介: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电影名称:《林则徐》

    上映时间:1959年

    经典台词: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相关史事:____

    内容简介:____

    ____

    (1)、请你仿照示例,为左宗棠和邓世昌撰写入选理由,并将右边②④填入对应人物的空白处。
    (2)、请你仿照示例,为电影《林则徐》制作宣传海报。
    (3)、感悟:
  • 3、下面的漫画创作于1920年,图中人物为民众,树上文字为“军阀”二字,左侧文字为“共去厌物,道路平坦”。漫画旨在说明(   )

    A、人们渴望结束军阀混战局面 B、北洋军阀破坏言论自由 C、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动失败 D、辛亥革命取得巨大成果
  • 4、鲁迅曾在文章中写道:“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这可以用来说明近代中国(   )
    A、民众参与政治热情高涨 B、封建专制的政治基础稳固 C、思想解放潮流闸门打开 D、民主共和道路的艰难曲折
  • 5、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但其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需国务员“副署”方能生效。此举是为了(   )
    A、彻底推翻清政府 B、防范袁世凯独裁 C、确保国民的权利 D、讨伐袁世凯复辟
  • 6、下面的纪念章上刻有“中华民国五年十一月八日”的字样,该章发行于公元(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 7、2025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晋华中学历史社团开展了以“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据此回答问题。
    (1)、一组同学利用年代尺绘制了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①处内容是(   )

    A、华兴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国民党
    (2)、二组同学查阅到下面一段史料,孙中山的这段话意在(   )

    1912年9月,孙中山来到山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使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

    A、强调武昌起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胜利 B、肯定山西起义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C、发动山西各界共造自由民主平等之中国 D、说明山西起义用半年时间推翻清朝统治
  • 8、使用表格有助于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下表可知(   )

    条约

    内容(部分)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马关条约》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辛丑条约》

    赔款白银4.5亿两;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开放的通商口岸都集中在沿海地区 B、中国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C、条约都严重侵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D、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 9、下表史实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是(   )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1860年,太平军李秀成部进攻上海,先后在松江、青浦两地大败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美国人华尔。

    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争夺战。

    A、建立了农民政权 B、反对清朝统治 C、制定了革命纲领 D、反抗外来侵略
  • 10、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 B、李鸿章主张利用西方的科技以实现中国自强 C、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的思想启蒙和民族觉醒 D、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了三民主义
  • 11、1895年张之洞上书朝廷:“倭约万分无理……吞噬中国,非仅割占数地而已……一倭如此,各大国援例要挟,动以窥伺京城为词,更不能拒,后患不可胜言矣。”以下印证了张之洞言论的是(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C、日本攫取山东权益 D、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地区
  • 12、下面是某中学研究课题所列的部分目录。由此推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

    第一章美国侵略台湾19世纪60年代

    第二章日本侵略台湾1874年

    第三章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年

    第四章中法战争1883—1885年

    A、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 B、中国现代化的早期探索历程 C、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 D、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13、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奕强调:“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面能体现洋务运动“制器为先”的是(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 D、汉阳铁厂
  • 14、有学者认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并没有想好要如何管理在中国的洋人,能想到的简单办法就是中国古代的羁縻政策和“以夷制夷”策略,让洋人自己管好自己,总比让中国人去管理更省心。列强由此轻易地取得了(   )
    A、通商口岸传教权 B、协定关税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
  • 15、在电影《潜伏》中的主人公余则成有句台词:“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占领叫失败,有一种退却叫胜利。”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一种退却叫胜利”的历史事件是(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西北野战军青化砭、沙家店战役 D、华东野战军的孟良崮战役
  • 16、1945年8月,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柳亚子所说“弥天大勇”是指毛泽东(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D、率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 17、“1947年,……这种改革和其他改革将解放军攻势所及的数百万农民吸引进了人民解放军的阵营,国民党后方的成千上万的农民也纷纷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军和国民党政权。”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B、《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 C、“平均地权”政策的提出 D、“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 18、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未竟之功”是(   )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推翻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19、北京学生发动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莘莘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   )
    A、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五四运动是全国性革命运动 C、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 D、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 20、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