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秦始皇为对付北方匈奴,实行攻守兼备,其中采取的防守举措为(       )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派蒙恬收复河套平原 D、修筑长城
  • 2、培养唯物史观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请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别写出体现古埃及和古希腊人民智慧的建筑艺术代表。为反抗英国的殖民暴政,北美人民进行了哪一抗争?
    (2)、阶级斗争推动历史不断发展前进——罗马共和国末期爆发的奴隶起义是什么?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思想理论武器是什么?
    (3)、社会形态是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写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拿破仑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为证明这一观点,你可以选取他实行的对内对外的哪些措施来说明。(各一点即可)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哪一时代?写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 3、

    法国是欧洲大陆的重要国家之一,探究法国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欧洲历史的发展。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

    [形成]

    (1)历史上的法兰西国家脱胎于哪一帝国的分裂?写出这一帝国的建立者。

    [教育]

    (2)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什么?任意写出一点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自治地位的主要表现。

    [思想]

    (3)18世纪发源于法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写出其核心思想。

    [革命]

    (4)写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哪一法律文献?写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名称。

    [感悟]

    (5)围绕上述法国历史的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此外,罗马法作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在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司法与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材料三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放眼世界,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即使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在政治制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1)、写出材料一中“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杰出代表人物。“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写出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
    (2)、材料二中英国创造的“全新的政体”是什么?写出相关的法律文献。美国根据“孟德斯鸠”的学说颁布了哪一法律文献?写出其性质和体现的原则。
    (3)、材料三说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的原则是什么?
  •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原因很简单,就是意大利是商贸集中的地区,积累了大量财富。意大利人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希望自己的城市在文化方面也出现繁荣。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发祥地,把这种地理因素和财富的集聚及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放在一起,就能理解为什么文艺复兴发生在意大利了。

    材料二   在文艺复兴精神的鼓舞下,航海家们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驱使他们远渡重洋,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寻找黄金,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材料三   自此之后,西方国家开始了殖民掠夺和扩张,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

    (1)、结合材料一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两点即可)分别写出意大利人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的代表作品各一例。
    (2)、材料二中的“文艺复兴精神”指哪一精神?写出“新大陆”的发现者。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对“殖民掠夺和扩张”进行全面评价。
  •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大约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材料二   随着土地的集中,租地农场逐渐形成,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一些富裕农民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土地,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由于农产品的富余和城市需求的增加,农产品逐渐市场化。这一时期,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手工工场形成。

    材料三   工业革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新的交通工具将廉价工业产品运往各地市场,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商品价格更加低廉,人们的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1)、写出材料一中“庄园”的特点及其维护公共秩序的机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领域建立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并分析“农场主”与“农业工人”的关系。
    (3)、写出一例材料三中的“交通工具”,结合材料说明新的交通工具发明的意义。
    (4)、你认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任意写出一点即可)
  • 7、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诞生的标志是(     )
    A、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B、成立第一国际 C、《资本论》的发表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8、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把蒸汽机变为动力来源的发明家是(     )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斯蒂芬森
  • 9、某文献列举控诉了英国政府的种种言行,宣称应建立“自由独立的国家”。据此可知该文献是(     )
    A、《大宪章》 B、《独立宣言》 C、《权利请愿书》 D、《新法典》
  • 10、在美国人民和英国殖民当局抗争的过程中,成为战役转折的战役发生在(     )
    A、来克星顿 B、费城 C、萨拉托加 D、约克镇
  • 11、国王和议会的主权之争持续了几十年,“其间有大规模的动荡,有战争,有革命,但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是不流血的手段”。“不流血的手段”是指(     )
    A、英国光荣革命 B、进行殖民扩张 C、中国戊戌变法 D、法国大革命
  • 12、在早期殖民掠夺时期,号称“海上马车夫”并在我国台湾建立殖民据点的欧洲国家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 13、麦哲伦船队历时近三年,完成了环球探险旅行,彻底改变了以前海上航路分散孤立、彼此之间毫无联系的状态。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     )
    A、背景 B、过程 C、条件 D、影响
  • 14、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角色的是(     )
    A、雅利安人 B、日耳曼人 C、奥斯曼人 D、阿拉伯人
  • 15、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精神营养的是(     )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拜占庭帝国
  • 16、英国历史学家彼德·弗兰科潘指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速度和广度令人难以置信,影响更深远的一点是:他留在身后的巨大遗产以及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的交融汇合。这段话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 B、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创造了疆域极为辽阔的帝国 D、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
  • 17、一张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据此判断这是(     )
    A、欧洲封建等级制度 B、封君封臣制度 C、种姓制度 D、分封制度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战胜曹操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民勤本业,一岁丰收(丰收之年),使数郡忘饥。会稽郡(浙江绍兴一带),带海傍湖,良田亦数十万顷。荆城(荆州)、扬部(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编自《宋书》

    材料三   据考古发掘发现:北魏元邵墓位于洛阳老城东北4公里;其墓志写道:元邵,字子开,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孙;墓中陶俑头戴胡式风帽,上身着汉式宽袖大衣,下身则为北方少数民族盛行的裤褶或敷裤。

    材料四   汉帝国崩溃后,中国陷入一段长期的动荡时代。犯水战后,拓跋珪成立北魏政权,这一新兴王朝,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说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分析该事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东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元邵墓的发现反映出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政治影响。
    (4)、依据材料四,简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发展趋势。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学者董仲舒,在此时听到了他(汉武帝)的召唤。……"大一统''三字,更被董仲舒炼为古今共通的道理:统一将不再单纯是政治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认同,是社会思想的统一。

    ——纪录片《中国》解说词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权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史书上关于“汉武帝”有如下记载:

    《汉书》:如武帝……不改文景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资治通鉴》:(汉武帝)穷奢极欲,……内侈宫室,……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政治上的统一”、“社会思想的统一”分别采取的重大举措及其共同影响。
    (2)、请说明材料二中“新货币”的名称和为获得“盐、铁、酒的专利权”所采取的措施。
    (3)、材料三中的《汉书》《资治通鉴》属于实物史料还是文献史料?两部史书关于“汉武帝''的记载有何不同?(概括指出)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人物?
  • 20、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王朝更替】

    材料一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据《三字经》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

    约公元前1600年

    亳、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周幽王

    【制度创新】

    材料二

    (2)在材料二图一的A处、图二的B处填上相对应的内容。依据图二,说说“金字塔”图中“三人团”成员的身份。

    【历史启示】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夏、商、西周三朝的灭亡给后人留下什么启示?
上一页 917 918 919 920 921 下一页 跳转