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太平天国诸多发明中最重要的一项,也许当数废除土地和财产的私有权。这项发明背后的精神是,所有上帝的子民都必须享有他的恩惠,免除匮之,有田耕,有粮吃,有衣穿,有钱花。要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就必须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请谈谈你对“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归纳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
    (3)、材料三中“废除土地……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与哪一文献有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文献不能实现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 2、下面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建立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D、重视发挥农民阶级的作用
  • 3、1945年8月25日,《新华日报》刊登了《一群女工致毛泽东同志的信》,文中表达了女工对和平与团结的渴望。后又陆续刊登了国统区读者写的《建立和平、团结民主的新中国,欢迎毛泽东先生》《农民的希望》等来信。这说明当时(     )
    A、国统区人民憎恶国民党 B、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C、国民党丧失了军心民心 D、共产党掌握舆论主动权
  • 4、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盈利指数情况。表中数据所反映的信息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短暂的春天”。其主要原因是(   )

    年份(年)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73

    21.43

    70.56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帝国主义国家放松对中国经济掠夺 C、外国列强的棉纱在中国大量倾销 D、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 5、民国时期一位老人说:“从前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要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当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     )
    A、成就了袁世凯的皇帝梦 B、使维新变法的思想深入人心 C、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D、使民主共和在近代中国真正实现
  • 6、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始自1872年容闳倡导的留美幼童,1872—1875年清政府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下表是对他们归国后就业情况的不完全统计。该现象(     )

    从事行业

    外交(海关)

    海军(船业)

    矿务

    电报

    人数

    32

    16

    8

    18

    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标志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C、传播民主思想威胁清朝统治 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 7、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图示中A秦朝的建立者指的是谁?在何时建立?
    (2)、图示中B处涉及的是哪一制度?
    (3)、图示中C处统一使用的文字是什么?文字的统一有何意义?
    (4)、图示中D处统一后货币的名称是什么?货币的统一有何积极影响?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予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1)材料一中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类的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人类应该邀履自然规律,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事物自由发展。

    (2)材料二中的主张属于哪一学派?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材料三   两种社会现象:一种是各个学派独立地阐述学说思想,学派之间相互问难,进行辩论;另一种是游说诸侯。战国的诸子百家主张学以致用,推出自己的政策主张、治国方略,不可避免与诸侯及其官员发生争鸣。……孟子曾游说于齐、魏、滕、薛、宋、郯、梁等国,慷慨陈词,阐述儒家的理论和政见。

    ——樊树志《国史概要》

    (3)材料三中的“两种社会现象”是哪一个思想局面的表现?根据材料分析“诸子百家”活动产生的影响。(不能照抄原文)
  • 9、“斩蛇起义草莽雄,推翻暴秦社稷功。约法三章千载颂,拜帅韩信称英明。”这首诗中“推翻暴秦”的历史事件指的是(     )
    A、陈胜带领的起义军直逼咸阳 B、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 C、项羽率军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D、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 10、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反映的史实是(     )

    历史典故

    原文出处

    揭竿而起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A、巨鹿之战 B、武王伐纣 C、大泽乡起义 D、桂陵之战
  • 11、里耶秦简绝大多数写于秦统一以后,其中8-461号木方记载了秦统一文字形体和统一官府文书、法律文本的格式、程序、文体、称谓等内容。“8-461号木方”记载内容中的“统一”(     )
    A、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B、结束了长期以来战争混乱的局面 C、促使国家财政有很大改善 D、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
  • 12、为了让文物改变在展柜中的“高冷”形象,让历史可听、可看、可感,央视推出了一部独树一帜的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三星堆青铜人像会对你说出的话是(     )
    A、我的血脉源于原始农耕遗址 B、我展现了春秋生产力的提高 C、我展现了夏商时期的古蜀文明 D、中国文字的起源在我的身上
  • 13、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夏商周时期哪一领域的成就?(     )

    A、天文 B、文学 C、医学 D、青铜铸造
  • 14、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孔子叹“苛政猛于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民众;墨子提倡节俭,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这反映出当时的他们(     )
    A、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 B、吸收各家学说走向融合 C、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D、迎合地主阶级的需求
  • 15、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可用七鼎。但春秋时期,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种情况主要反映了(     )
    A、春秋时期礼乐制度被破坏 B、春秋时期生产力极大发展 C、青铜器铸造技术水平高 D、经济繁荣商业活动活跃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曲折发展。

    材料一: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两项重大的成就……军校的创办,是此次国共合作的一项成就,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蒋介石在该校第三期同学录上写道:“吾为三民主义而死,亦即为共产主义而死也”;其二是……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哪所学校?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此次国共合作的第二项成就是什么?

    材料二:共产党是非打不走的,非我们去消灭他,他就要来消灭我们。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国民政府建都南京阅兵典礼训话》

    (2)对比材料一、二,蒋介石对国共合作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材料三: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在这次合作中,国民党拥有200万军队,背靠中国大后方,处于抗日战争的正面防御地位,直接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有血肉联系,但所掌握的武装力量数量较少……故而不适宜于在正面战场与敌人打正规战。

    (3)据材料三,指出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上的不同及国共两党所领导的两个战场的关系。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与国民党方面达成一致。但随后国民党公然违背协议,发动内战,毛泽东制定出相应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军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及其中共推翻国民党统治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 17、某纪念馆的网址:www.19371213.com.cn。为推断,该纪念馆是(     )
    A、百团大战纪念馆 B、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一二•九运动纪念馆 D、武汉会战纪念馆
  • 18、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丰富性等特点。所有文明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情况,我们可以参考哪一部重要文献?
    (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体现的是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实行的什么制度?
    (3)、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什么?
    (4)、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 19、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依法治国,尊崇法治,追求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材料二   罗马法作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在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司法与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吴明华《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对近现代西方的影响》

    材料三   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成为臣民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在新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部法典,他当之无愧。

    (1)、材料一是对哪部法律文件的描述?该法典在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是颁布了哪部法律?并指出该法律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的“法典”指的是哪一部法典?查士丁尼命人编写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我国法制建设情况,谈谈你的认识。
  • 20、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A、古代埃及人、巴比伦人 B、阿拉伯人、罗马人 C、古印度人、阿拉伯人 D、阿拉伯人、古印度人
上一页 935 936 937 938 9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