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秦由战国七雄之一到一统天下之主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探究其前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更能发现大国崛起的密码。某校七年级历史小组开展“秦帝国”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这种变化,各诸侯国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进行变法。变法的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开阡陌封疆”,允许土地买卖,打破公田和私田的界限,建立名田制,从法律上承认井田制的崩溃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商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实力大为增强。公元前230年,正式启动统一战争,秦军势如破竹,仅用十年时间攻灭六国,统一全国。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侠尽西来。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2)、写出材料二中图一秦朝通行全国的文字和图二秦朝全国流通的货币分别是什么?图三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3)、材料三中的“秦王”是谁?归纳秦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周游列国,到处讲学,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整理编制文化典籍。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材料二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辉煌的时代,先秦诸子百家的论道与成就,就是那个时代智慧的结晶。这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它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让我们受益至今。
——摘编自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回答孔子是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政治主张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简述“跨世纪大辩论”的名称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
3、据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祭祀、宴享等活动都按等级使用鼎、簋(guǐ)等,王及王室墓葬出土的鼎、簋等数量比其他贵族的数量大得多,而且锡含量高。这体现出西周时期( )A、中央集权制不断发展 B、青铜礼器与贵族权力地位相结合 C、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D、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且数量多
-
4、《孟子·告子》中记载:“诸侯朝(朝见)天子曰述职(汇报工作)。……一不朝,则贬其爵(爵位);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出兵攻打)。”诸侯要向天子述职,体现了A、诸侯和天子是平等关系 B、天子失去对诸侯的掌控 C、诸侯要向天子承担义务 D、诸侯没有任何的独立性
-
5、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是A、武王伐纣 B、秦始皇统一中国 C、刘邦建立西汉 D、光武中兴
-
6、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的最重要原因是( )A、灾荒连连,民不聊生 B、游牧民族入侵 C、统治者的暴政 D、戍边的路上遇上了大雨,误了期限,按秦律当斩
-
7、秦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其疆域西至( )A、长城 B、陇西 C、临洮 D、九原
-
8、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A、极大地加快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C、巩固了各个诸侯国的统治 D、加剧了国家的分裂局面
-
9、“光盘行动”是 2013 年初,公众自发发起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厉行节约,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又提倡“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
10、战国时最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天文历法成就是( )A、鲁国天文学家多次观测日食 B、夏历诞生 C、留下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D、测定24个节气
-
11、“蜀守(李)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反应的水利工程是( )A、长城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
12、《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商鞅在秦国为相十年,宗室贵戚大多怨恨他)。”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哪一项内容造成的?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
13、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 D、秦汉时期
-
14、文字是承载历史的符号,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通过“甲骨卜辞”文字可以了解到( )A、夏朝的历史 B、商朝的历史 C、秦朝的历史 D、汉朝的历史
-
15、“夏朝历时四百七,夏桀本是亡国君。商纣暴虑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C、传说时代的历史 D、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
16、“王朝的奠基人是治水英雄大禹,该王朝首先确立了‘世袭制’。”该王朝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
17、每年清明节,全国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黄帝陵进行祭奠敬拜,表达对黄帝的景仰之情。后人尊敬黄帝是因为他A、教人们挖井,发明车船 B、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 C、与炎帝联盟 D、让仓颉造字
-
18、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 B、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经过长期共同发展,逐渐形成后来的华夏族 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前
-
19、房屋建筑具有地域特色。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其主要房屋是干栏式建筑;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其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两者共同体现了当时人们( )


干栏式建筑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A、饲养家禽家畜 B、懂得顺应自然 C、追求建筑多样性 D、审美水平较高 -
20、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包括(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④学会用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