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早年活动大事年表
时间
主要事迹
1866年
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1892年
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6月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1905年8月
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并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其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
……
材料二


图一 宣统退位诏书
图二 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今袁背弃前盟,暴行帝制,……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四 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景仰。今天,缅怀孙中山先生建立的历史功勋,缅怀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我们心中充满着深深的崇敬之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概括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发生在公元哪一年?请依据上述图片及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材料三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的原因是什么?袁世凯死后中国社会陷入什么局面?(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孙中山先生“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景仰”的原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图……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青年杂志》发刊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倡导者”提出了什么口号?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结合所学说明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失败”是指什么?康有为、梁启超“新的救国之道”的探索又是指什么事件?(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德先生”“赛先生”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等人领导的这场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产生的影响。 -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简示图(部分)

材料二 1894—1900年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简表
项目
1894年前
1895—1900年
外国在华开设工厂
80家
933家
外国资本在华投资总额
2800万元
5.2亿元
材料三 两个辛丑年的对比:在1901年辛丑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列强强迫中国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在2021年辛丑年,中方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正告美国:“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和图二中的通商口岸是在签订什么不平等条约后被迫开放的?对比两图,分析指出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指出1894—1900年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3)、材料三中《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你认为导致两个辛丑年不同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两种相互矛盾的趋向:从遭受列强侵略的角度说是向下沉沦;从接受资本主义先进文化而开始走向现代化的角度说,是取得了进步。
——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中认为“1840年以后的中国社会”具有两种发展趋势。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发展趋势作为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完整,逻辑清楚)
-
5、大众传媒自诞生以来,记录时代的变化,引领舆论导向,深刻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下列媒体刊物中,反映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潮流的是( )
A、万国公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
6、二十世纪20年代,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写道:“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这可以用来说明近代中国( )A、民众政治参与热情高涨 B、选择君主专制制度符合国情 C、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 D、探索民主共和道路艰难曲折
-
7、《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大团体”是指( )A、光复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
8、“韦昌辉与石达开……东、北、翼三人不和,北翼二人同心,东王杨秀清被杀,石达开帅队出走”,根据李秀成的供述,可知此次事件使太平天国运动( )A、正式爆发 B、建立政权 C、军事全盛 D、由盛转衰
-
9、
工业时代是发明创新的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整个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耗费巨资专门修建了一座大型展厅“水晶宫”。展厅之中,英国陈列几乎是清一色的工业品,其他国家陈列的绝大多数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这次博览会英国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宣告了自己是这个世界的经济中心。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本次博览会表明英国获得了怎样的世界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展品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中的英国陈列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在英国陈列馆中这些机器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这种动力机器的发明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材料三 机器时代的“享受”

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汽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的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3)根据材料三,简评机器时代的“享受”。
材料四 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的增长还要快。……无产阶级要获得自身的彻底解放,单靠一个国家无产阶级的团结仍然是不行的,还需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共产党宣言》
(4)材料四中描述了工业革命后的现状,为摆脱这一现状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路径?在此思想指导下法国人民开展了哪一革命实践?
(5)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能够从工业革命的历史中获得什么启示?
-
10、法制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和推动力。
材料一
这部刻在黑色石柱上的法典规定:盗窃神庙或王宫财产的人,必须处死;侵犯别人住处的人,必须就地处死;拐带别人奴隶的人要处死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者对主人说一声:“你不是我的主人”,要被割掉耳朵;毁伤别人奴隶的眼睛,只要赔给奴隶的主人这个奴隶买价的一半;打死别人的奴隶,只要赔给奴隶主人一个奴隶的平均价格。
(1)依据材料写出这部法典的名称,并指出法典主要维护哪一阶级的利益。
材料二
法律名称
内容摘要
1689年___①___
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
1689年《叛乱法案》
国王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军队必须经过议会的同意
1694年《三年法案》
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2)将材料补充完整。依据材料,概括英国实现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
材料三 美国建国之初,中央政府无权向各州征税,各州各自为政,合众国也没有统一的货币。1787年,宪法对联邦中央的权力作了列举:联邦(中央)政府享有补充立法权、军事权、外交权、课税与币制权等。由于宪法赋予联邦政府上述权力,才使其成为真正的中央政府,使美国成为真正统一的国家。统一国家的建成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经济高速发展。
——摘编自杨鹏飞《美国宪法与美国的发展》
(3)依据材料三,概括1787年前后美国中央政府权力的变化,并分析其作用。
材料四 ①《拿破仑法典》包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其原则与理念为欧洲提供了基本原则,启动了欧洲的民主化进程。②《拿破仑法典》在欧洲大部分地区施行,建立起统一的市场规范与秩序,加快了大陆各国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步伐。③当今欧洲大陆国家的民法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拿破仑法典》的影响,这对欧洲大陆民法的统一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张士昌《<拿破仑法典>与近代欧洲一体化进程》
(4)将材料四的内容与以下观点相对应。(写序号)
A.《拿破仑法典》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______________;
B.《拿破仑法典》有利于欧洲形成区域性国际法:______________;
C.《拿破仑法典》推动了欧洲的政治进步:______________。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梨俱吠陀》、《源氏物语》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等发明创造,长城、麦加大清真寺、泰姬陵、吴哥窟等恢宏建筑……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各种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谱写了亚洲文明发展史诗。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三 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写出材料一中A、B、C、D四个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代表各一例。A:B:C:D: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洲文明成果的特点。(3)、请用史实说明世界古代历史上不同文明因“互鉴而发展”。(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文明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和对世界不同区域的文明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
12、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美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
13、下表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大事年表,若添加一个题目,合适的是( )
时间
1640-1688年
1775-1783年
1789-1815年
事件
英国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走向近代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
14、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被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反映了马克思( )
①肯定殖民掠夺在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②抨击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巨大灾难
③肯定殖民掠夺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④认为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具有双重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15、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从“手工工场的出现”“人文主义”“发现新大陆”等关键信息中,可以确定研究的主题是A、资产阶级制度的确立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D、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
16、根据时间轴梳理,你推断这个国家是( )

16世纪中叶,毛纺织业发展迅速,急需开辟海外市场
16世纪末,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17世纪初,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发展种植园经济
17世纪下半叶,战胜荷兰,夺取许多荷兰控制的殖民地
18世纪下半叶,战胜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大片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
A、葡萄牙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
17、对右图所反映的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
A、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B、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的独立 D、为欧洲带来了巨额的利润 -
18、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对这件“头等大事”表述错误的是( )A、宋朝发明的指南针为其提供了条件 B、伴随着殖民掠夺和侵略 C、哥伦布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
19、下图是佛罗伦萨著名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建于1420-1433),有人评价此建筑完全不同于中世纪大教堂的样式,利用古典立柱、圆形拱门和平顶镶板的天花板,营造出一种适合人而不是神的体积空间,能给人以慰籍。该设计的意图是( )
A、彰显神权至上 B、复制古典文化 C、凸显人文关怀 D、抨击教会腐化 -
20、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曾在西欧封建社会盛行一时。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庄园中的自营地的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 B、庄园中的共用地佃户不可以共同使用 C、庄园法庭有固定的工作人员和开庭地点 D、庄园中的人口只占据欧洲人口的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