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战国李悝估计,(当时)一个农民可以耕田百亩(约相当于20800平方米),每亩产粟三斗,可供五口人食用。以上这些都为解放劳动力创造了条件,也使得有相当一些人成为有闲阶层,从而有时间去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为‘百家争鸣’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战国时旧制度瓦解 B、农业生产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C、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D、思想解放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
2、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典例。经考古发现,遗址中存在王陵、大规模墓葬、祭坛、大型宫殿基址以及大批玉器和礼器等。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A、表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 B、证实了中华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 C、标志着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产生 D、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铁器时代
-
3、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如下图所示的文物与蚕丛的形象较为吻合。由此可见( )

1986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
A、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B、考古研究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 C、传说故事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D、传说故事的价值远高于考古发现 -
4、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有( )A、磨制石器、原始农业、制陶术 B、城市、战争、早期国家 C、内城、外城、宫殿区 D、阶级、私有制、早期国家
-
5、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陶寺遗址”的资料,从材料中提取到的正确信息是( )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东北15千米,距今4300—4000年。城内有两处高等级的墓地,墓葬中出土的彩绘蟠龙纹陶盘,蟠龙以红白彩描绘,周身遍饰红鳞纹,既是帝尧邦国图腾,又是典籍所载“赤龙生尧”的注释。另出土的朱书扁壶,上有朱砂书写“文、尧”两个字,成为帝尧邦国文明的原创标志和初始记录。
A、陶寺都城遗址是山西最早的人类遗址 B、尧在位时已有比较成熟的文字 C、蟠龙纹陶盘表明陶寺彩陶技术水平最高 D、陶寺墓葬物品表明墓主身份高贵 -
6、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过程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提高 B、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发展 C、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D、懂得使用和保存火种
-
7、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现代化努力的一次伟大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
材料二 作家老舍《茶馆》中的对白(辛亥革命后)
王淑芬:(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李三:哼!皇上没了,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打个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我的小辫子,万一把皇上改过来呢?
材料三 鲁迅《故乡》中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情况。最震动人心的不仅是润土的贫困,而是他一声“老爷”中所显示的精神麻木,以及在无出路之中把命运寄托于香炉和烛台的迷信和愚昧。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阿Q正传》则更塑造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典型的落后不觉悟、带有精神病状态的群众形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推动中国现代化努力取得的两个重要成果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三是怎样认识辛亥革命的?请你用所学史实为李三这种态度找证据?(3)、根据材料三中归纳指出鲁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面对材料三中的情况陈独秀鲁迅等人又做了什么努力? -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州第一周,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调查研究,先后接见文武官员、友人、旧属、同乡等,多方面了解鸦片流毒情况。他还举行“观风试”(清朝官场规矩,高官到任时可以命题考当地学生),召集广州三个书院的士子(学生),以答卷形式检举揭发鸦片烟商和受贿官吏。他与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一起乘舟游览虎门等处海口形势。通过调研,他认识到广东鸦片烟贩之多,吸食者之众,皆由外国鸦片贩子贩卖鸦片造成的,更感到查禁外国鸦片入口、阻断鸦片来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此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付外国侵略者,为维护正义和民族尊严,断绝鸦片祸害,同外国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毫不妥协的斗争。
材料二 1839年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材料三 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
材料四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归纳林则徐第一周采取了哪些调查研究的方法来了解情况?(2)、材料二中的“运动”指的是哪个事件?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这场“运动”有何历史意义?(3)、请把材料三中《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条约中的一项主要内容,说明其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危害?(4)、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从这场战争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
9、抗战时期,丰子恺以强烈的民族感情和高度的政治热情,创作了一系列漫画,唤醒了人们的抗战意念。观察下图,这幅作品旨在彰显( )
A、国画艺术的精神 B、正面战场的影响 C、青铜艺术的成就 D、团结抗日的意义 -
10、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称赞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窑洞中的预言”。“预言”指的是A、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抗战胜利属于中国 D、解放战争终将胜利
-
11、“这一战役打破了日本统帅机关速决战的战略计划,不得不将侵华主战场从华北转移到华东;为上海和华东沿海工业内迁……文化、科技和人员后撤赢得了时间,对中国实行抗日外交战略,孤立日本,争取国际支持,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材料评价了抗日战争中淞沪会战 B、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D、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
12、日本外相声言:“南京政府绝不能与张学良妥协,否则日本政府将不能坐视。”美英担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主张只要蒋介石还能继续统治下去,不妨就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合。日、美、英的上述反应针对的是( )A、东北易帜 B、八一三事变爆发 C、西安事变爆发 D、七七事变爆发
-
13、事变爆发后,《纽约时报》在9月19日刊登报道称,中日两国军队在奉天(沈阳)附近发生军事冲突,战斗持续了一整晚并在凌晨四点三十分关东军占领奉天时达到高潮。该事变为(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
14、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 )A、北伐战争 B、挺进大别山 C、转战陕北 D、红军长征
-
15、《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火的成就。”此次“合作”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民主科学,思想解放 D、反袁复辟,护共和
-
16、今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按照民国纪年法,中国共产党诞生时,是民国( )年?A、民国12年 B、民国11年 C、民国10年 D、民国9年
-
17、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100华诞,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A、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梦想 B、追求“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赤胆忠心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D、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
18、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开始,到“一片船”结束,“一条船”是指( )A、中共一大 B、五四运动 C、遵义会议 D、渡江战役
-
19、“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与其作不能行远普及之秦汉六朝文字,不如作家喻户晓之《水浒》《西游》文字也。”胡适主张A、民主科学 B、文学改良 C、制度革新 D、尊孔复古
-
20、20世纪初上海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修身课所用的《女咸》《列女传》教材,她们对包办婚姻的态度由争论变为抗婚、追婚,以实际行动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自由。这说明当时( )A、男尊女卑思想已不存在 B、女性已能实现婚姻自由 C、自由平等观念得到传播 D、社会盲目崇拜西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