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风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摘编自《光明日报:在交流互鉴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2023年11月27日)
(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一中至少哪两张图片可以归为同一类型?(写出类型名称和对应最少两张图片的序号)(2)、请你任选材料一中的一幅图片,简要书写介绍词。(简要说出两项相关内容)(3)、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文明多样性”的认识。 -
2、某国际组织成立于1995年,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该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等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该组织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这一国际组织应当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安理会 C、亚太经合组织 D、二十二国集团
-
3、表1反映了苏联20世纪60至80年代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
表11966——1985年苏联社会生产总值
年份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社会总产值
7.4%
6.4%
4.2%
3.3%
A、苏联领导建立“经互会”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赫鲁晓夫改革存在偏差 D、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成功 -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国被美国单独占领。该国接受了美国的扶持,利用了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一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该国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这个国家是( )A、越南 B、朝鲜 C、日本 D、韩国
-
5、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评价。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评价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中苏建交并缔结友好同盟条约,增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B、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欧洲联盟 C、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威胁世界安全 D、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可以缓和阶级矛盾
-
6、1929—1933年,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美国罗斯福总统上台之后大力推行改革,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以上措施被称为“新政”。这说明“新政”( )A、改变了社会制度 B、实现了教育普及 C、增强了国家干预 D、根除了经济危机
-
7、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下列选项中属于新经济政策内容的是( )A、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C、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D、实行多党制,倡导“政治多元化”
-
8、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了纪实作品《震撼世界的十天》,此书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十月革命带给当时世界最大的“震撼”是(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促成了俄国退出世界大战
-
9、九年级历史的某节课里,老师依次向同学们介绍了以下四位历史人物。下列选项作为这一课的课题最合适的是( )A、近代科学的发展 B、近代文化的繁荣 C、近代文学与艺术 D、近代科学与文化
-
10、历史图片记录历史的瞬间,带领人们回到过去一窥究竟。关于下列两幅历史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 )A、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B、有利于美国的发展 C、加速了美国的分裂 D、打击了美国的经济
-
11、东京大学教授平泉澄在所著《日本史物语》中说:“维新以来,人们热衷于破除既有陋习,采纳西洋的文明风物。”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在改革中( )A、“文明开化”,学习西方文化 B、“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不输不入”,建立新式军队
-
12、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描述中可得出俄国两次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
1697年,彼得一世在国内建立的新式世俗学校(算术、外语、航海、工程以及海军学校等)给俄国培养了大量人才。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A、废除封建制度 B、实现民主共和 C、创办新式学校 D、对外侵略扩张 -
13、2023年6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南海同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说:“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资本论》的出版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第一国际”创立 D、巴黎公社政权的建立
-
14、某法律文献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这部法律文献最有可能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和平法令》
-
1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作三角形的顶点。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三角贸易”的三个顶点分别是( )A、欧洲、亚洲、美洲 B、非洲、亚洲、美洲 C、欧洲、非洲、美洲 D、欧洲、亚洲、非洲
-
16、下图的绘画作品名为《吃马铃薯的人》,是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创作于1885年的油画。油画中的马铃薯并非原产于欧洲,这户农家能吃到马铃薯主要是因为( )A、封建制度确立 B、欧洲城市兴起 C、进入幕府统治 D、新航路的开辟
-
17、“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这段文字材料旨在说明阿拉伯人( )A、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B、建立疆域最大的帝国的过程 C、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D、为世界文化作出的重要贡献
-
18、下图所示单位的所有者是领主,其他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这里的耕地分为领主直接经营的“自营地”,以及佃户的“份地”。领主或他的管家主持法庭,享有司法权。这种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是( )A、教会 B、庄园 C、城市 D、大学
-
19、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以上内容描述的是封君封臣制的( )A、诞生背景 B、主要内容 C、重要地位 D、积极影响
-
20、某同学进行九年级历史复习时翻阅教材整理出如下内容,他最有可能在复习的主题是( )
《汉谟拉比法典》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民法大全》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A、人类起源 B、文字演变 C、政权更替 D、法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